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解析/《奧本海默》讓二戰結束,為何卻終身憂鬱? 8大細節彩蛋,道盡天才解決不了的難題

2023-08-09 15:09

? 人氣

《奧本海默》以「原子彈之父」的生平為主軸,改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研發原子彈的真人真事。(圖/取自imdb官網)

《奧本海默》以「原子彈之父」的生平為主軸,改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研發原子彈的真人真事。(圖/取自imdb官網)

我非專業影評人,對於諾蘭導演及演員沒有接觸,不了解歷史背景,沒有看過傳記,甚至是本來打算看《芭比》,結果想看的場次沒有了,才決定看《奧本海默》(Oppenheimer)。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所以對於電影沒辦法評論什麼。

只不過身為特教老師,觀影結束後,有一種看到「資優生日常」的既視感。

人生勝利組、聰明、優秀,眾人對於資優生總有美好的想像與仰慕。

事實上,聰明的他們,要立足在這個「笨蛋充斥」的社會,還不能展現「你們怎麼那麼笨」的樣子,以及需要承受「資優生光環」,滿足社會期待, 資優孩子所接受的挑戰,並不比一般人少。

當他們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容易引來妒嫉而不自知;他們也不理解這個世界確實是有些看似愚蠢的規則存在的,並不是圍著他們轉。

而電影裡的奧本海默,就是如此。

聰明絕頂,有著自己看待世界的獨特見解與對量子力學的著迷。

不過,對於人際互動上,似乎就沒那麼聰明,一意孤行,慣於自我中心。

觀影時,想到之前讀過師大特教系郭靜姿教授的文獻《談資優學生的特殊適應問題與輔導》,簡單分享文獻內容:

Dabrowski的正向非統整理論(Theory of Positive Disintegration)將資優生的情緒發展分為五個階段:

1. 初級統整階段

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同情與自省能力,沒有責任感,做錯事習慣先苛責他人,內心沒有衝突。

2. 單一階層的非統整階段

開始顧慮到社會道德觀,處在想背離社會道德觀卻又在乎他人眼光的狀態,內心輕微衝突。

3. 自發性的多階層非統整階段

關注自身想做的及應該做的,對人有同情,具有更高道德意識、責任感與自省能力,內在存在憂鬱、自卑及不滿。

4. 組織化的多階層非統整階段

找到自我實現的方法,具有高度責任感、真誠、自省、同理他人。

5. 次級統整期

能夠達成理想,藉由自我實現達到情緒發展的最高境界,內在不再猶疑及衝突。

大致了解這個理論,可以看到電影中的奧本海默,隨劇情走向,呈現他的適應困難與情緒發展:

以下有雷

1. 在求學時,試圖毒害教授:
未有成熟處理情緒的能力,反而以危險的手段傷害他人。

《奧本海默》劇照。(圖/取自imdb官網)
《奧本海默》劇照。(圖/取自imdb官網)

2. 對待感情,頻繁不忠:
一生投身量子力學與面對原子彈帶來的衝擊,對家庭未有責任感。

3. 他人提醒他的行為,容易被人誤解為與共產掛鉤,他可能因此惹禍上身,他依舊故我:
對於社會期待不以為然。

《奧本海默》劇情改編自二次世界大戰研發原子彈的真人真事。(圖/取自imdb官網)
《奧本海默》劇情改編自二次世界大戰研發原子彈的真人真事。(圖/取自imdb官網)

4. 公然嘲諷史特勞斯:
小看人性裡的卑劣面,為此被他人記仇而惹禍上身。

5. 被情婦情緒勒索時,無所適從,當情婦自殺時,無助地求助妻子:
不懂經營及結束親密關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