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棉條會破壞處女膜嗎?為什麼歐美人都在用的生理用品,台灣女生卻很少人用?

2022-07-23 10:30

? 人氣

從衛生棉到棉條、月亮褲,不僅是一場生理革命,也是我們文化、心理各層面看待月經的發展史。(圖/取自freepik)

從衛生棉到棉條、月亮褲,不僅是一場生理革命,也是我們文化、心理各層面看待月經的發展史。(圖/取自freepik)

編按:1970年代衛生棉、棉條引進台灣,當時家境好的婦女是有棉條可以選用的,但沒多久便銷聲匿跡沒人使用...在台灣有第一隻本土的導管棉條前,買導管衛生棉就像買「禁品」一樣,賣家只能偷偷的從國外運回來賣,想買的人也常透過私下交易拿貨。直到2010年才有台灣本土第一家導管式衛生棉誕生,在這之後月亮杯、月亮褲、月經碟片等多元的產品接連推出。

如果能透過棉條讓經期時運動比較方便;使用月亮杯減少生理用品的更換頻率;穿月亮褲讓要來不來的時候、要走不走的時候完美接殺月經,為自己選擇喜愛的生理用品,身體力行的開始愛自己吧!

為什麼台灣女生不太會用衛生棉以外的生理用品?

嚴重經痛、經血量大、月經不規則、性交疼痛都是子宮肌腺症典型症狀。(示意圖/ 取自pexels)
當衛生棉成為主流,從學校的性教育、電視廣告,是否剝奪了更多尊重自己身體的可能性?(示意圖/ 取自pexels)

我們身處以衛生棉為主流的使用情境,早已習慣衛生棉廣告中「男友貼心幫買衛生棉」、「宛如姐妹一樣」、「只有女生最知道」、「自由自在」、「極致的呵護感受」、「終能一夜好眠」等訴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經期不只是個別經驗,同時也是文化形塑的特定產物。手邊若只有衛生棉的選項,我們就會因為自身經期的差異,以及搭配使用衛生棉的情境,產生對經期以及經血的特定看法。然而衛生棉以外的生理用品,有沒有可能帶來另一種理解月經的文化?要是藉機換位思考,改用比較少人用的棉條,情況是否會有所不同?

看美劇與棉條初相遇

不妨問自己一個問題:自己是幾歲時能一眼認出棉條?又是受誰影響?台灣今日年輕女性,大多不是從家庭、學校等社交圈知道棉條為何物,比較可能是從歐美影視作品中看來。這小小一管,要是沒人解釋,還真想不到它為何會「好用」:它容易置入陰道又取出來嗎?會不會容易髒手?單就向誰請問該如何使用棉條,又能跟誰討論跟分享有關棉條的資訊,就呈顯美國跟台灣經期文化的落差—在生理用品中,棉條對美國女性而言是常見的選項,但對台灣女性並非如此。

棉條出現在美國熱門影視作品中時,不會只是因為劇中角色月經來了,遭遇月經並處理月經的腳本,還同時反映出棉條具備的社會意義:反映棉條在女性之間的傳遞,美國知名影集《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 1998-200)裡,女主角之一的凱莉曾若無其事地從手提包裡拿出導管棉條,借給公共廁所裡偶然相逢的陌生人,直接預設對方也知道怎麼用,顯示的是棉條的普及與處理月經的習以為常,即便是完全不相識的陌生人,也因為生理性別相同,能想像對方在月經來時,有多困窘,又需要怎樣的幫助。

女孩都有的經驗,遮遮掩掩地去換衛生棉

從此回看台灣的社會氛圍,特定的月經觀念如何形成?整個社會對月經的不友善,使公開討論相形困難。翻開市面上的性別議題書,以及台灣婦女與性別研究論著,皆能發現種種關於月經污名化與月經禁忌的闡述。融合學者如張珏等人以及張菊惠、莊佩芬等人的研究,我們能夠發現月經之所以被隱蔽的社會成因,一是負面的月經經驗,女性自小就必須遮遮掩掩地換衛生棉,連去廁所更換也要找其他理由,以免被人發現;二是經期不適的成因有很多,改善之法莫衷一是,往往在談話之間歸諸個人生活習慣。傳統的月經禁忌多從保健衛生著眼,囑咐女人應時時保持清潔,避免污穢,把月經跟不衛生對等看待,容易使得女性自我厭惡、迴避談論,也讓男性對月經一無所知。

為什麼月經來不能拜拜?

