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盤整後,會上漲還是下跌?帶你了解專業交易員的操盤邏輯

2023-11-13 09:40

? 人氣

股票盤整後,會上漲還是下跌?(示意圖/取自pexels)

股票盤整後,會上漲還是下跌?(示意圖/取自pexels)

持續型態的邏輯

在中間或持續型態的情況裡,同樣的盤整期也會出現,並且會抑制先前的趨勢,只不過原因是不同的。持續型態最符合邏輯的解釋,回歸到一種基本的可能性,也就是它可能會成為反轉型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隨著持續型態的結構形成,先前的大型波動受到阻礙,通常都是因為遇到太多壓力,可能是由於先前波動太快,或因為「內線」操作人員,已經完成他們一個階段的活動,想要鞏固這個階段,或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決定是否要繼續進行操作,因而在等待從市場本身獲取一些有關的技術建議。因此,當中間型態開始發展的時候,也有成為反轉型態的可能性。然而,市場很快就會對內線交易員與學習線圖的學生發出訊號,告訴他們:先前的活動可以持續,型態是持續而不是反轉,這個中間型態結束後,先前的大型波動會持續進行。

舉例來說,假設有一支股票的強大利益方擁有 10,000 股的股票,他們使價格從 50 美元上漲到 75 美元。但在 75 美元的價格水準上,賣出壓力開始變得很強硬,阻礙進一步上漲的力量。看漲的交易操作員,立即停止他們積極進取的買進動作,並且讓投資大眾暫時表明他們的意圖。利益方目前已有 25 美元的「帳面上」利潤,因此他們想要看看市場上的技術情況是否仍強勁,在等待過程中,他們決定採取安全作法,至少先將一部分的部位賣出並落袋為安。

投資大眾買進的情況還是很不錯,幾天前感受到的壓力已經中斷,不過交易操作員決定進行更進一步的檢驗、再休整一段時間,以累積更多利多消息,讓投資大眾聽到並且談論這支股票,同時為了符合投資大眾的買進需求,交易操作員逐漸將他們持有部位當中的 4,000 股賣出並獲利。結果造成股票價格變得更加不規律,同時發展出持續型態。

延伸閱讀:RSI指標是什麼?怎麼算?技術分析基礎工具,幫你抓出股價趨勢

交易操作員現在已經將股票限縮在狹窄價格範圍內,不過他們同時也判斷這支股票應該至少可以上漲到 90 美元附近。因此他們開始買回一些在型態開始時賣出的股票。他們在這個價格範圍的頂點賣出股票,並在接近價格範圍的底部買回股票,用這樣的作法來控制價格範圍;在這期間,他們獲得非常好的利潤金額,而且實際上也加強這支股票的技術走勢。

投資大眾發現這支股票的價格停止上漲,而且其中只有少數人從中獲得了收益。特別是如果交易操作員在中間型態的最後部分,就在第二階段價格開始上漲之前,可以操縱股票的價格,或是造成虛假走勢,讓它急劇暴跌的話,他們就更難以獲利了。而交易操作員則透過這種方法買回他們在型態形成之初賣出的 4,000 股中的 3,000 股,獲得小額淨利。至於沒有收回的 1,000 股,則讓他們至少成功取得 25 美元的利潤,除此之外還從型態內價格範圍的波動中,獲得中間交易的利潤。

現在,手上還持有 9,000 股的交易操作員已經準備重新開始他們的活動,要將股票價格抬高到 90 美元新目標。在型態剛開始的時候,他們曾感覺到輕微的壓力,如果這股壓力繼續的話,就有可能變成反轉型態。不過現在已經發展為持續型態,同時股價持續向上,往 90 美元附近的更高目標價格;最後才在這邊形成真正的反轉區域。這僅僅是一個相當簡單的說明,不過它可以讓人聯想到,中間型態是有邏輯基礎的,就跟我們看到反轉型態有邏輯基礎是一樣的。然而,對研究線圖的學生而言,重點是這些影響操作交易員的因素:投資大眾買進與賣出力量的平衡,內線交易員買進與賣出力量的平衡,或是投資大眾拒絕買進或賣出的力量—都正確反映在這個圖形的資訊當中,而這些因素提供了一個特殊的現象,可以區別它不是反轉型態的圖形,並將自己定位為持續型態。我們將在本章中,對這些持續型態以及它們的特性進行分析。

