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檔案「多元表現」10大地雷,你避開了嗎?專家曝備審製作教學,高中生上傳前必知

2022-11-20 09:30

? 人氣

大學個人申請,備審資料應該如何準備呢?(示意圖/取自photo-ac)

大學個人申請,備審資料應該如何準備呢?(示意圖/取自photo-ac)

Q:請問教授,我已經知道「多元表現」單獨計分的重要性了!我該如何撰寫及準備相關資料呢?

Ans:很高興你開始重視「多元表現」的備審資料了!呂老師在接下來的兩節裡會教你如何避開「十大可能地雷」。

即使是高材生也不見得擅長「多元表現」

呂老師看過許多同學的備審資料,發現有的人可說是已達「神人級」水準,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有的同學繳交的資料卻是乏善可陳,而且還犯了很多不該犯的基本錯誤,讓人十分惋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本節裡,呂老師會先提醒你不要誤踩的十大地雷。接著在下一節中,將告訴你獲取高分的「十大秘訣」。

「多元表現」的「十大可能地雷」

以下列出「多元表現」的「十大可能地雷」。在每個項目前有三個方框,請每讀一次,就在方框內畫叉,以提醒自己不要勿觸「地雷」。如時間允許,請盡可能閱讀三次。

1.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過於簡要

呂老師看到許多同學把必繳交的「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寫得過於精簡,甚至只用一張A4紙就將不同領域的表現以區塊形式呈現後,直接上傳。

依招聯會規定,「多元表現綜整心得」的字數上限是800字,另可附加三張圖。見過有些同學在各方面確實表現優異,但在「綜整心得」中僅以條列式呈現,欠缺各項表現的詳細描述,也沒有分享任何心得,像這樣的報告未必能獲得教授們的肯定。

此外,雖然你的各項「多元表現」都有獨立檔案,可分別點選閱讀,但因教授的審查時間有限,如果你的「綜整心得」寫得過於簡略,教授未必有興趣進一步開啟你的各項「多元表現」檔案進行審閱。

2. 各項「多元表現」摘要不足或未寫

許多同學上傳各項「多元表現」檔案後,卻疏忽了應該為各個檔案附上相當字數的摘要,有的人甚至完全沒寫摘要。如前所述,因教授們需在一定時限內審完所有備審資料,倘若你的摘要敘述不明或沒有摘要時,教授們未必會打開每一份檔案細細審閱。

3. 「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資料不完整

在2-2節裡,你可以看到有將近1700個科系要求考生繳交「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由此可證該報告之重要性。另一方面,在網路上有很多同學反映,因公私立學校不同,有的學校有「自主」,但是沒有學習;有的學校有「學習」,但是沒有「自主」。甚至有的同學反映在「彈性學習」裡,有人K書、有人睡覺、有人打混,各式各樣的狀況皆有。

不管在教室內的真實狀況為何,大學教授在電腦上只能看到你的報告,不會瞭解報告產出的過程。呂老師看到許多同學的「自主學習計畫」詳列了每週進度,內容也經過老師的同意與許可,可惜卻沒附上最重要的「成果報告」與「心得分享」,像這樣的報告是很難為你爭取加分的。

4. 重要結果請教授自行連結網址搜尋

招聯會確實對每個「多元表現」檔案有最大容量的規定,但是呂老師見過有人僅寫了還不滿一頁,就直接貼上網址連結,請教授自行上網搜尋更詳細的報告內容。或許是原始的power point檔案很大,超過容量規定,但讓人好奇的是:同學為何不擷取幾張精彩的圖片或一些重要內容貼在報告上,卻一昧相信教授一定會連結你所提供的網址,一定會「自動地」上網閱讀所附資料呢?