學者翁玲玲 爬梳漢人的月經禁忌及女性應對月經的態度變化。傳統漢人社會,有月經的女人不宜祭祀,而受訪者對於這個禁忌的想法略有不同:有人認為月經來時身體比較虛弱,在家休養比較適合;也有人認為月經來時去祭拜,神明也不會知情;但也有人不是那麼相信這些禁忌,但寧可信其有,在處理事情時隨社會習俗行動。從受訪者口中可以區分出月經的生理意義跟社會意義,有人認為當時月經來,生理用品沒那麼好用,走在路上會很容易被發現穿著月事布,又怕會漏,出門很不方便,乾脆少出門;但也有人認為月經不帶負面感受,只是別人這樣想的話,也要顧及他人的想法。對她們而言,處理月經並不污穢,卻有各自面對禁忌的因應之道,比如這樣婆婆就不會叫媳婦準備拜拜;或者大家都要一起拜拜時,就在心裡跟神明請例假,表面裝作沒事發生。翁玲玲的研究指出,女性除了重視調養身體、把有無來月經跟受孕想在一起等醫學常識之外,另有一套應對民間禁忌的規則跟彈性,同時指出傳統醫學並不把經血視為污穢,污穢反倒是個相當晚近的衛生概念。

健康課本寫到,除了生小孩之外月經從無間斷

學者李貞德則探究戰後衛生教育課本裡的性與性別。戰前這些課本在說明生殖器官的解剖圖時,談論男性的性器官仔細得多,而介紹女性的體內生殖器官時,甚至會刻意遮住外陰部,避開性聯想。在談生理現象時,也主要是從精子的旅程去探討受精、懷孕的過程,並未討論月經的周期、月經的成因,甚至沒有說明卵子是什麼。同時在照護原則方面,則強調女子宜家務、宜靜不宜動,宜生育小孩等面向。戰後的課本則是詳男略女,詳細介紹器官構造與功能,「不談生殖的行為跟機制」。而關於月經,則是有版本強調月經自初經到停經,除了生小孩之外,從無間斷,若有月經不適則是不正常的狀態。李貞德同時注意到許多針對月經周期的負面描述,比如以「變質退化」形容子宮內膜剝落,不受精是「卵死膜落」,給人失敗的印象,甚至談論停經時,提到退化、病態、失去生殖能力等狀況,將年齡漸長的女人排除在正常女人之外,並在提到月經如何影響身體時,會有情緒暴躁、不穩定等情況。

不可告人的月經

在探究台灣年輕女孩的初經時,學者王秀雲訪談眾多生於戰後女性的初經經驗,指出目前70歲以上的婦女,可以推知在1950年代來初經,她們大多數人往往是在來初經時,才在不知所措中習得防漏跟清潔之事。女性親人之間也不會直接談及月經,但會從家人製作及清洗、曝曬月事布中,間接知道月經是怎麼一回事。而在公共廁所中看到有血的衛生紙,也是只有女性會接觸到的月經「衝擊」。王秀雲描述家中有較多女性長輩的女孩,能從她們身上學習隱藏跟清理等實用知識,要是家中男性多,女孩便需要自己摸索。而1970年後,學校作為主要知識來源的教育機構,國小雖然也設有健康教育課程,但仍有師資不足的狀況,男老師可能直接不教,許多女老師可能也會模糊帶過,不去描述太多細節。因此女孩在校園中其實缺乏討論月經的場域,初經不只讓她自己驚慌失措,就連老師也不知道怎麼處理,或者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其他撞見的同學何為月經。

從以上研究中,可以知道早年的生理知識怎麼形塑女性的身體醫學以及處理月經的方式。當時使用月事布、衛生紙、衛生棉的狀況,仍給女性帶來移動的不便,以及在廁所看到月經的驚嚇,都是阻止月經被討論的原因。月經作為生理現象,並非一直都是這麼負面,但為什麼如今對女人而言如此困擾?怎麼改變這個處境,不再把月經只視為「沒有懷孕」、「生育」的指標,而是更從容地適應並度過這段期間?

月經科技的進程

月經、生理用品、棉條、經痛(圖/取自pixabay)
月亮杯的發明和量產,則是讓想要減少拋棄式生理用品使用量的女性,可以減少垃圾,同時替換跟清理的時間周期也變長,女性移動也更不受限。(示意圖/取自pixabay)

月經科技到底發展到什麼程度了?拋棄式衛生棉的問世及大規模生產,逐漸取代女性自己用碎布製作的月事布,同時也淘汰為了要固定住月事布的吊帶。拋棄式衛生棉變薄,旁人也就不會從下身衣物曲線揣測女人是否來月經。然而拋棄式衛生棉仍然不是那麼完美,它的厚度還是太厚,且容易外漏,悶熱潮濕引發身體不適,從而影響女性進行室外運動的腳步,因此能塞入體內的棉條開始受到一部分人的青睞。棉條更能隱形,外陰部接觸到血的面積也就減少,降低細菌感染的機會。月亮杯的發明和量產,則是讓想要減少拋棄式生理用品使用量的女性,可以減少垃圾,同時替換跟清理的時間周期也變長,女性移動也更不受限,有望達到每十二小時替換一次,再也不用每一到兩個小時就因為害怕「血崩」跑廁所。但是塞入體內的棉條跟月亮杯,多多少少還是存在摩擦跟外漏等問題,這又跟每個人的身體差異有關。生理用品的好用與否,往往牽涉到個人身體差異。只是這又顯示出,我們多半把生理用品的使用不適,歸諸於個人,很少想到是產品的設計不夠精良,產品不夠多元,選擇不夠多,產品不符合個體差異,以至於有些人將就使用產品,很少提出異議。

為什麼70年代棉條進口不久後銷聲匿跡?

