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延燒!財政部宣布「報稅期限延長至6/30」,一鍵查詢今年該繳多少稅

2022-04-28 18:22
財政部昨(27)日表示,無法在5月1日至31日期間內完成報稅的民眾,綜所稅、營所稅與房屋稅3大稅項將可延長申報繳納期限至6月30日。(示意圖/取自Unsplash)
財政部昨(27)日表示,無法在5月1日至31日期間內完成報稅的民眾,綜所稅、營所稅與房屋稅3大稅項將可延長申報繳納期限至6月30日。(示意圖/取自Unsplash)

國內COVID-19疫情升溫,財政部昨(27)日拍板,所得稅申報繳納期限從原本的5月31日,全面展延至6月30日,綜所稅各批退稅期程則維持不變,並呼籲民眾多透過網路報稅,以降低群聚風險。

報稅期限全面延至6/30!財政部籲網路申報降低群聚風險

財政部進一步說明,所得稅各項申報書、繳款書或通知書等已完成印製或寄發,原書表上的申報繳納期限為5月31日,將自動展延至6月30日,民眾若有繳款問題,可撥打免費服務電話0800-000321洽詢。

此外,財政部表示,綜合所得稅的各批退稅期程維持不變,民眾如於延長申報期間6月1日至6月30日採網路申報及稅額試算線上或電話語音回復者,仍可適用今年7月29日第1批退稅。

財政部昨天曾表示,因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接受治療、隔離與檢疫等,無法在5月1日至31日期間內完成報稅的民眾,綜所稅、營所稅與房屋稅3大稅項將可延長申報繳納期限至6月30日。朝野立委呼籲,因應疫情,報稅期間應全面展延至6月底

財政部昨天表示,自4月中旬起,每日確診人數不斷快速攀升,考量短時間內到國稅局申報人潮恐衍生疫情擴散,全面延長去年度所得稅結算申報期限至6月30日。

財政部說明,配合展延申報及繳納期限,延長4大項作業期間,首先,所得及扣除額資料查詢作業期間為4月28日至6月30日。

第二,綜所稅透過網路申報應檢送的其他證明文件及單據資料,應於7月11日前送寄戶籍所在地國稅局,或就近至任一國稅局所轄分局、稽徵所或服務處代收。

第三,營利事業及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採用網路辦理結算申報應檢送的相關附件資料及會計師查核簽證報告書,應於8月1日前,將資料寄交所在地國稅局所轄分局、稽徵所或服務處;前述資料得於7月29日前,透過營所稅電子結算申報繳稅系統軟體上傳送交。

最後,營所稅決算、清算及特殊會計年度依所得稅法規定,辦理營所稅結算申報繳納期間截止日,落在5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者,申報及繳納期限展延30日。

財政部呼籲,雖然所得稅申報繳納期限延長,為降低臨櫃報稅群聚的風險,民眾應儘可能進行網路報稅,並利用多元方式繳稅。若遇到申報問題,可利用線上智能客服,或以電話、電子郵件、粉絲專頁詢問。

同時,民眾如果有臨櫃查調所得、扣除額資料,或協助網路報稅需求而需親至國稅局洽辦者,可以透過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站、各地區國稅局網站或撥打電話0800-000321,預約辦理臨櫃報稅服務或線上當日取號措施,並可查詢受理進度,號碼接近時再前往國稅局,減少等待時間,達到分流人潮效果。 (相關報導: 選錯報稅方式,可能多繳好幾萬元!小資族、股市大戶股利所得,這樣申報最省荷包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林俐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中國加強「武力威逼台灣」元凶找到了!前外交官驚爆:都是美國造成的
史上最大加密幣竊盜案之一:北韓駭客盜走6億美元,投資人學到什麼教訓?
實名制開賣搶翻天 高嘉瑜籲開放唾液快篩進口:1劑30元,每天篩了再出門
華爾街日報》習近平要求官員:確保中國今年經濟增速超過美國
俄烏衝突、供需缺口促使資金挹注WTI原油期貨,近期創近11年來新高
Mother’s Day Is May 8, Show Mom Thanks TUMI 歡慶母親節 感恩獻禮
「與汪精衛何異?」馬曉光批挾洋謀獨 謝長廷嗆沒常識:只敢拿台灣耍威風
為何有些女生總是遇到渣男?命理師公開8個爛桃花面相特徵,大眼睛、尖下巴全都中
今年首波梅雨季鋒面連假報到!氣象局曝全台降溫「雷雨狂炸5天」,颱風生成機率曝光
《外交政策》:習近平被普京牽著鼻子走,烏克蘭戰爭讓中國難實現強權目標
陳時中、林佳龍誰選台北市長?郭正亮曝民進黨「換將」準則
台灣就業人數雪崩式下滑,失業率卻不升反降,到底發生什麼事?
要把專案做好,只搞定老闆還不夠!台積電過來人:這些人也是成敗關鍵
幕後》抗疫內參曝光揭蔡政府沒說的事:採檢量能達瓶頸、死亡數將上升
5月下旬疫情高點還能辦婚宴?沈政男斷言「可以辦」:就看賓客敢不敢參加
軟性封城大可不必?專家:台灣疫情看2大決戰點
買房的人這麼多,為何我的自備款高達71%?專家:超過這數字,銀行頂多只能借4成
風評:中央地方腳步雜沓走向防疫新階段,民眾自求多福
鄭春鴻觀點:「中國特色」看中國的變與不變
龔邦華觀點:美國要台灣別再馬克宏,殊不知多數都是賴清德
孔令信觀點:三加四政策可行嗎?
陳立誠觀點:蔡英文9000億元減碳差得遠,兼論王美花的淨零三箭
快篩實名制上路!一張健保卡每輪限購5劑,售價、購買規定一次看
吳典蓉專欄:陳時中的心魔
觀點投書:帶頭當慣老闆的蘇院長!
觀點投書:妙天回鍋!藍營大補?支持者們是信徒還賭徒?
蔡登山專文:書癡兼情癡的史學天才張蔭麟
觀點投書:用APP保護自己,快篩別人
觀點投書:政府為何不願「與病毒共存」?
觀點投書:馬克宏以58%成功連任,但失去的8% 選票該如何解讀?
文茜說《典範人物》梅克爾(4):你找不到一個標題,可以斷章取義她的話
賈選凝專欄:媽在多重宇宙裡到底做了什麼?
學店大清洗?!教育部將公告40私校「瀕危名單」,留強下的犧牲者是……
為什麼我們那麼愛和他人比較?
排除阻礙創新的四個摩擦
好主管默默在做的七件事
從遠距工作看管理
你缺的是廚師,還是食材?
鄭宏輝爭取民進黨新竹市長徵召提名 未來若遭抹黑將直球對決
「新北學姐」蔡畹鎣初選民調前確診 同台朱凱翔、吳訓孝自行居隔
林國明專欄:學習歷程檔案不必重做
高雄8童住毒窟 毒防局對5家長進行戒癮醫療、優生保健補助
國台辦指「台海安全最大威脅」 民進黨反嗆:中共作賊喊抓賊
中共打來美國會出兵嗎?沈富雄示警:發展到這階段就太遲了
何時軟性封城?柯文哲公開醫療量能上限:無法應付時就提高防疫等級
提防「長新冠」!英國研究:曾因新冠住院患者,一年後僅四分之一完全康復
總統府新增3人確診 與蔡英文、賴清德皆無接觸史
民進黨新竹市長初選改徵召 陳茂松不平:改規則不給鄭宏輝選說不過去
接觸確診賓客被匡列 盧秀燕快篩陰性返家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