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萬不理財也無法財富自由!5個有錢人不告訴你的消費習慣,才是致富關鍵

2021-09-02 11:25

? 人氣

如果不會理財,賺再多錢都無法翻身。(示意圖/取自pexels)

如果不會理財,賺再多錢都無法翻身。(示意圖/取自pexels)

開始談「理財規劃」之前,我們應該要先理解什麼是「理財」這兩個字,看著文字來解讀的話,理財 =「理」好你的錢「財」把錢管理好,知道收入及支出的流向、做好財務分配就是理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現在你也都知道「理財」很重要,甚至知道自己要做好投資理財才能夠變有錢,但是你卻有可能一直學專精的投資知識,但是最基本的理財卻做不好,這就是導致你一直無法變成有錢人的一道難關!所以這一篇文章要來告訴你,我們該如何從基本的理財做起,讓自己成為財富的守門員!

理財規劃步驟1:先釐清消費觀念

其實你應該要知道,變成有錢人的第一步絕對不是「趕快投資」,因為有一步比投資更重要的那就是「理財規劃」

相信我現在說給你聽,你應該就能理解這個道理 ; 假如有一個人非常非常會投資,靠投資可以一年賺超過100萬台幣,但是那個人並不會幫自己做好理財,只會拼命亂花錢,你覺得光會投資能夠讓他成為一位有錢人嗎?我相信你心中應該有答案了,對吧?

理財規劃包含的範圍非常廣泛,從最基本的「消費」一直到「貸款、儲蓄、保險...」都是理財規劃的一部分。在這些行為中「消費」是最重要、也最容易被你忽略的一環,尤其是「消費的觀念」,所以下面我會整理4點關於怎麼靠消費成為理財高手的方法給你喔!

1.是「想要」還是「需要」 ?

是想要還是需要?(圖 / 取自慢活夫妻)
是想要還是需要?(圖 / 取自慢活夫妻)

或許你在逛街的時候,明明手上拿的衣服已經可以在家裡衣櫃中找到相似風格,但你最後還是腦波弱的去結了帳。

試著想想,你多買的那件衣服是不是到最後也只是放在衣櫃裏面,可能一年就穿那麼一次而已,這真的是你必要的消費嗎?還是說那只是你當時覺得不捨得錯過那件漂亮的衣服,把他買回去家裡當成了裝飾品呢?

或是說你的智慧型手機明明就還能用,包含通話、應用程式的使用都非常正常,但是因為最新一代的iPhone上市了,為了趕上大家的風潮你也迫不及待的在第一時間買了新機。(當然新手機效能肯定會比舊手機還要好,可是真的有必要一直追求最新的3C產品嗎?)

ps:或許這些就是你「想要」的消費,而非真正「需要」的消費。

【解法】:

現在網路購物真的非常方便,這就會造成更多的「衝動性消費」產生。所以未來在買東西的時候,建議你先問問自己,現在要結帳的物品是想要的?還是真的需要的?是不是已經擁有一樣或類似風格、功能的東西?如果真的是「需要」的商品,那你就付錢吧。

或是說你也可以試試把商品加入購物車」但是先不要衝動下單,過個兩三天之後你再來看看這個商品是不是你真的想要買的,說不定經過幾天的沈靜(消火)之後,也許你會發現那根本不是你非常需要的商品喔!

ps:這個消火方法蠻實用的,尤其對於一些最新3C產品發布時的衝動很有幫助

2.湊免運、湊半價比較省嗎?

湊免運、湊半價比較省嗎?(圖 / 取自慢活夫妻)
湊免運、湊半價比較省嗎?(圖 / 取自慢活夫妻)

很多商家為了吸引你去消費,就會用非常誘人的標題,像是「買越多、省越多」、「買兩件折四百」、「滿$999可免運」,這些廣告詞說真的看到了很容易被打動!(只要是人都很容易被打動,就連我們也是)

我們就拿「滿$999可免運」這個當成舉例好了,假如說你今天想買的商品就只有699元,你就是少了300元的消費額,所以你需要多付120元的運費。如果這時候你腦波弱的話,你非常有可能會去加購其他沒有很實用的東西然後湊到免運為止,這樣你不就多了很多不必要的花費了嗎!