5. 校外課程或大學先修課程的學習內容不詳

有些程度較好的同學會參加校外研究單位(如中研院)的訓練課程,或是選修大學先修課程。同學主動修習這些課程是值得被鼓勵的,但在備審資料中往往只看到「錄取通知書」、「課程大綱」、「結業證書」等,卻隻字未提是受到何種訓練、學會何種新知等。如果審查教授無法瞭解你的學習內容,當然就無法做出正確衡量,所以請你務必寫出課程內容摘要、學習過程及心得分享。

6. 「一日遊」型的「志工活動」較不吸引教授

有些同學會參加「一日遊」型的志工活動,例如一日淨山、一日淨溪、一日淨灘、一日義工導覽等。參加這些活動應是值得被鼓勵的,但假設你在高中三年只參加過一天的此類活動,想當然耳是很難獲得教授肯定及加分的。反之,若你長期投入類似志工或義工活動,這確實能獲得教授的認可。

7. 「短期型」的營隊訓練及「演講」可看性不足

呂老師見到有的同學參加一場校外科普演講,就算是一項「多元表現」,或是參加一些學校舉辦的營隊活動,附上幾張活動照片,也當成是一項「多元表現」。請注意「多元表現」中的「表現」二字。你聆聽一場演講或參加一個營隊,你僅是「被動」的參與者,欠缺任何「主動表現」,怎能將這些活動當成是「多元表現」成果呢?

8. 小論文不是維基百科的彙整

有的同學會參加小論文競賽,這也是值得鼓勵的事。但整篇文章讀下來,感覺像是維基百科的剪貼簿,從網路上擷取或下載一些文字資料,再附上幾張圖表或照片,拼拼湊湊就算完成一份報告。

撰寫小論文時,第一步當然是搜尋網路資訊,但這樣遠遠不夠,你還需繼續擴大搜尋範圍,彙整不同資料,再進一步比對分析,甚至加上個人見解及想法,衍生出獨特創新的結論,這才是寫小論文的目的,所以寫小論文絕對不是copy and paste即可。

9. 「自主學習」太依賴網路資訊

網路無遠弗屆,尤其現代的年輕學子對谷歌大神依賴甚深。許多同學的「自主學習計畫」雖然頗具新意,但呂老師檢視該份成果報告的參考文獻時,若看到參考文獻均是一串串網址,就會好奇為何同學不去圖書館借閱一些書籍,因為一本好的參考書籍內容充實完整、分析條理清楚,可能足夠你寫出十份報告。

網路資料雖然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卻往往是片段式的訊息,不夠全面性;況且網路上找到的也不盡然都是正確的資訊。當你決定針對某些課題進行「自主學習」時,請先從找尋並閱讀基礎書籍開始做起。

10. 只有繳交「單元表現」

有的同學高中三年可能只專注於努力K書,忽略了需提前準備,所以「多元表現」項目的內容確實乏善可陳。針對這些同學,請你去參加英檢或數理能力測驗,或是在高三下學期想方設法「擠出」一份圖文並茂的「自主學習」報告,請千萬別讓該欄位留白。

看過以上內容,或許有人會認為呂老師的評量標準太過嚴格,其實上述的十大「地雷」應該是許多教授在看過審查資料後會有的共識。

同樣地,建議你多多請教學校老師及其他教授,看看自己的「多元表現」報告是否尚有改進的空間。呂老師的用意在於提出善意的提醒,絕非是為了對同學們的報告吹毛求疵喔!

貼心小提醒

「多元表現」不是要求學生當「八爪章魚」,期盼你樣樣精通。而是希望你針對本身的優點長處及人格特質,找出幾項特別的「亮點」,以便說服審查教授錄取你。

● 「多元表現」成果必須越早開始準備越好。你要優先選擇真正能替自己加分的項目,像是「一日遊」型、「團康類」型、「被動參加」型的活動都不是助你加分的利器。

作者介紹|呂宗昕

呂宗昕教授為台灣大學化工系特聘教授、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終身講座教授,及108課綱第一屆大學個人申請入學書審教授。曾獲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國科會特約研究員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台大研發創新傑出獎、十大傑出青年等獎項。著有《K書高手》、《考試高手》、《時間管理黃金法則》、《效率決定競爭力》、《拜託!五十音根本不用背》、《高效率省力讀書術》、《超智慧高分考試術》等暢銷書。研究領域為LED螢光材料、量子點材料、鋰離子電池、半導體化學機械研磨奈米材料等。熱中科技創新研究,樂於分享年輕學子高效率學習方法與甄試技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周出版《大學個人申請入學及四技二專甄選金榜必勝手冊》(原標題:避開「多元表現」的十大可能「地雷」 減少無法真能替你加分的活動)

責任編輯/趙鳳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