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為皇帝卻吃冷飯、窩進太妃宮蹭熱食…末代皇帝溥儀竟是這樣長大的!

2020-03-22 06:30

? 人氣

這時候,溥儀也終於見到了改變他一生的老師——莊士敦。莊士敦畢業於牛津大學,是一位會講中文的蘇格蘭人,平時梳著油頭、戴著洋高帽,看起來很氣派,他充當溥儀的家教,讓他學習國外的新事物,在這位老師的引導下,溥儀剪掉了象徵滿清的辮子、戴起西式的眼鏡、還學會騎腳踏車。莊士敦在紫禁城裡架設電話,溥儀就偷偷打給了胡適,和他聊天,甚至還邀請胡適來紫禁城作客(有趣的是,胡適竟然答應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甚麼呢?在莊士敦的開導下,溥儀學會吃西餐了!

溥儀在認識莊士敦之前,曾經吃過一次西洋料理,那次可不是很好的回憶。他和婉容在聊天時,話題跑到了西餐那裡,婉容拍拍胸脯,說她在天津出生,之前吃過幾回,當她問溥儀有沒有吃過時,溥儀支支吾吾回答,一次也沒有。被自己的妻子比過,讓溥儀心裡很不舒服,他叫來太監到六國飯店打包了一大套西餐帶回宮裡,拿起一雙筷子就大快朵頤,不過西餐的味道讓他很不習慣,菜還沒吞下去,就急著吐出來:「太難吃了!太難吃了!」 面對此番狼狽的情境,婉容又是一番嘲笑,溥儀解氣不成,受到一萬點的打擊。

而於溥儀而言,雖然第一次的體驗不是很美好,但至少打開了他的西餐之路。莊士敦來了之後,溥儀又重新燃起西餐的熱情,他在報紙刊登一則《清室添設番菜廚房》,高薪應徵會煮番菜(西餐)的廚師,接著又在宮內添置了銀質的二十把刀叉,三把咖啡壺,洋盤洋碗二十件,以及兩個冰淇淋桶,一時間,紫禁城的廚房中西合璧,西餐餐具和中式餐具各占半壁江山。

溥儀最初還是吃不慣西餐,就先從最簡單的冰淇淋開始入手,稍微適應後又開始嘗試新的洋食,到最後連鹹食也都習慣了,每天的餐單上出現了麵包、奶油、牛排、燻鮭魚、玉米濃湯、各種百花撩亂的西式餐點等等。

當然,除了吃得到位,西餐禮儀也是不可少的,莊士敦也教導溥儀:「禮貌十分重要。如果喝咖啡像灌開水,拿點心當飯吃,或者叉子勺兒叮叮噹噹的響,那就壞了。在英國,吃點心、喝咖啡是refreshment(恢復精神),不是吃飯……」儘管溥儀對龐雜的西餐規則沒辦法全部記得,「經常吃到第二塊點心就把吃第一塊的警惕忘得一乾二淨」,但是這些新潮的事物,還是在溥儀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墜落的蘋果

1924年的某一天早晨,城外喧鬧聲不斷,十九歲的溥儀正在宮殿裡吃蘋果,沒有多加理會,突然一位使節帶著修正的《清室優待條約》來到了城內,他說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他帶領大批軍隊,要求溥儀簽字取消尊號、滾出紫禁城。「我一下子跳了起來,剛咬了一口的蘋果滾到地上去了」,使節接著說,他們在附近已經架好大炮,二十分鐘後將轟炸紫禁城,除非溥儀簽字,不然誰都別想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