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碳權如何計算?真的有減碳效益?一文看懂森林碳權價值,多數人都搞不清楚

2024-02-29 16:14

? 人氣

我們真正該關注的不是森林碳權如何算、該不該給、應該給多少,而是如何讓給碳權的人更有判斷能力

很多時候,在綠色產業工作的人,會被迫政治正確、道德高尚,因為人們期待我們法相莊嚴。如果每個機制都要這樣處處畫紅線,指責別人不作為或沒有達到最高標準,在綠學院看來,是一種最精密的怠惰,因為待在舒適圈裡非常愉快,計算森林碳權、推動儲能產業、電力交易平台則非常辛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與其擔心國外的森林碳權是否屬實,我們真正該擔心的是即使我們開始全力推動國內森林碳權自願減量專案(抵換專案),或甚至所有碳權抵換專案,我們面臨最嚴重的問題是審議委員和查驗人員都沒有足夠的碳權專業與實務經驗。

碳權的方法學那麼多,不太可能每種都專業或有實務經驗,審議委員們提的審查意見只好基於個人主觀例如用審查論文或「有漂綠嫌疑推定原則」來審查,而不是回歸制度和方法學本身來審查,尤有甚者還基於過時的觀點、錯誤的偏見來審查。嚴謹本身是正確的,但之後當越來越多的企業來申請碳權,嚴謹遇上彈性,浪漫遇上務實,雙方的衝突一定會越演越烈。

第三方查驗單位也可能沒有很多的查驗經驗,許多查驗單位表示沒有農林漁牧專業人才所以暫時不受理這類案件,只有少數查驗單位有資格,已經人這麼少了還要負擔這麼大的責任,隨時都可能被罵替企業漂綠,這種業務能閃就閃。

這兩群人會決定我們接下來幾年所有碳權的核發,這才是最關鍵、最該關注的問題。與其急著換掉審議委員或是讓更多的單位取得查驗資格,我們應該要讓這三幫人用時間換取經驗,參考國際慣例換取判斷力,用交流換取眼界,從做中學,扎實地養成第一批專業的審議委員、查驗人員、甚至懂碳權的企業。而我們其他的利害關係人,則要學著成為高適、杜甫、賀知章們,一個時代能出現李白,是因為有很多謫仙的守護者。大唐盛世不在疆域,而是因為這批人有足夠的專業、超越時代的慧眼,以及偉大的包容。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綠學院(原標題:買森林碳權等於漂綠?!其實更嚴重的問題是這個)

責任編輯/李艾庭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