【解法】:

千萬不要為了「湊免運」就硬買其他不是很必要商品,你可以嘗試把要買的東西先記錄下來,然後等到累積多一點的時候再一起買,就可以省掉運費。

不然就是你可以買你家裡未來一定會用的「牙膏、衛生紙、洗髮精」,免得下一次你覺得該去買洗髮精的時候你又要再次「湊免運」。

ps:一些很常用完的日用品可以加減湊金額,但如果拿其他東西湊免運就是真的多花錢了

3.捨棄拿鐵因子

如果你每天喝一杯60~80元的拿鐵咖啡,乍看下像是只有花小錢,但一年期間你累積花下來的金額高達將近2.3萬元,這根本就是很多人一個月的薪水了,等於說你工作一年12個月的薪水你有可能就因為喝咖啡喝掉一整個月月薪了。

那今天如果你是天天喝售價120元的星巴克,換算下來一年會需要花費超過4萬元,所以你真的不能小看這些咖啡的費用。所以像是這樣有每天在外面買咖啡的習慣,這就會被叫做「拿鐵因子」。

簡單來說「拿鐵因子」也就是你花錢習慣在哪,那個漏洞就在哪裡,所以一定要找出自己生活中不起眼的微小消費,避免這些消費習慣不知不覺的偷走你的錢!(比如說你天天喝手搖杯,手搖杯也就是你的拿鐵因子,所以這裡拿鐵因子不一定是指「喝咖啡」)

【拿鐵因子解法】:

少喝一點咖啡(手搖杯飲料)是真的有機會讓你存到更多錢的!不要說我在騙你,以前我就是每天喝50元的手搖杯,每個月光是手搖杯的開銷都是上千元在算的(後來改多喝水、喝罐裝飲料好像好很多)

那如果你是愛喝咖啡的話,建議你可以買大包裝的咖啡豆自己煮咖啡(像我們影片中講的)這樣你長期下來也可以省下比較多的錢,而且還可以喝到比較純香的咖啡喔!

4.避免超出能力的花費

避免超出能力的花費。(圖 / 取自慢活夫妻)。
避免超出能力的花費。(圖 / 取自慢活夫妻)。

我們有一位朋友,從學校畢業後在台北工作一個月的薪水大約35k左右,台北物價高而且還要租房子,想必每月生活必需開銷應該不少才對,但是在這要的生活條件下,她常常把薪水拿去買LV、CHANEL、Coach包包。

你也知道平均一個包包價位落在2萬~3萬之間,那這不就是接近她一個月的薪水了嗎?難道她不會覺得自己需要幫未來做好理財規劃?當然,買名牌包包不是罪,也沒有人說你不能買名牌包包!

只不過呢,你一定要先衡量自己目前的收入是不是有能力允許購買這樣的產品,如果月入十幾萬或數十萬,那買名牌包包肯定沒問題,但如果現在的你還不到這個等級,建議你先「延遲享樂」; 我們先把錢運用在可以讓自己變得更有錢的事情上,比如說我們可以去投資個股或是ETF等等,讓我們的錢去替我們工作!

總之,先「延遲享樂」讓自己的錢去先幫你去工作,也許你現在存下來的錢經過多年複利以後,你能買的不只是一個包包,也許你能買的是「一台車子」。

理財規劃2:先儲蓄再消費

大部分沒有做好理財規劃的人,每個月進帳的薪水都是「先花費」,然後等月底時才是有多少存多少 (薪水-花費=儲蓄),甚至有些人是每個月到月底都「吃土」了,常常都是領薪水時花很兇、到月底時沒什麼消費能力,通常這樣的人就是沒有去控制自己的花錢習慣!

