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跌落神壇」也要漲健保費!陳時中:即使民調垂直落下,還是要做對的事

2020-06-17 19:1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在抗疫任務上交出漂亮成績單的陳時中,宣示將挑戰艱難的健保改革。他務實承認,超過9成的高滿意度,未必能轉化為推動政策的助力,但因為被外界看好的「仕途」,原本就不在他意料之內,若為了該做的事而「跌下神壇」,也並不可惜。

陳時中穿著140天來從不離身的「指揮官」背心,緩緩走進會議室。儘管採訪當天,台灣已連續56天無本土新冠肺炎確診案例,這位成功阻止疫情擴散的關鍵人物,卻仍要先確認記者已經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才同意摘下口罩,露出與3個月前疫情最危急時一模一樣的嚴肅面容。

抗新冠疫情,他一戰成名 從社會知名度2.1%變滿意度94%閣員

在新冠肺炎出現以前,當了超過兩年衛福部長的陳時中,社會知名度僅2.1%,在蘇貞昌內閣當中排名第7;但自從今年1月臨危受命,出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以來,67歲的陳時中,頓時成為全國辨識度最高的臉孔,台灣2300萬人的情緒,都因為他每天在例行疫情記者會提供的資訊而起伏震盪。

隨著疫情獲得有效控制,社會對陳時中的信任度水漲船高,「順時中」成為今年最新的流行詞彙。根據5月間的1份民調,有94%民眾滿意陳時中的表現;近期各縣市首長更爭相邀請他行銷在地觀光與農產品;而「阿中部長」所到之處,也有如巨星般獲得萬人簇擁,人氣遠勝其他部會首長。

專訪剛開始,記者不免俗地請陳時中回顧擔任指揮官以來的關鍵時刻,他立刻用驚人的記憶力,背誦出一連串確診病例案號與處理經過,一講就是20分鐘,彷彿要把100多天的每一場記者會,做成濃縮精華版。

但就像疫情趨緩後,社會各領域開始逐漸「解封」,希望生活早日回歸正常,陳時中也終於有了餘裕,思考防疫之外的其他衛福部業務。在這場訪談當中,他花了更多功夫解釋的,是健保財務改革。

救健保,他態度堅定 「今年底會有調整保費、項目方案出爐」

「我要規畫健保5到6年的計畫,而且今年底就會有調整保費、項目的方案出爐。」陳時中明確地對《今周刊》揭露他預設的改革時程表與改革內容:「我知道調整保費很難,卻是必然要做的事,我確實準備要升保費。」

其實,在令人措手不及的疫情發生以前,健保改革一直都是陳時中的優先待辦事項。早在2017年接任衛福部長的第一天,陳時中就曾宣示將規畫以「家戶總所得」為主軸的「三代健保」;實務上,卻與多年來「一人繳一份保費」的觀念差異較大,且有「懲罰單身」的疑慮,因此3年來並沒有具體進展。

然而,進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醫療需求逐年增加,目前健保安全準備金僅剩1000多億元,如果不調整收支結構,到2021年底,水位就會低於1.5個月健保支出費用,如何讓健保永續經營,是政府不得不面對的議題。但無論有再高的滿意度加持,「漲保費」對任何首長來說,都是吃力不討好的艱鉅任務。

陳時中自己也很清楚,防疫期間累積的光環,未必能成為推動健保改革時的助力。 (相關報導: 防疫解禁反而更忙!陳時中曝140天來只跟太太吃2次飯 更多文章

「社會是一件一件(議題)算的,搞不好我今天民調很高,但我一講要調健保費,就『碰』一下就下來。」陳時中微笑做了個垂直落下的手勢,混雜著國、台語說:「民調這種事,沒辦法先『寄放』。」

文/楊竣傑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今周刊(原標題:逆風也堅持拍板年底漲健保費 陳時中:就算民調垂直下跌,該做的還是要做)責任編輯/潘渝霈

