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抗壓性不夠強,其實和你很有關!心理師:真正的好爸媽,會適時地做這些事

2020-09-01 15:07

? 人氣

太完美的父母,反而會造成小孩後天自我調節失控!心理師鼓勵只做60分的父母(圖/pixabay)

太完美的父母,反而會造成小孩後天自我調節失控!心理師鼓勵只做60分的父母(圖/pixabay)

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心理學實驗——靜止臉實驗。在實驗開始之後,他先讓媽媽和孩子互動,保持交流。此時,孩子表現的非常開心。然後讓媽媽換成沒有表情的臉,無論孩子如何反應,媽媽都始終面無表情。不到兩分鐘孩子沒有得到任何正面回應,就表現出了負面情緒。大家可以點下面影片,觀看實驗的具體過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臨床中經常聽到家長說,心理教育學了很多,卻總是擔心在親子關係中要麽矯枉過正,要麽過猶不及,像影片裡面的媽媽各種做法會否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同的創傷?越來越不知道該怎麽做父母了。

心理專家鼓勵只做60分的父母

60分的父母不是指有40分的缺陷,而是指撫養者在自然狀態下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基本的失誤,但是他又能及時把這個失誤修覆。而100分和60分以下的父母,是一種過度反應或反應不足的狀態。過度反應的話,就剝奪了孩子受挫者的權利,剝奪了孩子自我調節的權利。

所以總結成一句話就是:一個孩子的人格成熟和心理強度,取決於他在遭受不可避免的脆弱和痛苦時得到過多少次的有效安撫,這是一個心理健康發展的最高指標。

如何掌握60分的火候?

1. 鏡映:只有可分享的東西才是屬於他自己的東西

嬰兒需要不斷的去體驗母親的臉來認識自己,同時又來確認自己是否被對方真的看見了。當被看見的時候,嬰兒的相應情感才能進一步表達。如果被忽視的話,這部分情感就會被解離性處理。這就是假自體或各種分裂的起源。

影片中當嬰兒哭泣的時候,不是需要母親開心快樂的表情去哄孩子,而是先和他匹配,母嬰的共同情緒的同頻情感,母親用悲傷的臉告訴孩子:你的難過我看到了,你的痛苦我理解了,孩子的悲傷就有處安放了。這就是一種鏡映。

孩子滿懷欣喜地指向了他發現的東西的方向,他的感覺棒極了。他認為自己:「我是個厲害的孩子,我發現了一個東西,我好開心,我要把這刻的快樂分享給媽媽!」當孩子興致勃勃地和媽媽分享時,但是媽媽的臉是緊繃,眼神完全是放空的,像無視孩子一樣。那孩子的這種快樂是沒有被媽媽接納到鏡映過的,那種欣喜美好的體驗就不再屬於孩子了。

只有孩子在母親臉上能看見的東西才是屬於他自己的東西,只有可分享的東西才是屬於他自己的東西。如果在母親臉上看不見,如果不能分享的話,這部分就不屬於自己。不屬於自己,就是異己的,異己就是要分裂的,分裂就是極其沖突的防禦機制之一。

2. 同頻:一個人的自我調節對另一個人來說就是互動調節

當孩子哭鬧時,母親哄孩子拍孩子或者不理孩子,不管怎麽做,都會影響到這個嬰兒。比如說嬰兒感覺到母親反應平平,他可能會哭得更傷心。這時孩子傷心的哭,實際上就是一個自我調節。

而嬰兒哭的自我調節對母親來說又是一個互動調節,當孩子哭聲更大了,如果這時媽媽可能更煩躁了,而母親的煩躁、不耐煩會體現在她臉上的表情和語調中。可能在她哄孩子的狀態下,都會變得漫不經心。而她的無力無助感又傳遞給孩子,那孩子更加絕望了,他可能自我調節鬧得更兇,他的攻擊性也越來越強,最終傾向了極其暴怒的狀態。

他也可能索性不哭,變成一個聽話的孩子。他安靜下來時,這又是他的自我調節。那孩子平靜後,母親也不煩躁了。而母親放松後,孩子也接受到這個信息,他會認為:原來我不哭不鬧,母親就可以對我好,母親就會展現出那種平時才能見到的笑臉,沒有那種可怕的緊繃的面孔。那這個孩子也接受了一個信息就是:我要做一個好孩子,不哭不鬧。

以上兩個例子,你會發現每時每刻兩個人都在交互-傳遞-改變-再傳遞,最終導向出不同的結果。如果這個同頻過程中沒有人覺察,沒有人打破這個循環,沒有人去修覆這個破裂過程的話,那麽這個關系最終會讓孩子變成一種不安全依戀,會讓他習得一種模式,一種固化,一種防禦,並且這個防禦在未來的人際關系中成為一種親密的障礙。

3. 匹配頻率=心理健康成長的關鍵指標

以前我們認為關系的匹配,就好像覺得它是一個靜態的,匹配是兩個人完全吻合同頻的,實際這是我們理想化的情況。匹配,實際是一個真實的互動,它是隨著時間而在一個匹配VS不匹配- 匹配VS不匹配- 再匹配的這樣一個持續的動態過程。