如果你現在是這樣的人,建議你不要再這樣做了,因為再這樣下去,你20年後也不可能變成一位有錢人、也不能提早退休。因為有真正在幫自己做理財規劃的人,他們的每個月薪水入帳後的策略就是「先強迫自己儲蓄」等該存的都存下來了、該投資的錢都準備好了,才會把這些錢拿去當成日常生活開銷。

所以你會看到一些人你可能臨時找他出去玩(ex:要花錢的聚會),他可能因為一開始就沒把這樣的預算算進去,他也不是要惡意拒絕你,因為他有做好他每個月的理財規劃、每個月能花的錢是有額度限制的,所以為了達到目標他會先拒絕太多不必要的邀約。

ps:所以別人約你,你也不是每個約都要答應,有時候拒絕可以讓你更能做好財務規劃

理財規劃3:處理掉「壞的」債務

也許你對於「債」這個字是給予負面的印象,但事實上債不一定是壞的,這決定於你背負的債能否讓你獲得更多的金錢。

雖然說在理財規劃的一環中,我們盡量不要有任何債務在身上會比較好,但是如果今天有一個「債」可以讓你的資產慢慢增加,那你就可以不急著要馬上還清,這也是為什麼有錢人都會留著好債的原因!

相反的,若你身邊還有會讓資產減少的「壞債」,你一定要趕快處理掉那些壞債(比如說:卡債、保單借貸、高利貸)。那如果你是利用「好債」增加正向現金流,使得自己資產提升,這種方式稱為「財務槓桿」; 正是有錢人越變越有錢常見的資金操作,所以他們不一定會立即性的將這些債務還清(因為這並不會對他們造成財務上的威脅)。

舉例思考看看是「好債」還是「壞債」?

【A先生】是上班族,一個月薪水約24K,收入勉強與支出打平,但時常刷信用卡購買高價的電子產品,先享受後付費。

這個例子應該很明顯,A先生所背負的信用卡債是「壞債」,目前台灣很多銀行所發行的信用卡循環利率約18%,這樣的利率顯然太高了!而且消費性的花費並不能為你帶來更多的金錢,所以如果你身上還有卡債尚未繳清,請「先理債再開始理財」。

【B小姐】剛畢業,大學+研究所總共背著近40萬的學貸,因為剛畢業就背債,自己覺得沒能力可以做投資。

政府為了要提升國民的教育程度,會要求銀行對於助學貸款不能收太高的利息。目前學貸的利率為1.15%,可以說是利率最低的債,甚至比通貨膨脹的2%還要低了將近一半!也因這麼低的利率,助學貸款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會被歸類於「好債」。

所以可以先不要提前還清學貸,每期繳納最低應繳金額就好,剩餘的錢拿去做投資好好應用,將來獲得的收益會遠高於學貸所產生利息的總金額。(當然有人覺得身上就是不要有任何債務,也是可以選擇先還清)

【C先生】買了一間200萬元的套房用來出租,貸款150萬、利率為2%,一年可收租金12萬元。收租的投資報酬率有6%(12萬/200萬=6%),而貸款利率為2%,很明顯的房屋出租報酬率大於貸款利率

每個月C小姐的租金扣除掉貸款金額,現金流為正向(有多餘的錢放進口袋),所以這筆房貸可以為C小姐帶來更多的正向現金流,所以是「好債」。

理財規劃4:學會記帳、了解現金流

學會記帳、了解現金流。(圖 / 取自慢活夫妻)
學會記帳、了解現金流。(圖 / 取自慢活夫妻)

記帳真的非常非常的重要,這是一個檢視自己花費流向的紀錄,並且可以清楚明白自己做了哪些「必須」及「非必須」的消費,然後進而去減少支出的控管的方法。如果你有確實做好記帳這件事,你才不會有過度開支的情形持續發生,並且能夠擁有一筆投資的資金慢慢提升財務自由的能力。

記帳的方式有千百種,「Excel 記帳法、分離帳戶法、預算控制法」等等,記帳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你「理解每個月的現金流是不是正的,有沒有多花錢還是存錢」

