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什麼知識都有,幹麻花時間讀書?其實上網讓你每天越來越腦殘還不自知啊

2017-06-07 12:02

? 人氣

中國的成年人平均每天讀書的時間越來越短,2013年只有14.7分鐘,而上網的時間越來越長,超過34分鐘。如果你認為上網也是一種閱讀,我們總的閱讀時間是逐年增加的。但上網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閱讀。

一個典型的上網者通常同時開啟好幾個窗口,開著聊天工具,每隔一小段時間就查查電子郵件。他很少在任何一個網頁停留過多時間,頁面隨著滑鼠滾輪上下翻飛。相對於長篇大論,他更傾向於微博之類短小的訊息。據說,曾經有一個資深網民教一個新手怎麼使用瀏覽器,發現那個新手居然在讀一篇文章,他被激怒了:網頁是讀的嗎?是讓你點擊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現在已經沒人能看完《戰爭與和平》了。高質量的讀書要把自己沉浸在書中,有的地方反覆看,甚至還要記筆記。這種讀法似乎有點喪失自我,好像成了書本的奴隸。而上網則是一個居高臨下的姿態,我們游離在內容之外,面對眾多等著被「臨幸」的超連結想點哪篇隨心所欲。可是在尼古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的《網路讓我們變笨》(The Shallows)這本書看來,上網者才是真正的奴隸。相對於讀書,網路閱讀使我們能記住的訊息更少,理解力和創造力下降,形成不了知識體系:網際網路把我們的大腦變淺薄了。

網路文本的特徵是有超連結。本來設計超連結是讓讀者可以隨時點擊相關內容,是更主動的閱讀,然而多個實驗發現效果恰恰相反。讀者傾向於毫無目的地點來點去,不但沒有加深對主題的理解,甚至記不住讀了什麼。在一個實驗中,受試者被分為兩個組,一組讀純文字檔案,一組讀有超連結的「超文本」。然後用所讀內容測試,超文本讀者的得分顯著低於純文字檔案讀者,而且文章中超連結越多,他們的得分就越差。這還不算在真實的上網中,一個人還要面對大量無關的連結,更不用說各種廣告對他的注意力的爭奪了。

為什麼超連結使閱讀效果變差?因為我們必須隨時對點與不點一個連結做決定。一個人讀書的時候調動的是大腦中負責語言、記憶力和視覺處理的區域;而對連結做決定則要時刻調動大腦的額前葉區,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實驗表明,網上衝浪可以增進做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老年人保持頭腦年輕有好處,但壞處則是犧牲了深度理解。神經科學家發現,網上閱讀從硬體層面改變了人的大腦。一個沒上過網的新手只要每天上網一小時,五天之後他的大腦結構就會發生可觀測的改變

多媒體閱讀也未必是好事。在一個實驗中,受試者被要求閱讀一份關於馬利的資料。其中一組讀的是純文字檔案,另一組則在文本之外還有一份配合的聲像資料,可以隨意選擇播放還是停止。在隨後的測試中,文本組在10道題中平均答對了7.04道,多媒體組只答對了5.98道。而且與直覺相反,文本組的人認為這份資料更有意思,更有教育意義,更容易理解,他們更喜歡這個資料。

多媒體、超連結、時不時蹦出來的聊天訊息和新郵件通知,還嚴重干擾記憶力。只有有意識的短期記憶,稱為工作記憶,才有可能被轉化為長期記憶。過去心理學家曾經認為人的工作記憶只能同時容納7條訊息,而最新的研究結果是最多只有2~4條。這樣有限的容量非常容易被無關訊息干擾導致過載。上網時分散的注意力,不停地為點還是不點做決定,都在阻礙我們把短期記憶升級為知識。

網上有些人只看標題就敢評論,根本還不知道文章說的是什麼。逐字逐句的讀書已經被快速掃瞄式的「讀網」取代。用小型攝像機跟蹤上網者的眼球運動表明,網上閱讀模式是個「F」形軌跡:他們會快速讀一下文章的前面兩三行,然後把網頁下拉,跳到文章中間再掃幾眼,然後就立即跑到結尾把目光停留在螢幕的左下角。大多數網頁被讀的時間不超過十秒,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網頁被讀超過兩分鐘。

既然是掃讀,深刻的內容就很難有競爭力。點擊排行榜上的文章大多是短小精悍的,配有精彩插圖,讓人會心一笑,有機智而無智慧。很多流行文章都是相同的幾個套路,沒有真正的新意。與書相比,網上的文章是膚淺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卡爾認為其根源在於網際網路這個技術。考察地圖、鐘錶和書籍技術對人類思維方式的影響,會發現技術並不僅僅為思維服務,技術能改變思維。比如地圖就加強了人們抽象思維的能力。而網際網路這個技術是用各種小訊息去幹擾人的思考。神經科學家梅策尼希(Michael Merzenich)說,多任務的閱讀方式是「訓練我們的大腦去為廢物分散注意力」。

更進一步,卡爾認為谷歌正在把網際網路向更膚淺推動。YouTube這樣的業務對谷歌來說只是為了給搜索引擎帶來流量、收集訊息,以及排擠潛在的競爭對手,對公司利潤幾乎沒有貢獻。谷歌的真正業務是搜索,利潤的絕對大頭是廣告。一個盯著螢幕看的用戶不會給它帶來任何廣告收入,你必須不停地搜索和點擊。正如其用戶體驗設計師艾琳尼‧奧(Irene Au)所言,谷歌的核心戰略就是讓用戶快來快走,它做的一切都是為這個戰略服務。對谷歌來說,短而新的訊息可以帶來更多點擊,價值遠遠超過經典長篇大論,它把所有書籍上網,正是把整體的書變成一堆可搜索的簡訊息的集合。

