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院長平常都在幹嘛?廖俊智一次回答網友15個疑問!

2018-09-04 16:59

? 人氣

然而,即使數位工具發展得再先進,人文社會科學最基本的「論述分析」仍然相當重要,體現在文學、哲學等相關研究,這部分就不是數位工具能取代,依靠的是研究人員頭腦裡的寶貴想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舉例來說,「歷史地圖散步」系列書籍與 APP ,讓秀才在家裡就能穿梭古今。 (圖/〈一百年前你家的模樣?臺北、臺中歷史地圖散步〉,研之有物提供)
舉例來說,「歷史地圖散步」系列書籍與 APP ,讓秀才在家裡就能穿梭古今。 (圖/〈一百年前你家的模樣?臺北、臺中歷史地圖散步〉,研之有物提供)

怎麼看高教人才流失的問題?怎麼留住人才?

高教人才「流失」這樣的說法,要仔細分析數據,才有客觀公正的判斷。臺灣有流出去、也有流回來的,包括我自己。例如,中研院近年來從國外延攬不少外籍人士,包含美國、日本、加拿大、法國、德國、香港、新加坡等等,激發不同的研究思維和互動風氣。

以中研院而言,短期,我們要創造一個環境,讓全世界認為臺灣是重視人才的地方。所謂重視人才,要讓好的研究人員認為在這裡被重視。不能只計算論文發表篇數,而是鼓勵研究人員進行長期且深入的研究。

另外,也希望資深的研究員,可以引導新進研究人員、提供善意的建議,但不是師徒或手下的關係。我們一方面鼓勵他們勇於創見、挑戰關鍵性的問題;另一方面在研究資源等等,中研院都應該盡量幫助這些年輕的研究人員。

研究之餘喜歡看哪些書?

我通常是在機場逛書店,順手買幾本書在飛機上看。我看的書都不是很輕鬆。最輕鬆的可能是愛因斯坦的傳記、霍金的傳記。最近在看蠻厚重的書,書名是《Enlightenment Now》(編註:Enlightenment 意思為啟蒙)。

《Enlightenment Now:The Case for Reason, Science, Humanism, and Progress》書中,作者 Steven Pinker 用理性和資料來判斷。(圖/Viking出版社,研之有物提供)
《Enlightenment Now:The Case for Reason, Science, Humanism, and Progress》書中,作者 Steven Pinker 用理性和資料來判斷。(圖/Viking出版社,研之有物提供)

所謂「啟蒙」,是以理性思維來討論問題。這本書的作者史帝芬·平克 (Steven Pinker)用理性思維,來反駁現今很多悲觀主義,例如很多認為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但其實當我們回歸理性思辯,分析實際的資料數據,會發現和 30 年前相比,當今在許多方面都做得更好。作者說:「如果繼續用知識,來解決人類的問題,那我們可以獲得更多改善。」

要分享輕鬆的書的話,我最近又重讀一次《紅樓夢》。前些日子和孫康宜院士,聊到她在研究一個問題:一些傳統文學作品的作者,到底是誰?例如《紅樓夢》的作者,前八十回和後四十回是不是同一人?

這激起了我的興趣,又回去讀了幾回《紅樓夢》。雖然小時候看過,但現在又有一些新的體會。它裡面有些詩詞,相當有意思。例如下面這則詩句,是實驗失敗時很好的啟發!

翻成白話文是:只憑一局成敗,無法定論真相。當爐子裡的香燒盡、手中的茶喝完後,仍然要再花點時間仔細思考。若想知道眼前的徵兆究竟代表什麼,請益客觀的他人很重要。(圖/圖片來源│iStock、圖說設計│張語辰,研之有物提供)
翻成白話文是:只憑一局成敗,無法定論真相。當爐子裡的香燒盡、手中的茶喝完後,仍然要再花點時間仔細思考。若想知道眼前的徵兆究竟代表什麼,請益客觀的他人很重要。(圖/圖片來源│iStock、圖說設計│張語辰,研之有物提供)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研之有物(原標題:「中研院院長在做什麼?」網友提問廖俊智)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