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而言,停損是賠錢的投資方式!專家:設停損點本身就很矛盾,還要損失手續費

2023-11-20 10:40

? 人氣

長期而言,停損是賠錢的投資方式。 (圖/Unsplash)

長期而言,停損是賠錢的投資方式。 (圖/Unsplash)

「停損」,聽起來真不錯。誰不想要讓損失停下來?只是,停損無法滿足人們的期望,它們反而經常引發更多的課稅與交易費用。而且,跟它們能夠停止的損失相比,它們更常阻擋投資人獲利。長期平均而言,它是賠錢的策略。請不要相信這個代價高昂的迷思。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停損在市場上很常受到歡迎,但歡迎度變來變去。在多頭市場後期,你不太會聽到有關停損的事情。投資家約翰.坦伯頓爵士(Sir John Templeton)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多頭市場生於悲觀,在懷疑論中成長,在樂觀中變得成熟,最後在興奮中死去。」停損主要是一種悲觀和懷疑的競賽,無論市場週期在哪個階段,停損都有它的追隨者,尤其是那些認為下跌的波動率不好、上漲的波動率不是波動率的人,這些人比較容易被吸引。但正如第 4 章所討論的,沒有下跌的波動率,不會有上漲的波動率。

停損是怎麼運作的?

對於不熟悉這個方法的人而言,停損是某種機械式的操作方法,像是對經紀人下一個命令,當股票─或是債券、指數股票型基金、共同基金、整體市場,其他任何金融商品─的價格低於一定金額時,就自動賣出。

停損的金額由你決定!停損並沒有「正確的」數字。主要是因為,並沒有哪個金額經證實可以改善長期績效。一般說來,人們傾向選擇 10% 或 15% 這樣的整數,或是比他們買價低 20% 的價格。沒有什麼原因,人們就是喜歡整數,感覺很好。你也可以選擇 11.385% 或 19.4562%,但人們就是不會這麼做,並沒有統計上為什麼 20% 比 19.4562% 好的理由。

停損的構想,應該是要保護投資人免於暴跌的損失。如果股價下跌,遇到停損的標準,持股就會被賣出,這樣才不會因為價格下跌,遭遇大跌 80% 的災難─這聽起來很有吸引力!誰不會想讓損失停下來呢?

但是,這種策略就是行不通,它並不如人們想像的那樣完美。

如果停損有用,每個專業人士都會。如果這樣做就能限制虧損,他們淨賺更多利潤,豈不是每個基金經理人的願望。客戶能賺更多錢,經理人也可以分到更多的錢。贏錢、贏錢、贏錢!

然而,我沒聽過任何重要、長期成功的基金經理人使用這個方法,連偶爾一次也沒有。我確信,某些金融證券業者會推銷它,但這並不是因為它能改善投資績效;事實已經證明,它不會改善投資績效。重點是因為停損可以增加他們的業績。如果你每次買進賣出都要付交易費,運用停損策略是一個增加交易數量的好方法。因此對金融證券業者而言是有利的,可是對客戶而言,並不是最理想的作法。

今天下跌,明天也會跌嗎?

要相信停損有用,你必須相信股價是序列相關的(編按:serially correlated;指一系列數據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相關性)。如果數據之間有連續相關,表示過去的價格變動可以預言未來的價格變動。也就是說,下跌的股票會持續下跌,上漲的股票則是會繼續上漲。

有一個投資學派以這個構想為基礎,稱為動能投資(momentum investing)。這個學派做的與大量學術研究結果相反(更不用說實務的證據了),他們認為價格變動是可以預測的。他們買進上漲的股票,賣出下跌的股票。他們從圖表中尋找模式,但是一般而言,動能投資派的績效並沒有比其他學派來得好。事實上,大多時候他們的績效表現還比較差。你能舉出五個知名的動能學派投資家嗎?我想不到。

停損與動能投資兩者之所以行不通,在於股價並不是序列相關的。股票昨日的價格變動,對它今天或明天的股價沒有影響。

股票下跌到一定幅度,無論是 5%、7%、10%、15%、19.4562% ─不表示它們會再跌下去。採取停損的人,他們的舉動卻像是在說股票還會繼續下跌。但請仔細想想:你會只買進上漲特定幅度的股票嗎?你直覺知道這是行不通的。有時候,某支上漲很多的股票會繼續漲,有時候它會下跌,有時候它會盤整。我推測,大多數人有這種直覺,上漲的股票不見得會一直漲,那為什麼換成下跌的情況就不這麼想呢?

