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態告急 野生動物40年消失過半

2014-10-02 07:00

? 人氣

201410011405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生物多樣性 劇減4成

野生動物數量劇減的同時,遺傳基因(genetic)、物種(species)與生態系(ecosystem)的豐富性也急遽衰退。《地球生命力報告》分析1606種溫帶動物約6569個生物族群,結果顯示整體LPI下降39%;另分析1638種熱帶物種的3811個生物族群,結果顯示整體LPI下降56%;連帶影響海洋物種的整體LPI下降39%。

拉丁美洲地區,野生動物LPI下滑更達83%,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包括環境過度開發(開採)、棲息地縮減、濫捕濫殺、氣候變遷、環境汙染、入侵物种(Invasive species)、疫病等影響。野生動物的減少,進7成原因出自環境過度開發、或棲息地遭剝奪。

美式消費 4顆地球才能應付

《地球生命力報告》的生態足跡(EF)數據變化,則顯示地球已經養不活全人類,科學家估計地球的生產資源與服務總能力──即「生物生產力/biocapacity」,換算約120億gha。但2010年全球EF總量卻超過180億gha,也就是說,全球70億人需要1.5個地球資源才夠用。

個人EF消耗數值最高的國家,依序是科威特、卡達、沙烏地阿拉伯、丹麥、比利時;新加坡排名第7、美國排名第8,資源消耗較多的絕大多數是富裕國家消費者,中國只能算後段班。然若累計人口數量,消耗最多全球資源的5個國家,依序是中國(19.0%)、美國(13.7%)、印度(7.1%)、巴西與俄羅斯(各3.7%)。

如果世界人口繼續增加,或中國、印度等人口大國經濟持續改善,人民消費物慾隨之高漲,地球資源虧損的問題必然更加嚴重。報告估計,如果大家都追求美式生活,至少需要3.9個地球才能應付。追求英國、南韓人的生活水平,則需要2.5個地球拼命生產,台灣的生態足跡並未列入考慮,但我們心知肚明,自己追求的就是西方世界的物質消費。

不管追求怎樣的消費生活,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2011年WWF發表一部公益宣傳影片《生命中的某一天》,推廣「一個地球的生活模式」(One Planet Living)。鏡頭前掠過許多飽含生命力的動人景象,時隔3年再次觀賞,當中有些美麗畫面,說不定已經消逝、永不復見。


地球上的一切如此珍貴,我們白白得來卻沒能珍惜。若想盡可能保有現在擁有的,我們必須好好守護她。


參考資料:

一個地球的生活模式(點選圖片可放大)

全球國家生態足跡(點選圖片可放大)


201410011407201410011408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