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他照片笑得燦爛、看起來也好好的,卻突然自殺?心理師道出結束生命前最沉痛的內心真相

2020-07-20 10:35

? 人氣

自殺與安樂死等死亡議題都需要深入討論

在華人社會中,我們不僅對死亡感到恐懼,更時常將死亡相關議題視為禁忌而避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看到自殺新聞不斷上演時,人們通常只會說:「自殺又不能解決問題。」或是「生命那麼可貴,想想你的家人。」

在碰觸到自殺議題時,我們也許忽略了這些人之所以選擇自殺,想解決的或許不是生命,而是他們正面臨著的痛苦感受。

方主任以同樣為死亡議題的安樂死為例,因為人有慈悲心,所以當看到某個人因為絕症感到痛苦時,就會覺得「安樂死」是減輕那個人痛苦的最好方式,因此大眾認同安樂死的比例相當高。但事實上,安樂死並非想像的容易,因為這牽涉到人的死亡自主權、倫理以及法律等相當多的問題,必須客觀地深入去討論,若快速立法就容易適得其反。

對想要自殺的人來說,自殺或許與安樂死相似,是既能解決自己的痛苦,也能減輕別人的負擔的方式。然而,人類與動物一樣,求生是本能也是天性,或許我們應該換個角度深入思考:自殺者與想要安樂死的人究竟是想要結束生命,還是是找不到活下去的意義?

方主任提到過去曾採訪過的案例,有位民眾因爲車禍導致半身不遂,無法工作的他因為生活困頓而希望自己能夠安樂死。從這件案例我們可以發現,政府與社會是有辦法給予協助的,無論是職業訓練或是立定相關的方案,若能改善甚至解決民眾所遇到的困難,自殺就不會成為他們認為的唯一選擇。

而對於有些人覺得自殺是個人選擇,旁人不應該干涉,方主任認為這牽涉到自主性問題,雖然自殺可以展現主體性,但在倫理上卻沒有絕對的自殺死亡權利,也就成了沒有標準答案的議題。

然而,我們都有關懷別人、想要藉由自己的影響幫助別人的想法,因此我們在予以尊重的同時,也可以試著理解對方的痛苦,並提供解決問題的其他方法,進而改變對方想自殺的念頭。

一問二應三轉介

自殺行為是從「想法」到「行動」的漸進過程,大部分的自殺者在執行前會透露警訊,可能是以口語或行為等不同方式表現,所以,若我們發現身旁的人有自殺警訊時,我們可以這樣做:

「問」:主動關懷與積極聆聽

一旦懷疑周遭親友有自殺念頭,就應該認真嚴肅地看待當事人發出的自殺警訊,並主動積極地去關懷、傾聽對方,讓對方抒發情緒。

「應」: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

在傾聽完對方的痛苦後,嘗試了解對方的感受和情緒,不要急於「評斷」對方的處境或想法,而是要以接納且不批判的態度回應,並提供對方其他的解決方式。

「轉介」:資源轉介並持續關懷

當對方的問題已經超過我們可以處理的範圍時,我們應該要幫對方找到適當的資源,尋求專業如心理、精神醫療資源等的協助,在轉介後也要持續的關懷對方。

自殺通常有跡可循,「自殺防治守門人」也因而成為有效防治自殺的重要策略之一,只要時時刻刻關心身旁的人,每個人都能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張老師專線:1980
生命線專線:1995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愛心理(原標題:【關於自殺這件事】與其說想死,不如說是不知道怎麼活)
文/愛心理編輯 鄭寧
責任編輯/焦家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