複習對稱三角形

在第三章,我們學到各種三角形、或稱為線圈的定義,也提到身為反轉的對稱三角形外觀。持續的對稱三角形,在外觀上跟反轉型態完全相同,這是為什麼它的型態會令人困惑的原因。我們在研究專題 3 也提到,儘管對稱三角形它本身,並不會告訴我們它是否將會成為反轉或持續型態,但通常更可能會成為持續型態,而且無論如何,在型態本身之外通常還會有各種線索,包括:個別股票與整體市場的基本面觀點、其他股票與整個市場的技術指標、成交量,以及最重要也是最可靠的因素,就是突破時的價格變動方向。

還有另外一個無法一直依賴,但公認很有幫助的因素。那就是,在三角形形成之前,變動的長度與強度。如果先前的變動時間很長,在附近沒有暫停或中間修正,那麼對稱三角形更有可能是反轉。如果先前的變動只是很短時間、而且是衰弱的,那麼有比較大的機會,型態的結果將是持續先前的變動。

現在,讀者肯定已經十分熟悉對稱三角形型態的外觀,因此可以輕易的在線圖中找出對稱三角形的例子。通常在單一線圖中,都會顯示三到四個好的對稱三角形。它們可能會因為大小、尺寸,以及朝向頂點的聚合角度而有各種不同變化,不過對技術分析的學生而言,它們都有相同的意義。

圖 6.1 是電船公司(Electric Boat Company,生產、製造美國海軍使用的潛艦)的線圖,它顯示對稱類型的三個持續三角形,當它們在形成的時候,很清楚就可以看出來。第一個三角形,是用超過兩個月時間形成的,它在 11 月 21 日的時候,在先前向上趨勢的方向上,出現有力的突破,透過它的尺寸大小與一般外觀,指出價格的向上變動,還會再持續一段距離。第二個三角形,在那之後立即形成,正好可以用來證實第一個三角形的預測。第三個三角形,則是由在 1936 年 1 月後面的價格作用形成的。

圖6.1:電船公司(圖/樂金文化)
圖6.1:電船公司(圖/樂金文化)

在分析這張線圖時,值得注意的是,在每個持續型態中,伴隨突破的很大成交量活動—這表明了突破走勢的真實性,這一部分的內容,我們將會在稍後「假突破」的主題中研究。同樣值得注意的還有,跟隨在源自於第二個、與第三個三角形突破之後的價格反應,在繼續向上趨勢之前,價格會回落到突破時的價位水準。這種突破支撐位的反應是正常的,約有四分之一的對稱三角形型態完成後都會出現。了解這種反應是正常的,而且沒有任何負面影響,便能打消在突破點採取行動的技術分析交易員的疑慮,否則他可能會懷疑是被誤導。此外,價格回落提供了在有利的價位上再次買進的機會(如果趨勢往下,那就是賣出)。在這種關係下,要注意的是,這些回落並非總是能達到精確的突破價位水準;它們可能會稍微遠一點,或是它們可能尚未觸及該水準。

作者介紹:理查.沙巴克(Richard W. Schabacker)

技術分析科學之父。

理查.沙巴克在1920年代與1930年代,最先是以身為《富比士》(Forbes)雜誌的金融版編輯,以及後來成為《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每週末刊出的《編年史家》(The Annalist)專欄編輯,因而贏得金融界著名的聲望。

他是一位多產的作家,在36歲去世之前寫了3部巨著,大部分發表於1930年代早期。除了是一名技術人員之外,他還是有名的預測者和精明的交易者。沙巴克對短期交易和長期投資之間的差異洞察如此之深,以至於他在這方面的著作無人能敵。

沙巴克將預測價格運動和識別行情結束訊號的具體工具進行了分類。他將通用線圖的形態分類,研究創立了著名的「反轉與持續」理論、「跳空」理論和「支撐與壓力」理論,將趨勢線的使用定型,並充分強調了支撐位和壓力位的重要性(即「箱體」理論的前身)。超級暢銷書《股價趨勢技術分析》作者師承沙巴克,該書基本上是沙巴克理論的拓展。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樂金文化《技術分析聖經:從轉折點、壓力支撐、跳空到趨勢線的原理》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