當然,停損對於我們大腦原始的那部分具有吸引力,跟獲利的愉悅程度比起來,我們對損失的厭惡程度會更反感,也就是所謂的「短視損失厭惡」(myopic loss aversion),表示投資人因為比較在意短期波動,會更厭惡短期損失。但是就投資而言,這種心理對投資人而言弊大於利,有誰想像原始人那樣投資呢?

選擇一個停損點的矛盾

假設不管怎樣,你就是要設定停損,就是要跟我唱反調,就是要跟業界標準化的投資風險警語「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唱反調。你要怎麼選擇停損點呢?為什麼?

在選擇停損點時,什麼理由都很好;假設你選定 20%,只因為你喜歡 20,當股價跌過你設定的水準,就會觸動停損機制,你持有的股票自動就會被賣出。

但是,價格會持續下跌,或是反過來大漲,基本上機率各是 50%。你就像靠擲硬幣在決定交易。硬幣是很差勁的投資顧問。

例如,停損不會阻止你,說:「喂,你認為那檔股票為什麼會下跌 20% ?是否因為整個大盤修正這麼多,你的股票跟著湊熱鬧嗎?」市場修正是很常見的,大約每年會發生一次。如果某檔股票跟著主要市場指數一起下跌,那不一定是股票本身的錯。這樣一來停損並不是在保證你免於損失,它只是保證你會在相對低點賣出,而且還要支付額外的交易手續費。當市場和你賣掉的股票迅速反轉,衝上新高點的時候,你原來可以坐擁現金,但是現在股票早就被賣掉了。這就是買在高點,賣在低點。

你接下來要買什麼?也許你買的下一檔股票,最後同樣也下跌 20%,再次觸發另一次的停損。如此反覆再反覆,你持續買進會下跌 20%(或 10%,或 19.4562%)的下跌股票,一直買低賣低到最後為零。因為你使用停損策略,並不保證你下次購買的股票會上漲,也許反倒是你一開始自動賣出的那檔股票逆轉,在隔年飆升超過 80%,你卻錯過了那個機會!你在相對低價時將它賣出,支付兩次的交易費,也失去翻盤的好機會。你可能會安慰自己,一旦你覺得問題過去,你可以再次把那檔股票買回來。但是我會告訴你:「胡說。」如果你設定自動停損,你考慮哪些基本面來判定重新買回?而且如果你有某種確切的方法,可以知道問題什麼時候結束,你根本不需要停損。事實上,你很可能早就超級有錢,根本不需要這本書了。

另一種思考方式。假設你以 50 美元買進 XYZ 股票,它的價格陡直上升至 100 美元。然後,你的好朋友鮑伯也買進這檔股票,隨後它跌至 80 美元,也就是下跌了 20%。你們兩個是否都應該將它賣出呢?或是因為鮑伯的買進成本比較高,只有他賣出就好?對他而言,股票下跌 20%;但是對你而言,股票仍然上漲 60%。這是否表示,這檔股票對你而言還可以繼續持有,但對他來說卻不行?為什麼?

這就是停損會有的問題。對於「為什麼?」給不出答案,「只因為」你設定了某個停損點。 然而,「只因為」不是一種投資策略。

停損並不保證不會虧損,但它保證會提高你錯過上漲的可能性,它們也保證你會增加交易成本。這或許就是為什麼,一些券商從來沒有停止宣傳這個策略。沒有證據顯示停損比較好,但是相反的證據卻堆積如山。你最好幫停損取個更貼切的名字:停利。在停損之前,請你先停下來想想。

作者介紹

肯恩.費雪(Ken Fisher):

費雪投資公司的執行長,該公司以收費方式提供投資顧問的服務,管理大型養老金計畫、捐贈基金和基金會,目前公司資產高達上千億美元。2010年《投資顧問》雜誌將他評為過去30年最具影響力的30人之一。他也長年位居「富比士億萬富翁排行榜」上,2023年為該榜第365名。

他同時也是財經專欄與暢銷書作家,為《富比士》雜誌「投資組合策略」專欄撰文,從1984年持續到2017年,研判市場走勢超過30年,成為該雜誌史上連續執筆最久的專欄作家之一。他也撰寫了多本關於投資和個人理財的書,其中很多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榜,著作包括《超級強勢股》《投資最重要的3個問題》《華爾街傳奇基金經理人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及《跟著肯恩費雪洞悉市場》等。

菈菈.霍夫曼斯(Lara Hoffmans):

費雪投資公司編撰經理,以及網路雜誌《市場看守者》(MarketMinder)執行編輯、《富比士》雜誌撰稿作家。曾與肯恩.費雪合著多本暢銷著作。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樂金文化《當代財經大師的獲利真相課:億萬投顧剖析17個賺不到錢的重要原因》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