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聽話就看著辦!」她一席話打臉家長:為什麼孩子該聽你的?說這種話的父母才失格

2017-10-27 08:30

? 人氣

亨哲最近像是變了個人似的,總是搶著說「我自己來」、「我不要」,事事固執己見,不願意按照媽媽說的去做。亨哲媽媽隨口敷衍了幾句,轉頭看著在沙地裡專心挖沙的亨哲。一陣冷風吹來,媽媽心想「亨哲一定覺得很冷吧」,趕緊呼喚亨哲過來,要幫他穿上外套。

孩子也許是聽見了媽媽的呼喊,抬起頭來看了媽媽一眼。媽媽招手要孩子過去,但是孩子卻繼續剛才的動作。亨哲正在觀察有幾隻螞蟻在地上爬。媽媽當然不知道這個原因,於是拉開嗓門更大聲呼喊:「亨哲啊,你在做什麼?我叫你過來啊。」

孩子猛然站了起來。可是這是怎麼一回事?孩子竟然往媽媽的反方向走去。媽媽瞬間臉色大變,怒火中燒:「喂,李亨哲!你去哪?給我過來!」媽媽氣得大吼。

為什麼孩子得聽父母的話才行?

孩子怎麼也不肯聽話時,父母確實很難克制不發脾氣。父母會想:為什麼孩子不肯聽話?又該如何對待這樣的孩子?在回答這些問題前,我想先對父母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孩子得聽父母的話才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父母希望孩子聽自己的話,希望孩子「立刻」按照自己的話行動,並且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孩子不聽話,就以為孩子有問題。但是希望孩子聽話的根本原因,在於父母無法將自己和孩子區分開來。也就是不願意接受自己和孩子是不同的個體,彼此擁有不同想法的事實

我們並不會如此強求配偶或朋友聽話,勉強他們與自己的想法契合、了解自己的心情。但是對孩子卻不是如此。我們的一言一語、任何命令,孩子都必須立刻跟隨。所以當孩子說出反抗的話、做出反抗的行為時,父母自然深受打擊。坦白說,這也隱含著父母將孩子視為自己所有物的想法。

在前例中,如果媽媽要幫孩子穿外套,只要走過去就行,而不是坐在原地呼喊孩子兩三次。站在孩子的立場來想,為什麼媽媽坐在原地沒事做,卻要正在忙的我走過去?其實媽媽心裡是擔心孩子不穿外套會感冒,但是孩子並不知道。

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的情緒各不相同。媽媽有時覺得被忽略,有時覺得難過,有時以為親密的親子關係出現裂痕,對此感到不安。因為媽媽是懷胎十月將孩子生下的人,因此會比爸爸更難將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甚至以為孩子是我的分身,我的任何想法和情緒,孩子都應該心知肚明。這種想法實在荒唐。當孩子不聽話時,媽媽的心情總是五味雜陳,因為她們隱約感覺到孩子正與自己分離。孩子即將離我而去的想法,令人感到失落。

出於生物的本能,爸爸對此的想法會稍微不同。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爸爸之所以會感到怒氣湧上來,是因為覺得地位受到威脅。在生物界或人類的任何一個組織內,都有上下位階的秩序。遵守位階秩序,才是該物種長久生存之道。對於爸爸而言,孩子不聽話代表破壞了位階秩序。潛意識認為這樣孩子未來無法與群體和平相處,也威脅了家族的存續。於是爸爸對孩子發火,就像獅子王對著違反規則的小獅子吼叫一樣。爸爸們總想著就算使用蠻力,也要讓孩子聽話。也因為以維持既有秩序為己任,喜歡時時強調規則。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肯聽父母的話?孩子也有與生俱來的生物本能。人類天生具有不願受到任何人拘束的本能,希望建立自己專屬的領域。因為希望以獨立的個體行動,自然不願意受到過度管控。就算只能走幾步路,幼兒也想推開媽媽的手,盡可能走遠,這便是本能的展現。也正因為如此,人類得以持續開拓與發展未知的新事物。

但是,人類至少得經過二十年的養育期,才能成為獨立的個體。於是在他們身上,並存著兩種矛盾的情緒,一是對獨立的渴望,二是對脫離群體的巨大恐懼。即使不斷走遠,也要時時確認父母是否還在自己的身邊;即使在遠處玩,也會忽然跑向父母討抱。即使是追求獨立欲望最為旺盛的青少年期,一方面希望和父母分開得遠遠的,一方面又希望父母作為自己永遠的避風港。他們殷殷期盼父母永遠守護在自己身旁。

此時,父母必須做好兩種情況的調適,理解孩子正出現這種雙重性格的情況,並且尊重孩子的兩種情緒。在安全保護孩子的同時,也必須接受孩子基本上與我是不同的個體,想法和反應自然也不同的事實。唯有如此,孩子才能穩健而沒有偏差地長大。

當孩子遠離父母而再次回到身邊時,或是起初不肯聽話,一心反抗,最後卻要求父母的保護時,父母的反應不應該是「平常這麼不聽話,只有需要我的時候才來找我?你自己看著辦吧!」當孩子不聽話或是想離開父母時,也不應該對孩子說:「你為什麼這麼不聽媽媽的話?為什麼讓媽媽這麼傷心?」對此暗自神傷。如此一來,孩子將無法滿足自己想要獨立的欲望。一方面想要獨立,一方面又必須待在媽媽身邊,於是對媽媽的話感到自責:「我這麼做真的不對嗎?這樣會讓媽媽難過嗎?」但是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媽媽越是經常將「你的事自己看著辦」的話掛在嘴上。言行不一的態度,總令孩子無所適從。每當孩子離開父母身旁,忙著開拓自己的領域時,媽媽總是加強孩子的愧疚感;而當孩子停留在原地時,卻又指責孩子為何不思進步。

● 線上小測驗:爸爸媽媽們來測測看「自己是不是一位會對孩子暴怒的父母呢?」→http://bit.ly/2ysEzkr

作者簡介| 吳恩瑛 

親子教養首席專家,精神科及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延世大學醫學院碩士,高麗大學研究所醫學博士。現任延世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吳恩瑛兒童青少年診所及學習發展研究所院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三采文化《再也不當吼爸吼媽:決定孩子一生的情緒教養課》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