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對小紅帽那麼熟,卻未必知道林投姐?他用這本妖怪百科,寫下台灣的故事

2017-09-24 08:30

? 人氣

何敬堯花費三年構思、查找資料,編寫出台灣第一部本土妖怪百科全書。(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何敬堯花費三年構思、查找資料,編寫出台灣第一部本土妖怪百科全書。(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在台中南屯鄉下長大的七年級小說家何敬堯,從小愛看民間鬼怪傳奇的動畫和經典,長大後又迷上日本神怪小說。在創作過程中,他發現,台灣竟缺少完整的妖怪與怪談記錄,於是花費三年構思、查找資料,編寫出台灣第一部本土妖怪百科全書。他認為,妖怪其實跟當地歷史、地理息息相關,期待用創意帶領大家進入台灣的奇幻王國。

「據說豐原是一個葫蘆穴,而且是個火葫蘆,會噴火,以前常發生火災。這個火葫蘆裡面也有金銀財寶,由白馬、白兔這兩種妖精掌管,只要你是個有福份的人,找到白兔、白馬休息的地方往下挖,就會得到龍銀。但如果你是沒有福份的人,就算得到珍貴的龍銀也會破財,把這些龍銀花光…。」坐在咖啡館裡,七年級小說家何敬堯正述說著一則又一則「已經死在典籍裡」的古老傳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第一部本土妖怪百科問世

為了將被遺忘的魔幻世界重新拼湊回世人眼前,他翻閱了五、六百本古書,完成厚厚一本、近六百頁的《妖怪台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書中收錄229個形象鮮明的本土特有妖鬼,搭配新銳漫畫家張季雅的插畫,2017年初新書甫上市,便登上暢銷書排行榜並再刷多次,還掀起「尋妖之旅」的熱潮。

漫畫家張季雅為《妖怪台灣》繪製的「百妖出陣圖」。(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漫畫家張季雅為《妖怪台灣》繪製的「百妖出陣圖」。(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三十出頭的年輕作家之所以對這些塵封已久的妖魔鬼怪感興趣,最初的源頭來自動畫卡通。他小時候最早看的是《靈異教師神眉》,還有黏土動畫《阿公講古》,裡頭講了非常多中國民間傳奇;長大一點,何敬堯又從許多中國典籍,如《封神演義》、《聊齋誌異》、《山海經》、《唐傳奇》等汲取了不少神怪故事,這些故事裡的妖魔鬼怪看來可怕,卻讓他留下深刻印象。「這對我來講是個不可思議的世界,我無法去解釋它,我也不知道那個世界為什麼會存在,既怕又想看。」

上了大學念外文系,看到希臘羅馬文學裡有非常多神話傳說,同時他也大量接觸日本文學,認識許多日本妖怪故事。他大四時開始寫小說,喜歡寫一些神怪或妖魔鬼怪的故事,這才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我受到日本神怪小說很大的影響,尤其是京極夏彥與宮部美幸老師,他們創作的重點就是寫歷史小說跟妖怪小說。」

然而,當他想朝這個方向發展時,卻碰到困難──台灣本土的相關資料並不好找。「我想效法他們寫這個東西,但我不可能寫日本或中國,那都是外國的文化,我想寫台灣的。」為了補足自身對台灣歷史文化知識的不足,他從外文系畢業後,決定轉念台文所,期盼自己能寫出根植於台灣的歷史小說。翻呀讀呀,一頭陷進歷史學裡那不為人重視的角落──妖怪。

鑽入史書挖掘本土妖怪

「最會碰到這些材料是歷史學科,但是歷史學會把它們當作無稽之談,這是很可惜的。」他在蒐集台灣歷史上一些奇聞逸事、奇怪的典故或現象時,從史料中看到非常多奇妙的怪物。「那時候的人相信那種怪物是存在的,才會記錄下來,我發現後便陸續摘錄,這些筆記的素材就是創作的基本泉源。」

《妖怪台灣》一書參考的典籍甚多,有《熱蘭遮城日誌》、《巴達維亞城日記》、《蕃族調查報告書》、《台灣日日新報》、《三六九小報》等等。從三百多年前清領時期的「地方誌」,乃至於日治時代的民族學與人類學書冊都有。許多現在看起來不可思議的神祕傳說,古人都一本正經載於史書、甚至新聞報導中。

(圖/摘自《妖怪台灣》|台中好生活提供)
(圖/摘自《妖怪台灣》|台中好生活提供)

婆娑鳥就是一例。傳說此鳥棲息於中部山林,歌聲能魅惑萬物,可吸引百鳥來朝。古人認為天子才有能力讓眾人追隨,婆娑鳥卻也有讓百鳥朝奉的能力,一旦此鳥現身,代表地方上將有大亂。有趣的是,清《無稽讕語‧台陽妖鳥》及《彰化縣志》中均記載著:妖鳥在夏秋現身之後,當年冬天,就發生台灣三大民變之一的「林爽文之亂」。

