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感到孤單…」世界上有種人即便跟親愛的家人在一起,仍無時無刻覺得孤獨

2018-01-24 06:30

? 人氣

在老朋友之中,有一位經常訴說自己很孤單的教授。她在眾多兄弟姊妹中排行老四,在缺乏父母特別關愛的環境下長大。因為當時生存不易,為了養家活口的父母總是很忙碌,而代替父母給她呵護與關愛的人正是阿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原本和我們住在一塊的阿姨,有一天搬走了。裝載搬家行李的車子離開時,我哭哭啼啼地要阿姨別走,最後還跟到車上去。阿姨也很心疼,就把我帶到新家,房東看到有小朋友下車,馬上就大發脾氣,追問說:『不是說沒孩子嗎?這話是不是說錯了啊?』本來想讓我住一晚的阿姨,只能無可奈何地再次送我回家。回家的路上我不停地哭,當時的孤單與失落感,即便是過了三十年後的現在仍記憶猶新。想到當時,胸口就很悶,好像到現在還無法擺脫那股孤單。」

就算是現在,她仍無時無刻感到孤獨,怕被深愛的人所遺棄,帶著不安而活著。她擔心自己深愛的丈夫與子女,有一天也會像阿姨一樣離去,所以與家人享用晚餐時,也會突然感到深刻的孤獨。儘管獨自一人時,我們會感到孤單,但在自己所愛之人身旁,孤單仍如影隨形,更準確地來說,是一種害怕再次變成一個人的恐懼心理。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獨自一人時,我們會感到孤單,但在自己所愛之人身旁,孤單仍如影隨形。(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我總是感到孤單

小時候孤單的人容易有寂寞感,這種人平時會很努力避免寂寞,像是埋首於工作,或是無時無刻照顧身邊的人,為了不感到孤單而四處奔波。然而,不管再怎麼努力,仍無法擺脫孤單。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明明處境並非如此,為何老是說自己寂寞呢?那是因為情感頻道定頻的結果。我們不會對發生的一連串事件出現情緒反應,因為情感頻道一旦固定於某頻,就會持續維持相同情感。就如同有一至九十台等無數電視頻道,但頻道固定於某一台後,遊戲節目會持續播放遊戲,運動節目則會24小時轉播運動比賽一樣。

家庭是我們出生以來第一個建立關係的地方,我們在家庭內建立何種關係、體驗到何種情感,會使我們一輩子的情感固定於某一個頻道,這即是童年的孤單何以持續一輩子的原因。

我們以家庭關係為基礎,建立起人生無數人際關係的基本信任與期待,而這會對朋友、戀人、夫婦、子女等各種關係造成許多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可說是家庭關係的翻版。根據家庭關係的框架,之後無數的人際關係都會與其相似。

小時候孤單的人,會不自覺地感到孤獨,並對日常生活中的寂寞更為敏感。可是實際上當事人並不曉得這份孤單來自於自己內心,大部分會將責任歸咎於自身環境、家人、身邊的人,渾然不知自己才是造成孤單的主因。舉個簡單例子,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參加同學會很枯燥乏味,但問起原因時,人們會回答:「不曉得耶...就算去了,也只會見到事業有成的人誇自己多厲害,不用想也知道會講一些跟職業有關的無趣話題,每次還不都那樣?」然而,並不是同學會乏味,是因為身處同學會的自己覺得孤單,尤其是和同學比較之後,心生自卑感而感到不自在。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並不是同學會乏味,是因為身處同學會的自己覺得孤單。(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結婚就能解決孤單的問題嗎?

對於結婚的錯誤想法之一,即是幻想婚後便不再感到孤單。實際上有許多人因為內心空虛寂寞、厭倦了獨自吃飯而步入婚姻,但結婚反倒可能帶來更深的孤獨感。因孤單而結婚的人將會了解到,等待自己的,是有別於單身的另一種空虛感。(延伸閱讀:儘管已婚仍有6成的人感到孤獨!

