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拍不出《魷魚遊戲》?他從《俗女養成記》中點出2大殘酷事實,別老拿韓劇和台劇比較

2021-10-21 15:27

? 人氣

為什麼台灣無法拍出紅遍全球的影劇?(圖/方格子提供)

為什麼台灣無法拍出紅遍全球的影劇?(圖/方格子提供)

每當國外有一些不錯的影視作品在熱映時,總會聽到網友們在討論:「這種片台灣拍得出來嗎?」像是前幾年很紅的《一屍到底》、《今際之國的闖關者》,甚至是最近流行的《魷魚遊戲》等等。如果較真來說,不會拍不出來,但拍出來會不會那樣的「味」,就不得而知了。我們或許可以從兩個「寫實」的層面來談這件事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文化底蘊

不懂美式幽默的人請他去看美國流行的喜劇影集一定很痛苦,就像是不瞭解台灣文化的人讓他看《俗女養成記》(The Making of an Ordinary Woman)系列一定也很難找到共鳴。相較之下,同是亞洲文化的日韓、東南亞等影視作品,能引起共鳴的部分就略為多一點。但同理來說,相同的故事劇本搬到台灣來說,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

像是日本文化的主角常常帶有一種怯弱卻有無比想像力與堅毅等矛盾個性及於一身,相比於反抗、對抗的概念來說,堅毅且默默忍受的個性似乎更討人喜歡(沒有一定),甚至多少帶有一點點聖母概念的主角也常常是少年漫畫中設定的首選,所以不同的文化下所產出的人設,有時候真的還必須是因為文化背景的關係,才容易被大眾所接受,甚至會有這種場景放在日本或是韓國很正常,但背景一置換到台灣就會覺得不合常理。

2.預算收益

商業行為最需要考量就是製作成本與收益問題,像是《魷魚遊戲》的預算就高達5億台幣,但同樣在Netflix上架的《誰是被害者》大約就是8千多萬上下。《誰是被害者》的拍攝不精良嗎?有看到的都知道,就算拍的好,但是整體預算實在還是差了一大截,當然這之間也有政府支持影視文化等相關因素,但整體來說,有多少預算做多少事,5億的製作費用我要賣到怎樣的程度才能回本呢?

商業考量是很現實的一件事,對於還沒有養成龐大市場的台灣來說(近3000萬人也很難有龐大的市場),投資方更願意放在能引起台灣人共鳴的劇本,連《俗女養成記》第一季的預算也只有不到2000萬,但卻需要拍出相似質感(附註1),實在很不容易。錢雖然不是萬能,但沒有錢真的萬萬不能,更何況投入的資金最後要轉化為實質的收益,這點現實面不是只靠「追逐夢想」就能輕易實現的。

《俗女養成記》基本上就是我覺得在現今台灣社會中較容易引起共鳴,且能夠形成收益的一部「浪漫喜劇」。說浪漫,是因為它在劇情中不僅僅兼顧了熟女心中的「粉紅泡泡」,也適時的戳破讓人一下跌落在現實的窘境。

《俗女養成記》劇照(圖/方格子提供)
《俗女養成記》劇照(圖/方格子提供)

每個人物的角色都很立體,不論他們每個人的背景故事交代的清不清楚,就像是天心所飾演的洪育萱一樣,你需要知道他「老公」長什麼樣子、在家甚麼德行、出門找的小三又是誰嗎?不用,透過洪育萱本人的詮釋就可以知道她的故事背景,而更加巧妙的是洪育萱活出了自己的性格,她有獨立的故事線發展,以至於她不會單單淪為一個背景故事的推進角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