「這是中國文化的表現,有災祥之說,用來警告當政者天下會有大亂或怪事發生。」何敬堯解釋。正因如此,我們現在所謂的妖怪,也才能堂而皇之出現在史書當中。

由於日本人傳統上對怪談或妖怪之說十分感興趣,光是翻閱日治時代的《台灣日日新報》就出現不少相關報導。像1906年的報紙上有一則新聞標題這樣寫著:「煞神連殺三命」;水鬼新聞更是屢見不鮮,從基隆、淡水、台北、彰化、台南都有。1900年有一則新聞標題寫著「真有鬼乎」,具體寫到台中的女童鬼,報導台中某戶富有人家的養娘夢見已死數月的女童,驚醒後,看到女童下床,低頭查看,夢中吮乳的齒痕還在。「日本從大正時代就有版畫,許多新聞報導都是用版畫印刷,裡頭有一種是妖怪傳說,他們很認真看待這樣的報導。」何敬堯說。

「日本神道教很興盛,這是泛神信仰,相信萬物有靈,所以他們的民族性格,很願意去接受這些比較偏幻想或比較怪異的事件。」何敬堯解釋,「台灣是另一種狀況,在報導時,一方面保存紀錄,一方面會用較正常的、官方的角度去處理,像水鬼事件就會寫『警方正在深入調查』。」

台灣妖怪反映海洋民族性格

將台灣的妖怪和世界各國比較,何敬堯認為,前者「非常具有台灣海島文化性格」。「台灣有很多漢人從中國渡海來台,面對恐怖的黑水溝(台灣海峽)、恐怖的山、恐怖的島和恐怖的森林,在這種害怕或驚恐的心理狀態下,會在山跟海之間幻想出很多怪獸存在。」例如,以前的人相信黑水溝裡有怪蛇、雙頭蛇存在;山裡則有鉤蛇,可輕易把水鹿吃掉。當漢人逐漸在台落地生根後,人死後埋骨,會有鬼故事傳說,也有人死後會變成神,或是安居久了需要神明信仰的保佑,漸漸的,怪獸的故事減少,神鬼的故事反而變多了。

南屯區的萬和宮是台中市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主祀湄洲天上聖母,被尊稱為「老大媽」,宮中供奉的「老二媽」有三年一次回西屯娘家的習俗,有其傳說故事。(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南屯區的萬和宮是台中市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主祀湄洲天上聖母,被尊稱為「老大媽」,宮中供奉的「老二媽」有三年一次回西屯娘家的習俗,有其傳說故事。(圖/台中好生活提供)

從小在台中土生土長,在何敬堯眼裡,古書中的台中妖怪正反映了這個特色。《台灣紀事‧卷一‧紀台中物產》中寫到,中部外海有人面怪魚,只要看到人就會呵呵嘻笑,看到的人會災難臨身,得盡快燒紙錢除穢。他在南屯的四合院長大,附近古剎「萬和宮」供奉的「老二媽」,相傳是西屯大魚池廖姓人家的女兒死後魂魄棲身之所,當時神像完竣正要舉行開光點眼儀式時,廖姓少女突然去世,魂魄飛往萬和宮,因此至今當地仍保有三年一次恭迎「老二媽」回西屯娘家的習俗。

期許用創造力賦予妖怪時代新意

找了這麼多妖怪、鬼魅、神靈的故事,何敬堯戲稱自己其實是要騙大家來讀歷史。「妖怪代表了歷史的一種面向,每個妖怪都會跟當地的歷史或地理人文有某種很深的聯繫。」何敬堯說,「我很害怕一件事情:一百年後,會不會大家只記得小紅帽與大野狼的故事,卻沒辦法把虎姑婆、林投姐的故事從頭講到尾?」

近來在相關書籍陸續出版下,妖怪文化獲得愈來愈多注目,蔚為風潮。日前台中舉辦了一場「台日妖怪造型大賞」,台灣妖怪的作品拿下不少獎項,何敬堯看了十分欣慰。「雖然妖怪是歷史,但也希望大家不要侷限在歷史上面,歷史是過去,更重要的是未來,把這些歷史重新吸收進來得出自己新的見解,這才是最重要的。」

身為作家,何敬堯計畫在未來的寫作中重新結合這些傳說,用武俠、推理、懸疑、或恐怖小說的類型重新寫這些故事,用新的觀點重新解釋,讓故事呈現新的面貌。要讓這一個個奔馳著妖怪的奇幻王國,讓人們彷彿進入虛擬實境般,透過畫面投影,讓整個世界看起來更有意思。

何敬堯小檔案:

出生:1985年

學歷:台大外文系、清大台文所
經歷:榮獲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台大文學獎、文化部藝術新秀,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駐村作家。
著作:《妖怪台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怪物們的迷宮》、《幻之港―塗角窟異夢錄》

文/李政青 圖/澄攝影 圖片提供/何敬堯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台中好生活(原文標題:台灣妖怪達人重現奇幻王國 何敬堯要找回失落的妖怪)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