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哩路 WHO籲重視安寧緩和醫療

2014-06-03 22:23

? 人氣

隨著全球人口壽命增加,安寧緩和醫療愈受重視。(取自WHO網站)

隨著全球人口壽命增加,安寧緩和醫療愈受重視。(取自WHO網站)

貝蒂(Betty Naiga)是名烏干達的婦女,2年前被診斷出罹患乳癌後,因治療的醫藥費過於高昂,使得腫瘤大得跟個足球一樣,貝蒂忍著痛過了一年多,才被志工發現並協助施打嗎啡止痛,在口服麻醉劑後,貝蒂說施打麻醉劑前「我不能睡,什麼事也不能做,超痛苦的,根本不想活了」。在發展中國家中,像貝蒂這樣的案例多有所聞,世界衛生組織(WHO)也高聲呼籲,重視安寧緩和醫療(Palliative Care)的重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上個月,近200個國家在聯合國聚會,討論安寧緩和醫療的問題,據統計,在2012年,發展中國家約有1800萬人死於可以麻醉劑緩解的疼痛,世界安寧緩和醫療聯盟(Worldwide Palliative Care Alliance, WPCA)表示,問題出在各國政府太過強調麻醉劑的藥物上癮問題,反而疏忽了麻醉劑帶給癌症病人的疼痛緩解功能。

根據WHO的資料,盛產罌粟花的阿富汗以及利比亞連最基本的止痛劑都付之闕如;巴基斯坦需要止痛劑的35萬人中僅300人可以幸運施打;莫三比克的10萬名病患也僅有153名病患可以接受安寧緩和醫療,摩洛哥的相關比例則是8萬分之153。

相較於富裕國家,奧地利安寧緩和醫療的接受率為令人艷羨的百分百,英國則為97%,國際麻醉毒品控制局(INCB)指出,國家需要事先預訂與管制麻醉藥品的數量,但許多國家的預訂數量遠遠不足,除了各國政府被誇大的藥物上癮缺點所影響之外,政府忽略了安寧緩和醫療也是一大主因。

WPCA的歐康納醫師(Stephen O’Connor)表示,各國警方都有個刻板印象,認為使用嗎啡就是藥物濫用,他們絲毫無法理解需要麻醉劑止痛病患的痛苦,「病患們需要止痛,不是解癮」,衣索比亞還曾出現癌症病患因受不了疼痛,站在車水龍的馬路上讓卡車結束生命,令人不可思議。

WPCA與INCB一直強調的是各國政府與醫師對麻醉劑的態度,不論法令規章與政策如何改變,只要執事者與相關從業人員的態度不調整或改變,發展中國家缺乏止痛藥以及發展國家濫用藥物的情形將永遠不會消失。

面對未來全球人口壽命增加與老化的問題與趨勢,在癌症、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患者日趨增多的狀況下,如何減緩越來越多患者的疼痛與止痛問題,讓病患在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時能夠得到名符其實的「安寧緩和醫療」,是各國政府必須正視的嚴肅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