可以知道台灣在1970年代曾引進衛生棉跟棉條,當年家境較富裕的女性,是有棉條可以選購的。相較衛生棉,棉條在當時的市占率之低,後來幾乎消聲匿跡,這使得事情變得弔詭起來:現今普遍認為棉條是很方便的物品,但若棉條真的那麼方便,為什麼早期不能普及使用?如果棉條不夠好,那怎麼改變這個狀態?

根據早期的調查統計,1990年代台灣女性使用衛生棉的比例占95%以上,使用棉條的比例是2.1%,2006年受檢的市售衛生棉是47種,棉條則只有2種,學者許培欣與成令方指出棉條的不普及,其實是因為忽略了使用知識的傳播。研究科技史的學者大衛. 艾傑頓(David Edgerton)曾強調,科技是以使用為核心發展的 ,因而我們能推論出,不使用棉條跟台灣本地的月經禁忌、性教育缺乏相關:年輕女孩對初經的感受跟習得的處理方式、能跟誰討論處理月經跟外漏的事情,都讓台灣女性在使用生理用品時,傾向以生活圈內熟人長輩跟同儕的經驗為主,並且藉此習得跟性有關的知識。

台灣本土棉條品牌的誕生

2010年台灣本土棉條品牌「凱娜KiraKira」上市後,情況已有些許的改變。一是因為在凱娜推出導管式棉條之前,市面上只有進口代理的產品,無從得知棉條的生產技術及設計該怎麼做才能符合使用者需求,使得相關討論缺乏足夠的材料;二是棉條的製造與銷售屬於醫療器材銷售範疇,在銷售跟廣告方面受到衛生主管機關的管制,棉條與其說被視為一種日常用品,更是醫療器材,醫界對使用棉條可能伴隨的不適,抱持著高度審慎的態度 。

用棉條會破壞處女膜?

學者指出,醫療法規對於銷售造成的限制,也反映「男性決策者」或者是缺乏女性觀點的決策者,並不熟悉棉條科技的發展,因此對棉條的製造與銷售設下了重重的障礙。這些障礙主要跟對身體的設想有關 ,一是使用棉條會傷及處女膜的憂慮;然則處女膜並不是「膜」,它其實是極有彈性的環狀組織,依每人差異形狀有所不同,近年來性別倡議團體提議改稱為「陰道冠」(vaginal corona),以求鬆動「處女情結」跟「處女膜迷思」等社會觀感。二是棉條放入身體時間過長容易導致中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 TSS),卻忽略問題不是棉條的不當使用,而是早年棉條的不當設計——使用吸收力太強的材質會使陰道產生小傷口,超過一段時間沒替換便有感染之虞。因此棉條只能作為醫療器材銷售,銷售地點受到限制,規定只能由藥商販售(這裡我們所指的藥商包含製造業者跟販賣業者),早年能購買棉條的地方只限於藥局。像棉條這樣的醫療用品,刊登廣告的門檻很高,必須取得衛生主管機關的核准,種種限制都拉高了棉條的成本。

作者介紹|谷慕慕GoMoond

2017年成立,研發台灣第一件吸血內褲「月亮褲」,每個月舉辦月經主題實體聚會「月月聚」,規畫開辦台灣第一屆「月經狂歡節」。在推廣生理用品的歷程中,看見台灣生理用品市場如何邁向多元,並嘗試以此書記錄這十多年的發展。
●創辦人 史文妃
因著對棉條的狂熱,寫過長達七萬多字的台灣棉條網路社群研究論文,並埋下日後出版這本發展史的種子。月經狂熱者的身分無時無刻都在絕讚升等中,期待持續推出更多造福有月經之人的好物
●創辦人 陳苑伊
台灣月釀杯/月亮褲產品設計師,工業設計系出身,曾獲日本Good Design跟德國iF Design兩項世界設計獎。她是使用年資逾十年的超稀有月亮杯使用者,一個人就替台灣省下兩層樓高的衛生棉垃圾。
●品牌社群 周佳筠
 看到網友質疑吸血內褲的言論,在好奇心驅使之下加入谷慕慕成為社群行銷。從此由棉條使用者「無痛轉職」為月亮褲與月經碟片愛用者兼布道者。現正埋頭苦幹於谷慕慕教育相關產品線。
●品牌專案 陳怡君
 本書主要撰述者。台大中文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自由接案者,同時就讀台大地理所碩士班。受科技與社會研究的影響,開始在意生理用品的發展,想知道科技研發及產品流通過程中的性別隱蔽知識。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塊文化《從零開始打造月經平權》(原標題:回顧台灣女性的月經文化)

責任編輯/梁溶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