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沒專業、以後只能當流浪漢撿回收?他一席話電爆傲慢商學院

2017-06-21 15:20

? 人氣

這兩天一則校園新聞瘋狂洗版,在匿名網路社群狄卡中,一名政大會計的學生因為抽宿舍的原因怒嗆歷史系是沒前途的科系,稱讀這種將會被維基百科取代的沒用專業不如先去街頭實習怎麼當流浪漢,言論一出引發各界譁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然,這位會計系學生說法是比較誇大一點,但也反映了台灣社會的文史無用思維的普遍思維。作為一個正宗人文學科歷史系出身的我,當然也不能只是分享新聞而已,而是想跟大家說說,為什麼這個網路經濟的時代下,人文學科反而更重要。

鐵血宰相從留學生的專業 看出勝負

講個大學時候老師很愛講的故事: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在19世紀末的時候巡視柏林大學,了解了當時在德國留學的遠東學生情況。他只是知道每個專業中各國留學生比例,就做出了以下的評斷:「清國未來一定會敗於日本。」那是甲午戰爭之前,當時他看到了什麼呢?是來自大清的留學生都在理工科系,而日本卻以人文學科為主。

因為當時清朝把人都送到理工專業留學,認為這樣就可以習得西洋船堅炮利,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什麼造就了中世紀後歐洲在文化跟科技上的突飛猛進?不是理工造就理工強,而是「人文思維」造就科學進步,沒有文藝復興,就沒有接下來的故事。從日本派來的留學生主要學習文化制度,俾斯麥就知道清日兩國在根本思維上的差距。

然而到今天,台灣社會仍然對人文這件事情沒有很看得起,選系就要選畢業能馬上賺錢的,人文只是吃土的專業。這其實是很大的誤解,這樣的觀念一定程度也造成台灣今天的窘境。

沒有人文價值 我們將不再為人

這個月上旬,蘋果執行長在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典禮致詞時說,他從不擔心機器會像人類一樣思考,反而害怕的是人類越來越機器式的思考,沒有自己的價值跟同理心。

庫克說:「當科技走入黑暗角落時,人性是照亮黑暗的蠟燭。只有科技,遠遠不夠。無論你們會做什麼,無論蘋果在做什麼,我們永遠無法捨棄人性,這是一份承諾。」而機器能取代許多技術性工作,不管是基層的操作員,還是數據分析等高端職務,但是機器永遠取代不了人性,取代不了人文價值。

1939年,正值人類最黑暗的二戰時期,當時的耶魯大學校長查爾斯.西摩憂心人文學科在這樣比拳頭比實力的時代遭到忽視,他在那個已經認為人文學科沒有實際用途的時代大聲疾呼「沒有人文學科,人類歷史留下的遺產將會枯竭。」

尤其歷史,歷史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很少有一門學問可以這樣跟大眾有著直接的千絲萬縷。在各國,修訂歷史教課書都會變成一個國家甚至國際層級的政治問題,但我就沒聽過政客因為修訂物理化學教科書而唇槍舌戰。因為這門學問,決定了你怎樣看自己,怎樣認知自己的過去與未來,他牽動著一個民族跟國家的走向。這不是維基百科可以取代的,因為「你是誰」,從來不能用量化的科學方式定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