不過,經濟學家泰勒‧柯文(Tyler Cowen)則對膚淺訊息的流行有不同的解釋。在《達蜜經濟學》(Create Your Own Economy)一書中,他提出廉價必然導致低俗流行,是艾智化—艾倫(Alchian-Allen)定理的要求。這個定理說如果低品質蘋果和高品質蘋果同時漲價,那麼人們將更樂意買高品質蘋果,反正也要花很多錢還不如吃個好的。在通信和交通手段不發達的時代,出門看一場戲劇往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金錢,所以要看就看個經典的,而且戲劇往往很長。同樣道理,在中國發明紙張之前,竹簡是昂貴而費力的訊息載體,所以那時候的書本本都是經典。

如果獲得訊息很容易,我們就會傾向於短小輕快的內容。這有一個心理學原因,那就是期待和嘗試的樂趣。比如說我們收到一個的禮品盒,開啟這個盒子的過程本身就是個很愉快的經歷,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愛看最新電子產品的開箱視頻。點開一個連結就如同開啟禮品盒,各種短小訊息構成了一股期待──嘗試──發現的快樂之泉,我們享受這源源不斷的小樂趣。另外,很多時候完成一個工作的樂趣集中在開始和結束,而不在漫長的中間過程,我們喜歡不斷地開始和不斷地結束。相對於一本600頁的書,我們可能更想讀兩本300頁的書。我們在網上追求能夠立即滿足的小刺激。

柯文認為多任務不是壞事。當處理短小訊息的時候,同時處理完幾個任務,比如說一邊看新聞一邊聊天,是高效的方式,而且人的多任務能力可以訓練。更重要的是,多任務工作可以讓我們對這些小事情保持興趣。柯文熱烈歡迎網際網路技術給人們帶來的種種方便。

在柯文看來,新技術的最重要特性是允許我們訂製自己接收的訊息。過去一張專輯裡的歌曲是出版者設定的;而現在每個人的播放器上都是自己選擇的歌曲。網上閱讀的要點在於選擇和過濾,我們應該學會訂閱特選的博客,訪問專門的論壇,從而排除無關訊息。

哪種人最善於對訊息訂製、整理和排序?有自閉症傾向的人。自閉症患者往往因為大腦的缺陷而缺少對情感交流的解讀能力。對人情的不解反而使他們的思想保持冷靜客觀。他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特定訊息的收集、整理、分類和記憶中,是最極端的訊息愛好者。也許自閉症者不怎麼瞭解自己的鄰居,但他們往往對某個特定領域瞭如指掌。一個小男孩愛好火車時刻表,他可以整日在網上看時刻表。

有點輕微的自閉症傾向甚至可能是成為大師的先決條件。柯文列舉了很多可能有自閉症傾向的名人,包括牛頓、愛因斯坦、圖靈、愛迪生、亞當‧斯密,甚至傑佛遜和莫扎特。柯文考證,從福爾摩斯特別注重細節而又不怎麼擅長處理人際關係這一點來看,他和柯南‧道爾都有典型的自閉症症狀。更進一步,科文認為現代教育正是要把學生往自閉症的思維方式上培養。

柯文沒有回答的問題是上網能徹底取代讀書嗎?收集並整理一大堆簡訊息能取代對成體系知識的學習嗎?顯然不能。大量的訊息不能自動帶來深度理解。很多自閉症患者對細節具有過目不忘的超強記憶力,他們甚至可以把一本多年以前看過的書背出來,卻不怎麼理解書的意思。柯文對閱讀膚淺化的擔心是合理的,上網不能取代讀書;而柯文的貢獻則在於如果我們上網,我們就應該用自閉症思維上網。

知識是有等級的。八卦新聞、實效性強的訊息、網友對時局的看法,本來就不值得印在紙上浪費樹木,在網上看看正好。掃讀網頁不見得是什麼毛病,相反,能夠以不同速度讀不同等級的內容是最有用的閱讀技術

上網的關鍵態度是要成為網路的主人,而不做各種超連結的奴隸。高效率的上網應該像自閉症患者一樣具有很強的目的性,以我為主,不被無關訊息左右。就算是純粹為了娛樂上網也無可厚非,這時候讀得快就是優點。一個真正的智者不會讓上網占用讀書時間,他應該經常能夠平靜地深入思考,只有電話接線生才隨叫隨到。

作者介紹|萬維鋼

筆名「同人于野」,前物理學家,現科學作家,「學而時嘻之」博主,羅輯思維視頻節目策畫人,現定居美國。

1999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曾任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物理系研究員。曾為《新知客》、《新知》、《東方早報上海書評》特約撰稿,在天涯名博、知乎、果殼網、觀察者、共識網等設有專欄,在《麻省理工科技創業》、《商界評論》等報刊和網站發表多篇文章,並為《流言時代的賽先生》、《十萬個為什麼》(新版)的數學分冊及物理分冊作者之一。

著有暢銷書《萬萬沒想到》、《智識分子》等,並在羅輯思維旗下「得到」App中開設《萬維鋼‧精英日課》專欄,現訂閱人數已超過七萬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新視野出版《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原標題:上網能避免淺薄嗎?)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