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平衡型基金,千萬別嘗試買低賣高!專家算給你看:賺得比長期持有還少

2023-06-21 12:40

? 人氣

投資平衡型基金,千萬別嘗試買低賣高。(圖/取自Pexels)

投資平衡型基金,千萬別嘗試買低賣高。(圖/取自Pexels)

面對經濟數據矛盾,各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不確定性高,未來市況不明朗的時候,選擇平衡型基金可以同時享有股市上漲時的獲利和下跌時的保護。本文利用股票及債券指數來演示平衡型基金的資產配置並比較不同操作策略的績效,結果發現,和利用股票型基金做短線操作相比,買入平衡型基金後放著不管竟然能有更好的表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 平衡型基金進可攻退可守

高報酬資產通常伴隨高風險,若想在獲得不錯報酬的情況下承擔較低的風險,可以配置收益及波動都較為穩定的投資級債券於投資組合中。從1976年以來,投資於美國股市的年化報酬率為12.6%,是美國投資級債券的一倍,其波動率卻是將近兩倍。然而若採用股票60%和債券40%的投資組合比率,即可在犧牲少許報酬率的同時降低不少風險。平衡型基金即是利用在股債配置間取得報酬率與波動率的權衡,來分散投資單一資產所需承擔的風險,是穩健型投資人的最佳選擇。

各資產配置報酬率和波動率比較(圖/鉅亨買基金)
資料來源:Bloomberg,「鉅亨買基金」整理,採標普500指數與彭博巴克萊美國綜合債券指數,資料期間:1976-2023年,此資料僅為歷史數據模擬回測,不為未來投資獲利之保證,在不同指數走勢、比重與期間下,可能得到不同數據結果。(圖/鉅亨買基金)

2. 長期持有平衡型基金還需避開市場波動?

波段操作有價證券的策略,可以賺取市場上行的獲利、避開下跌時的虧損,是最理想的投資策略。然而,大部分的投資人難以準確判斷市場處於何種階段,時常在錯誤的時機做買賣決策,錯過獲利的機會。就算是利用技術指標客觀判斷買賣時機,也不一定可以贏過單純買了就長期持有的投資策略。以常聽到的均線交叉策略(在短天期均線超越長天期均線時買進,反之則賣出)做回測,自1976年起將10,000美元投入股票60%債券40%的投資組合,長期持有至今年五月底,可以累積超過一百萬美元的財富,遠高於其他3種利用不同天期均線交叉做短線買賣的操作策略。由此可見,平衡型基金的操作策略應以長期持有為主,頻繁的買賣反而可能錯過資產價格上漲的趨勢。

延伸閱讀:配息率下降,代表基金報酬降低?專家:「每單位配息金額」才是重點

1976 - 2023年間股6債4不同操作策略累積財富比較(圖/鉅亨買基金)
資料來源:Bloomberg,「鉅亨買基金」整理。採60%標普500指數與40%彭博巴克萊美國綜合債券指數,資料日期:2023/6/13,此資料僅為歷史數據模擬回測,不為未來投資獲利之保證,在不同指數走勢、比重與期間下,可能得到不同數據結果。(圖/鉅亨買基金)

3. 長期持有平衡型基金贏過純股票短線操作策略

或許有些人認為股票的報酬率遠高於債券,因此用純股票進行均線交叉策略的報酬率有機會超越股債混合的長期持有策略。然而,回測從1976年以來,投入10,000美元至這兩種不同配置比例的投資組合,長期持有股票60%和債券40%的組合所累積的財富也高於利用均線交叉做短線操作的純股票組合。若進一步考慮每次買賣需要付出的交易成本,這兩者的差異又會再擴大。因此,做純股票的短線交易,除了要承擔更高的風險外,還要花費更多的操作時間和金錢成本,其報酬率也不會比長期持有平衡型基金還高。

1976 - 2023年間不同資產配置和操作策略累積財富比較(圖/鉅亨買基金)
資料來源:Bloomberg,「鉅亨買基金」整理。採標普500指數與彭博巴克萊美國綜合債券指數,資料日期:2023/06/13,此資料僅為歷史數據模擬回測,不為未來投資獲利之保證,在不同指數走勢、比重與期間下,可能得到不同數據結果。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圖/鉅亨買基金)

鉅亨投資策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