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嘻哈時代2》的出現,對台灣音樂圈有沒有幫助?他盤點嘻哈選秀節目5大看點,別再說饒舌音樂非主流

2023-04-04 09:30

? 人氣

再次聲明喜好沒有貴賤,嘻哈的起源也並不高級,但我得說,有許多超乎常人理解,但實則充滿顛覆性的作品至今仍是黯淡的流連在網路深海裡,這類作品若你不具備對嘻哈音樂一定程度的認識和口味,無倫是精神層次上還是音樂特色上,是非常難理解這類作品的價值的。流行音樂並無不好,但流行音樂往往跟普世價值綑綁在一起,自然就必須得為了大眾喜好犧牲掉一些元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藝術可不能擁有太多框架,優秀的音樂作品不應優先追求取悅大多數人,而是致力嘗試各種組合直到旋律能完美表達出內心呈現的畫面。有些作品甚至乍聽之下構成古怪甚至是奇耙,但你卻能在這些作品中完美get到創作者的思想和感受,這絕非試圖取悅大多數人的流行音樂能辦到的事情。

當然現在已有不少作品早能完美結合兩者,在風格和底蘊上做到雅俗共賞,但也有不乏大量充滿創意和突破性的作品在流行音樂的聚光燈下只能默默退到獨立音樂平台上幽幽的發著光,期待著被更多人收進播放清單裡。對我而言,他們才是真正能為音樂圈帶來突破和革命的力量。不只嘻哈音樂,在許多藝術領域(攝影、繪畫、電影…)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越來樂多嘻哈歌手終於能靠著音樂吃上飯了,從原本的混音帶開始有能力做出完整度更高、規劃更完整,製作更細膩,包裝精緻的漂亮專輯了。但聽著聽著,有一些特別而重要的東西好像不見了。

富rapper窮rapper,唱出了嘻哈圈的美麗與哀愁。

標準帶來肯定,同時也帶來框架。

一個炫目又能曝光的競爭舞台讓歌手們狼性大起,為了得著名聲,有了個目標而努力準備展現自己。這當然是件非常好的事。但競賽的原罪就是必須比較。而比較最大的問題就是衝擊到了嘻哈音樂的多元價值觀。藝術領域的東西走到後面玩的其實就是「雜揉」,而比賽就是一定必須得用標準來評斷好壞。

但有許多優秀的歌手或作品的價值是難以被量化或被規範的,因此必定會出現爭議。此外便是前陣子圈內吵起來的「押的真多,唱的真快」誰不想要贏?在這種心態之下許多歌手被迫放棄特色轉而投靠最容易被量化和體現的技術層面,不管甚麼BEAT就是能炫就炫,轉音轉來轉去,速度忽快忽慢,押韻對仗力求工整但內容不知所云。從快嘴被玩爛後現在又玩起了自動調音;說來好笑,現在的語音助理聲音越來越接近人聲,但現在玩嘻哈的反而越來越追求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像機器人。

在嘻哈節目大興其道的這幾年,開始出現了一些所謂的舞台型歌手出現,把時間花在各大流量節目上,帶來的效應就是自己的作品開始變的相當的情緒化,淨是些華麗和聽感飽滿、表演情緒居高不下的浮躁作品。觀眾的鼓譟開始讓這些歌手沒辦法冷靜下來思考自己該怎麼說話、為什麼表達,靈魂裡只剩下了喧囂和煽動。在我看來這是個值得省思的現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