我在婚前度過了很長的租屋生活。我很討厭每次從學校回到空蕩蕩的冰冷房間,我認為解決辦法就是趕快找個心愛的人,彼此互相依偎。終於我交了女朋友,也結了婚,但婚後依舊孤獨。只要和太太起了爭執,雙方就會冷戰。在那一刻,甚至會產生「還不如在租屋處打滾,獨自承受孤獨更好」的想法。(延伸閱讀:鄧惠文醫師:婚內失戀的人妻比大齡剩女還慘

我們經常會因親密的人而感到孤單或受傷。那人對我有多重要,我受到的傷害就有多深。孤獨終老的白髮族,何時最感孤獨呢?自己那般疼愛、重視的子女不願照顧自己時。我們會因自己認為重要的人而受到傷害,例如公司主管、同事、好友、父母、男女朋友、配偶等,並且感到孤單不安。尤其是在家庭內,小時候是父母,婚後則是由配偶扮演那個角色。

有一回,我在聽廣播時,聽到歌詞「結婚是一種瘋狂舉動」,精神頓時為之一振,後來確認了一下,發現那是一首名為「華麗單身族」的歌曲。

「結婚是一種瘋狂舉動,我真心那樣認為,放下這美好世界,卻急忙束縛彼此。」

倘若如歌詞所言,為了避免孤單而結婚是一種「瘋狂舉動」,那麼,不結婚就不孤單了嗎?倘若並非如此,那麼究竟該如何擺脫這孤單的無限詛咒呢?

關於這點,比起不管是單身時期或婚後都同樣感到孤單的我,參考全世界公認的暢銷作家的建議更合適。翻譯成三十四種語言、銷售數百萬本的《愛的藝術》的作者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除了該作品之外,還寫下《生命的展現》(To Have or to Be)、《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等暢銷書。作者是精神分析學者,亦是社會心理學家。

佛洛姆將諮商定義為「了解自己的過程」。根據這句話,接受諮商的行為本身並非精神治療,而是透過諮商的過程來了解自己,獲得擺脫反覆不幸的線索。此時重要的不是單純地用頭腦去知道「是啊,我小時候很孤單,受到了傷害」,而是透過內心與情感去了解。

韓語意味「知道」的詞語僅有一個,但德語卻有超過五種說法。佛洛姆所說的「了解自己」,是指用心與情感去直視、理解自身傷痛。明白自身傷痛的人,就能客觀地看待它,了解為何孤單總是壓抑著自己,還有為什麼會擔心,如果深愛的人離自己而去,會不會變得更加孤單。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佛洛姆所說的「了解自己」,是指用心與情感去直視、理解自身傷痛。(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儘管明白佔據內心深處的孤單源自何處,但並不意味著就能擺脫孤單,因為小時候便如影隨形的孤單,以及害怕失去深愛之人的不安感,會如同生活習慣一再重複。然而,明白根源之後,一定會帶來改變。

接下來就需要每天在日常生活中與自己對話、說服自己。過去,當孤單與不安襲來,會因身陷其中而痛苦不已,但如今已能從客觀角度去處理那些情感。當孤單與不安找上門,你開始能夠說服自己,「是啊,那並不是因為那個人,而是來自我內在」、「是我不自覺地在反覆經歷幼年時的家庭關係模式與情感頻道」,控制住瞬間湧上的孤單與不安。

「治癒」指的不是徹底抹去傷痛,而且很遺憾的是,過去的傷痛無法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們只能避免過往傷痛再度傷害或者扭曲目前的情感。(延伸閱讀:許皓宜心理師3招擁抱內在小孩

諮商時,經常有許多人會問:「接受諮商之後,為何仍能感覺到內心的傷痛,不見有任何變化呢?」即便接受諮商,也無法一次解決我們的傷痛。只是能察覺自身傷痛,並藉由不斷地自我對談,自行控制傷痛帶來的痛苦

作者|催光鉉

韓世大學諮商研究所教授暨創傷家庭治療研究所所長。延世大學研究所畢業後,於德國波昂大學取得家庭諮商學的博士學位。之後在波昂大學附屬醫院擔任臨床諮商師,並於Ruhr家庭治療中心擔任家庭治療師,接觸到歐洲各國無數家庭的衝突與傷痛。回到韓國後,在創傷家庭治療研究所替無數問題家庭諮商,並致力於創傷家庭治療的普及、幫助人們治癒心靈。其他著作包括《家庭的發現》、《我想拋棄男人》、《玩偶治療》、《組織家庭治療》。

在多元的家庭治療方法中,作者尤以鑽研創傷家庭治療為主。作者表示,留在我們內心最深的傷口,大部分皆與家庭有關。長期研究家庭問題的他認為,不只家庭內經歷的問題,生活中的不幸、低自尊感、不良的人際關係等的根源均存在於家庭內。創傷家庭治療的焦點,在於彼此懷抱著原生家庭傷痛的夫妻,在組成新的家庭時,隨著複雜情感的交織,互相造成傷害。

本文經授權轉自大樹林出版《家人的第二張臉孔》(原標題:即便與親愛的家人在一起,仍感到孤單)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