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物價無法凍漲,健康的經濟體系仍會有2%通膨率?

2022-08-23 12:40

? 人氣

為何健康的經濟體系仍會有2%通膨率?(美聯社)

為何健康的經濟體系仍會有2%通膨率?(美聯社)

通貨膨脹是什麼?取決於你聽誰說,通貨膨脹不是替你清潔牙齒,就是把牙敲掉。美國前總統雷根說通貨膨脹「像搶劫犯一樣暴力、像武裝劫匪一樣可怕、像殺手一樣要命」。德國聯邦銀行前行長波爾(Karl Otto Pöhl)則說:「通貨膨脹就像牙膏;一旦〔從管子裡〕出來,就很難再把它收回去。」

事實上,大多數時候,通貨膨脹(通膨),亦即物價上漲的現象,都不是上述兩種情況。保持價格緩慢且可預測的上漲,已成為央行和政府管理經濟時的一大功能(如果不是最重要的功能的話)。但是通膨有可能變成一種討人厭的失控趨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通貨膨脹水準

通膨通常以年為單位表示。因此,3%的通膨率意味著整個經濟體的物價比12個月前高出3%。

所有經濟統計數據中,通膨是最能說明問題的。從一個經濟體的通膨數字,能有助我們理解該經濟現況是處於健康、過熱或是急遽走緩。通膨率太高,經濟有可能陷入通膨螺旋,即物價呈指數型上漲,甚至導致惡性通膨(hyperinflation);兩者之間的差異取決於價格上漲的幅度。惡性通膨在1920年代影響德國,1923年,由於惡性通膨達到高峰,德國威瑪政府一度不得不發行100兆馬克的紙幣。在2000年代,惡性通膨籠罩著辛巴威,該國物價在一個月內至少上漲50%(通常還更高)。

「通貨膨脹是一種無須立法即可徵收的稅收形式。」——傅利曼

即使20%左右的通膨水準,也可能有極大的破壞性,尤其在1970年代的美國和英國,通膨同時伴隨著經濟成長疲軟或衰退,結果通常稱為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成長停滯兼有高通貨膨脹),多年的通膨,提高了美、英失業和破產狀況。簡而言之,通膨有能力破壞曾經自豪及健康的經濟體。

通膨的各種衡量指標

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是先進國家最常用的通膨衡量指標,在美國、歐洲等地廣泛使用。統計人員透過每月察訪全國各地的商店和企業來計算,檢查其所設定的一籃子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上漲速度。

RPI(零售價格指數):在英國用於更全面衡量生活成本。包括與房屋所有權相關的成本,例如支付房貸和利息。

GDP deflator(國內生產毛額平減指數):這種價格衡量指標能最全面地衡量整體經濟中所有商品的成本。但是編製這項指數的頻率遠低於CPI和RPI。

PPI(生產者物價指數):衡量生產者的原物料成本以及其向零售商收取的成品價格。這是觀察通膨可能走向的有用信號。

其他指數:還有許多其他更具體的指數,包括房價指數和商品價格指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