所以有時候你去理解一個人有沒有做好理財規劃,你只要問他:「你這個月月現金流是正的還是負的」就可以知道了!如果今天他告訴你:「我不知道欸」,那就代表他根本沒在記帳,這樣的理財規劃觀念到他年老的時候是很危險的!(ex:有可能他會沒辦法養活自己、沒辦法供給自己每個月生活費用)

【不好的理財規劃】:

如果今天你沒有好好記帳、確認每個月的現金流,你肯定每個月就是「有多少錢、花多少錢」,說穿了就是每個月在當月光族。

如果長期這樣下來,你會發現你工作了20年,結果時間過去了你好像身上沒累積到太多的資產,而且隨著開銷上升但是升入沒有上升的狀態下,你有可能就會每個月不斷的「透支」,最後有可能到了70歲還要去工作加減賺一點生活費來養活自己。

ps:「透支」意思就是每個月現金不夠,要拿以前的賺的現金來補貼這個月的生活開銷

【好的理財規劃】:

如果今天你有做到很好的理財規劃,想必你在意識到理財這件事的時候,你就會去記帳、檢視每個月的月現金流。

當然這邊「月現金流」不用像是公司帳一樣這麼麻煩,我們個人在紀錄「月現金流」只要有持續每個月「流進的現金>流出的現金」,簡單來說就是「你每個月都會多存錢,不會把錢花光的意思」。

長期下來,如果你有把存下來的錢加減做一些像是ETF保守型的投資,或是強迫自己儲蓄的儲蓄險,到了老年之後,你的未來生活肯定會比上面那一位「沒做好理財規劃」的人還要過得更好!

理財規劃5:準備緊急預備金

完好的理財規劃一定不能缺少的就是「緊急預備金」!

計算你再會賺錢、再有錢,你也應該準備一個屬於你的緊急備用金,這非常的重要,怎麽說呢?你應該不能否認我們在工作的時候難免會遇到被裁員,或是創業失敗的時候,對吧?那這時候我們在找下一份工作之前,我們也還是要維持相同水平的日常生活,總不能說我整個月都不能吃飯吧?

所以說在找到下一份工作的期間,為了維持一樣的生活水平,我們至少要準備3~6個月的緊急預備金!如果說要說說我的建議,我的建議當然是準備越多越好,所以我會建議你至少準備6個月的緊急備用金!

那如果你是創業人士的話,我可能會建議你準備1~2年的備用金,畢竟創業初期可能收入沒辦法像領一般薪水的麼順利,所以會建議你多準備一些備用金起來,避免創業不到6個月就失敗收場。

【補充】:

「緊急預備金」之所以叫做緊急預備金,就是因為我們都不希望去用到這筆錢,這筆錢算是「承擔風險用的」,所以我們不會去期望用到緊急備用金!

雖然不會去用到緊急備用金,但是在做理財規劃還是會需要準備的原因就是因為「你不會知道這世界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所以你才要準備嘛!

適時的犒賞自己

那最後呢,我想要跟你分享一個「為什麼我們要做理財規劃的原因」!

其實做好理財規劃的目的就是要讓「生活品質提升,過更美好的人生」。所以如果你是為了存錢而降低生活品質、也完全沒有任何調劑的方式,那你到最後只會越存越苦悶,甚至有可能會放棄存錢。

所以適時、適度的犒賞自己是一定要做的,比如說我們會幫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如果今年我有存到50萬以上,我們可以「買xxx當作生日禮物」,這樣子就不會讓存錢理財這件事好像很痛苦一樣,而且心裡會有一個向前的目標!

所以設定一個明確的存錢目標,例如一年要存到20萬之類的,建議一開始可以從小金額慢慢累積,這樣潛意識才會告訴自己「我是做得到的」。(啊不然你年薪80萬,結果目標設定成一年存300萬不是就很瞎嗎XD)

當目標達成時,可以提撥2~5%的金額來犒賞自己,不但會很有成就感,到時候也可以有正當的獎勵喔!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慢活夫妻(原標題:【如何做好理財規劃?】學會5個理財規劃步驟,比別人提早過理想生活!)

責任編輯/焦家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