更多文章
資訊爆炸、父母太忙...竟讓青少年自殺率提高54%!心口司司長:考慮增加跳樓難度
民股輾壓官股 蔡衍明之子蔡紹中接國票金副董事長
新一代公共自行車系統 即將嶄新登場
新冠治療露曙光》大突破!英最新研究:這款現成低價類固醇藥能救重症患者性命 療程200元內搞定
8天來4次!中共殲10、運8再闖西南空域 遭我國空軍強勢驅離
台澎馬自口蹄疫區除名!全國只剩金門還要「等3年」 原因曝光了
川普下令改革警隊、示威者高呼「減少資金」CNN:美國各地警察爆離職潮
閻紀宇專欄:如果拜登與民主黨王者再臨,美國外交政策將何去何從?
罷免後第一個生日!韓國瑜許3願望慶63歲 自嘲「最近又失業了」
這就是中國的國安法制!僅僅「提議修憲」,維權律師余文生遭秘密判處4年徒刑
陳其邁正式投入補選打「團隊戰」 菊系、湧言會跨派系全力相助
新新聞》經營權鬥法:搶經營權十大奇招解析
《玩命關頭》、《黑暗騎士》等經典飛車場面如果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會…?關於車險你絕對不能不知道這些事!
在火山熔岩旁游泳、一訪叢林裡的古老村莊…不能出國沒關係,全球7個五星級Villa先收藏!
「國家隊」力保彰銀經營權,贏了面子,卻恐難杜悠悠之口?
為了「能有人陪她說話」她走入八大行業陪酒…日本節目揭19歲陪酒少女令人心疼的人生
華研投資大慕影藝,陸續推出《我們與惡的距離》、《做工的人》原聲帶
北京疫情竟意外爆出「虹鱒冒充進口鮭魚」價格翻倍賣!日式料理主廚教你分辨這2種魚差在哪
「派他參選高雄毫無懸念」 蔡英文先給陳其邁2大市長任務
確定擔任競總發言人?陳其邁點名吳怡農:禮拜六高雄見
用棍棒石頭戰對決後,中國與印度會不會上演全面軍事衝突?
期交所新董座吳自心:期交稅議題,將會持續關注與了解!
省電燈泡其實不省電、隨手關燈更是沒必要!達人揭6大用燈秘訣,省下的電費超乎你想像
友銓「以外打快」站穩國內女裝電商品牌一哥
「台灣又將中國當成人間地獄!」黃智賢批台獨「恨中媚美病」:這一波疫情難不倒北京
營養三餐好簡單 魔法料理自然又健康
西華富邦、華固天鑄,豪宅客趁疫情默默買進
白宮家醜不可外揚?川普下令司法部提告,力阻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出書爆猛料
新新聞》韓粉要罷黃捷,家族長輩也不挺她
國家證照值2塊錢?慈濟徵兼職護理師「時薪160元」被罵翻 院方回應了
「我是唯一人選!」陳其邁將投入補選:高雄是我一生懸命的地方,準備好回鄉打拚
沃旭採國際最高環安衛標準 全力推動離岸風場陸上變電站土木工程
宏都拉斯總統夫婦確診新冠肺炎 外交部:我國表達關懷,持續協助友邦抗疫
這是什麼東西?!西日本上空出現謎樣白色物體,國土交通部仍在確認來源
全台首座太陽光電公民電廠完工 產官民攜手打造永續低碳城
打造樂活新「膝」望 產研攜手研發自體軟骨修補系統
呂芳銘:透過三共政策,亞太電信可望第三季正式提供5G服務
新北環境重案組8個月移送99人 程大維:環保稽查2.0成果豐碩
2親綠公關公司4年搶逾8000萬政府標案 總統府:公開招標,資訊公開
中市空品持續改善 5月PM2.5比去年同期減少5微克
下一步副院長還是市長?陳時中回應了
東勢梨果季推出梨果巴士 農遊山城兼採果
孟加拉返台夫婦確診 盧秀燕建議中央訂境外移入防護標準
新新聞》美軍機為何首度飛越台灣本島上空
2020「聯合國安理會」席位競選:你不知道的幕後博弈大公開
「70歲前都要工作...」高齡社會與開放兼職,日本的零工經濟時代即將來臨?
「擔任此一關鍵角色的首位女性」 蕭美琴出使美國,AIT罕見祝賀
單口喜劇不是只有博恩!百靈果教主、相聲演員、原住民...這20位照樣讓你笑破肚皮
「多頭總司令」並非川普!只因鮑爾一句話,投顧副總看旺股市漲到2021年底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生不出來?謝立功:等他們確定後較好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