熱心的斜槓護理師,如何用一年只採收一次的日本蜂蜜,讓離島出現生機?

2024-05-13 07:20

? 人氣

「我很感激自己能被信桑接納並成為島上的一員。原本我的計畫是完成一年研習訓練後便離開甑島,但是我希望能為島嶼做點什麼以回報恩情,我想只要開始做就不算太遲。然而,在這個人煙稀少的島嶼,年輕人也不多,我當時找不到任何可讓島嶼繁榮的方法」,小林回憶道。而就在那時,腦海裡突然浮現的便是「養蜂事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小林決定要充分借助「信桑」的力量,請信桑悉心傳授她關於養蜂的訣竅。同時,她也活用養蜂過程中產生的蜜蠟,舉辦了數場製作蠟燭與禮品包裝的工作坊。2022年4月診所的研習訓練結束後,她開始認真籌備創業事宜。2023年9月,她在相良名下一棟久未使用的70年歷史的古民宅創立了「甑蜂蜜信工坊」,專營日本蜜蜂所產的百花蜜及蜜蠟產品的製作和銷售。

另外,她也申請了離島補助金,重新整修古民宅附屬的牛廄及馬廄後,開設了「河畔」餐廳。相良除了親自捕魚也會下廚料理,而剛才提到使用蜂蜜調味的西瓜雪酪冰沙也在菜單上。這家餐廳本身即是推廣自家蜂蜜的好地方。

活用當地人習以為常的「資源」

「甑蜂蜜」的味道帶點柿香及芒果香,具有一秒讓人來到日本南部島嶼的獨特魅力。除了原生植物外,島上種植的枇杷樹和李子樹的花蜜也增添了蜂蜜的風味。近年來,葡萄酒界經常使用「典型風味」來形容葡萄酒風格及產地的特徵,而我確實也感受到甑蜂蜜「典型風味」的迷人風采。

目前,小林每週有一半時間從事到府照顧及護理之家的護理工作,也在薩摩川內市的健診中心兼職。另一半時間則經營養蜂事業與餐廳咖啡館生意。二刀流已不足以形容,更像是身兼數職的多刀流。除了小林,另外也有三位護士來到島上,他們在自己正職的護理工作之餘,也會來小林這邊當志工,協助她的事業。

該如何運用這座島嶼特有的資源(人才、技術、自然、及土地的獨特魅力)振興正面臨高齡化及人口嚴重外移的偏遠離島,這個主題的有趣之處不正是隱藏在彼此言談間所激盪出的火花中嗎。為了用最少人力發揮出最大力量,他們彼此合作,打破不同職業間的壁壘,挖掘出那些被埋沒的才能和技能。透過整合生產、加工、銷售各面向,打造一個自原料採收到實現收益的順暢流程……。

山裡設置的養蜂箱。相較於每年採蜜數次的西洋蜜蜂,日本蜜蜂每年一次的採蜜期為秋季或春季 (圖片來源:nippon.com,攝影:浮田泰幸)
山裡設置的養蜂箱。相較於每年採蜜數次的西洋蜜蜂,日本蜜蜂每年一次的採蜜期為秋季或春季 (圖片來源:nippon.com,攝影:浮田泰幸)

養蜂箱從一開始的10個逐漸增加到26個,目前蜜蜂數量約有5萬至20萬隻。2023年秋天,蜂蜜生產量約80公斤。產品銷售據點有「河畔」餐廳及港口附近的商店,雖然也有網路販售,但銷售通路仍顯不足。只要這款能代表區域振興的蜂蜜銷售步上軌道,下一步小林要做的是建立一個讓來島遊客可以放鬆心情多留幾天的地方。她希望能藉此讓民眾回流、帶動家鄉發展。

餐廳門口的掛簾上印有「河畔」的標誌,六角形代表蜂巢,三條曲線代表河川,還有三角形屋頂的房子。 三條線分別代表當地居民、移居者、及觀光客。這個標誌簡單扼要地呈現出小林心中所描繪的理想樣貌。

「河畔」餐廳門口的掛簾(圖片來源:nippon.com,攝影:浮田泰幸)
「河畔」餐廳門口的掛簾(圖片來源:nippon.com,攝影:浮田泰幸)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nippon.com,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原標題:具有南方島嶼風味的日本蜜蜂的「甑蜂蜜」為人口4000人的離島帶來元氣

撰文/浮田泰幸UKITA Yasuyuki,記者、葡萄酒記者、畫師。在國內外廣泛開展採訪活動,為各家媒體撰稿。採訪主題主要包括葡萄酒、蒸餾酒、咖啡、飲食文化、旅行及人物。著作有《前往憧憬中的波爾多》(朝日新聞AERA Mook)等。主辦多角度介紹葡萄酒及其產地魅力的「wine & trip」活動。同時以畫師的身份開展工作。從事葡萄酒標牌畫等飲料食品相關的設計製作工作。www.yasuyukiukita.art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