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有人在聽CD、看DVD嗎?這些東西逐漸消失,讓40歲中年男子好惆悵…

2018-05-28 11:05

? 人氣

記得某年我跟朋友們在玩「無用物品交換」的遊戲,顧名思義就是把家裡用不到的東西拿出來交換,事實上就是垃圾交換的一種,然後我收到了一台DVD播放機。突然會有一種感嘆,原來在你問一個十歲的小孩什麼是百視達,他可能會回答你是種可樂的年代,DVD變成無用物品也只是剛好的事情而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另一個朋友也收到了手提CD音響,這又是另一個感慨了。仔細想想,你上一次買書跟上一次買CD,哪一個時間隔得比較久呢?還是其實都久遠到記不得了?我比較好奇的是,現在真的還有人在買CD嗎?還是現在誰的家裡還有CD播放音響的嗎?有才奇怪吧!

記得之前Gigi的車子要更新影音設備,車廠的師傅說要幫她安裝藍芽連線、倒車顯影等拉里拉雜的一堆東西,但就是沒有幫她裝CD播放器。因為Gigi 在電台當DJ,工作需要CD播放器,所以要求車廠師傅幫她加裝,師傅居然還一副不可思議的模樣,因為他說現在真的很少聽到人要求在車子加裝CD播放器了。而師傅為了找那個播放器真的找了好久,感覺像是找回青春還比較簡單一些。

而不用說CD播放器了,MP3 player或iPod可能也都要變成骨董了吧?其實我自己也是幾乎沒有在買CD了,上次買的CD還是在二○一六年底的時候,因為自己喜歡的沖繩樂團Mongol 800出了新專輯才買的。買他們的CD已經變成了一種儀式,是一種對喜歡的樂團的支持,CD到最後的功用大概也就是只有這樣而已吧!結果因為真的很不方便聽,所以就只聽了兩次而已……而有趣的是,雖然CD沒人買,但更老派的黑膠唱片反而有另外一片市場。

多少人把收藏黑膠當作是一種嗜好,到底是不是喜歡黑膠的音質我不知道,但至少是一個能展現出你的獨特文青時尚品味的代表。我猜想,哪一天如果CD也被淘汰的話,現在被大家棄之如敝屣的CD會不會也變成了一種品味的收藏呢?

同樣的,底片相機本來也算是一個即將要消失的產品,大致上來說底片傻瓜相機已經被淘汰了,剩下的底片相機應該就是LOMO相機了。畢竟要買底片跟要去哪裡沖洗相片都是個很大的問題了,現在這社會比底片沖洗店還難找的,大概也只有鐘錶行吧!

但反而是拍立得卻依然屹立不搖,妹仔很愛的富士拍立得依然存在,就連寶麗來也都捲土重來;不只是拍立得,記得二○一六年的時候,富士即可拍邁入三十周年推出了特別紀念款,居然造成大搶購,果然這類販賣回憶的商品還是有它的市場在。還是要跟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即可拍」,那是一個像是紙盒的相機,裡面只有一卷底片,拍完之後就整盒拿去照相館沖印,那真的是我們小時候的回憶啊!尤其是拍完後還要撥那個轉盤,那個喀拉喀拉的聲音也算是種絕響了吧?

至於什麼是底片什麼是照相館什麼又是沖印,這我真的懶得解釋了,不懂的話也沒關係,你的人生不會因為這樣而有什麼改變的。而提到即將消失的物品,家用電話大概也是一個可能會消失在我們生活的東西,事實上應該已經很多家庭沒有這樣的東西了。有時候在賣場看到有在賣家用電話或是無線電話時,我都不知道這樣的景象還可以看到多久?但至少公司行號都還會使用,應該還可以撐一段時間吧?

另外還有公共電話,我現在如果在路上看到公共電話真的會很驚訝,如果看到有人在用應該會更驚嚇,驚訝到會忍不住多看他幾眼的那種驚嚇,因為想確定他到底是不是實體吧……不過,有一個好像依然健在的東西,但事實上卻逐漸地在我們家庭裡消失了,那就是家用電腦或筆電。以前幾乎是每人家中都有一台以上的電腦跟筆電,但對於現在一般人來說,除了你在上班的時候會用到電腦外,回到家應該就不會碰電腦了。

「我的電腦不知道多久沒開機了」,這句話我不只聽一個朋友說過,甚至有些人家裡可能都已經沒有電腦或筆電了。就像我自己除了寫稿與上網外,似乎也不太碰電腦了,喔,有時候看D槽裡的影片應該還是會開機就是了……但其實這樣也沒有不好,只是有時候拿底片相機拍照時會忍不住想要看螢幕拍得如何,甚至出國玩也已經愈來愈懶得帶數位相機,手機講電話的時間愈來愈少,而每個小朋友看到電腦螢幕都會忍不住用手滑。經歷過這些事情,才明白原來我也已經經歷了那麼久的年代了。

不過我很慶幸可以生長在這個時代,因為小我二十歲的可能不會知道那些老東西,而大我二十歲的可能對新事物的接受度已經無法負荷;因為是四十歲這個世代,可以對舊的事物保有懷念的記憶,也可以對新的事物習慣上手,這或許是我這個年代才會有的經歷吧!但我還是羨慕小我二十歲的青春與肉體就是了啊……

作者介紹│ 史丹利

沒有什麼過人的才能,也沒有什麼好聽的稱號,更沒有30公分。我可以算是一個喇賽設計師,或是垃圾話創作者也可以,但我最喜歡的職稱是喬治克隆尼,但硬要叫我阿部寬也不介意啦,因為我是個很隨和的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啟動文化《史丹利的男人十年》(原標題:那些逐漸消失在我們生活中的物品)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