通過母嬰互動的研究發現,真正的匹配只有1/3的時間,比如說:母親對著孩子笑,而孩子沒有表情,一開始他們是不匹配的,但是兩個人好像能夠不約而同的在兩秒內進行再匹配,然後在下兩秒內再匹配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好母親不是指天生自帶匹配功能,而是在不匹配時,能發揮再匹配的概率。簡單來說就是修覆的康成長的關鍵指標次數,而這個再匹配出現的次數,這是心理健康成長的關鍵指標。

科胡特認為:一個人的自體內聚性就是不斷的經由破裂-修覆-破裂-修覆這樣一個不斷的過程,然後形成了恰到好處的挫折,轉換性內化而成的。

而當發生這種破裂的時候,母親做得不足而有缺陷的地方,孩子自動會把這部分補上。但孩子能補上不是必然的,而是孩子發生了挫折,然後母親的及時修覆,這時母親修覆安撫的能力就會被孩子內化,所以這個修覆時間是不可或缺的。

安全的依戀取決於高低協調的平衡

1. 過高的調節意味著什麽?

過高的調節就是母親高度地監測孩子的狀態,完全的協調,追求完全一致和相似。她渴望追求100分,稍有點風吹草動,她就立馬跑過去,趕緊進入一個匹配狀態。就好像她隨時保持在一個待命的、丁點錯誤都不能犯的、把孩子當成脆弱的瓷瓶子一樣,每時每刻都在觀察關註。不懂心理學的人會說:這真是個好母親啊,對孩子多負責多細心呀。但是過高的協調性帶來的代價就是不安全依戀。

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裏,如果完全沒有自我調節,全都由母親來提供,孩子沒有空間發展自我,這個孩子會變成一個時刻離不開客體,時刻需要別人的安撫和調解,極其脆弱依賴。就是離開別人什麽都做不了,無法自我安撫,他會完全側重於互動調節,而不能自我調節。就是我們臨床所見的癡迷型依戀。

2. 過低的調節意味著什麽?

那個不哭的孩子,那個最終適應了環境的孩子,他什麽都不要不期待了,他腦海中的精神世界裏,完全不再需要一個人存在於他身邊,要讓他去依賴了。他已經不屬於自己的精神主體,不在核心自我內了。所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全部服務於自己,自己給自己的自我安撫,自我獨立,也形成了強迫性的自我依賴。這就是陌生情境實驗中的回避型依戀孩子。

如何把握60分的酸甜有度?

母嬰互動的過程,當嬰兒表現出緊張不安時,他的臉是痛苦扭曲的。在嘴巴張得大大的像要哭的狀態,這時母親的正確做法是:裝成一副誇張的臭臉,扮演哭臉。首先這是一個鏡映,就是像鏡子般一樣呈現了孩子的痛苦。在略帶誇張的表情下表達:你看這個皺著眉頭的,撇著嘴的,你看你又鬧了,又不聽話了,又來煩媽媽了。

但媽媽的喚起水平是略低於孩子的,那時母親的喚起水平是通過她的肢體動作、動作的強度、幅度、持續時間、聲音語調都不應該是一個增高的狀態。她應該是柔和的,對孩子再降低幾度,再模仿再降低幾度,這個過程是微妙的。就像前面說的:母親需要先匹配,她要去隨機應變,要去標識性的鏡映他,這樣就和孩子逐漸匹配上了。而這個過程就是依戀關係所說的鏡映、匹配、調諧。

一個60分的父母,不僅要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在場,還要在孩子不需要的時候離場。

母嬰玩的口唇挑逗遊戲中,媽媽把手指放到孩子的嘴裡,當孩子習慣後,他開始吃自己的手指。他吃一會兒後就拿掉了,也沒有什麽上癮的。但這時母親又自己的手指放在孩子嘴裡,一會又把手指,孩子就放聲大哭了。母親不得不又把手指再次放進去,這時孩子就安靜下來了。這就是一個擾亂孩子自我調節的例子。

我們說的過渡性客體,當孩子去抱毛絨娃娃的時候,母親把這個東西拿走,非要把孩子抱在懷裏:哎,你別去和那個娃娃玩,你來和媽媽懷裡。這樣的狀態就是母親自作主張,用這種互動調節代替了孩子自我調節。

也許那一刻他就需要這樣一個過渡性客體,那個時候過渡性客體對他的意義,不是代替媽媽,而是為了讓他可以自我調節。過渡性客體並不單純是在代替媽媽,而是一種自我調節的一個過程。一個人既要能獨處,也要能和別人相處,這兩種能力其實就是來自於這個自我調節的能力。

緊張大師們看到這裡就會神經緊繃了吧?立馬盤點自己有哪些調頻過程是有瑕疵的。切勿緊張,間發性的同頻失敗是不會造成心理創傷的。像科胡特所說:發展性創傷是由大量的微微細的事件,大量重覆的發生而固化下來的一種模式。

好的關係是:同頻又不失去自己,理解又獨立於對方。當同頻時,給予媽媽般的接納;當理解獨立時,給與像父親般的堅決。只有當兩者要素都存在時,孩子才能真正的向前走。否則只有前者的話,他只能原地踏步;只有後者的話,對方體驗到的只有敵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標題:好爸媽,不僅能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在場, 還能在孩子不需要的時候離場。)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