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不在走向國際!台灣年輕人不想輸給歐美,先從這4點改變起

2017-04-01 09:30

? 人氣

一位來自創投業的台裔業師聊到,「台灣創業界過去五年進軍中國的失敗,都是因為低估了中國消費與經商文化跟台灣的差異。今天台灣新創想進軍東協或歐美,同樣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然後又多了語言上的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舉例說明,美國大部分人口居住於城市外,若要經營電子商務平台,第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是物流成本;而若要經營 O2O 平台,最大的問題在於資源密度和調動。許多美國科技公司如 Uber、BlueApron 或 Stripe,都會將重心放在人口密集都市,而這些地區的行銷策略和業務策略都和大部分近郊社區不同。

論及東協,在泰國、菲律賓、越南、印尼等國,許多人依然沒有信用卡,因此很多購物平台必須與實體通路(類似台灣的7-11模式)結合。若採取代收貨款,有些東協國家的退貨率太高,容易傷及獲利能力。若對這類問題沒有深刻體認和解決方案,台灣團隊其實缺乏實際打出國際的機會。

「其實讓我覺得納悶的還不是對國外市場沒有概念這點,而是我在台灣見過和輔導過的多數團隊,公司裡竟然都沒有國際經驗的業務人才。所以基本上所有進軍國際願景都是自己看圖說故事。」

這位業師接著說,「台灣很多外地的台商啊!年輕創業家可以不喜歡老一輩台商的製造業思維,但是人家至少有當地的經商經驗,但現在很多新創團隊的情況是走回頭路了。」

三、風險接受度

說到台灣創業家對於風險的接受度這點,這點算是講到了國際創業圈板塊的分水嶺。為何歐洲城市不管如何整體資源、發展科技業,依然難以追上美國二線城市的創業產能,更甭談與矽谷、舊金山與紐約競爭。同理,為何同樣在華人圈,台灣與香港的創業團隊在衝勁和氣勢上大輸中國公司?

這一切要歸咎於當地文化本身的偏安思維。以台灣而言,台灣人沒有美國人放手豪賭的猛(美國創業界口頭禪:Go big or go home),又沒有中國人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狠,夾在兩強之間討生活格外辛苦。

過去敝人輔導幾家台灣新創公司,對方希望透過我來瞭解美國的消費者與教育市場,看是否能夠將產品賣到美國。對此,敝人通常會先從美國城市、近郊與偏鄉消費習慣的差異、美國各州法律規定以及各類行銷管道類型著手,目的在於不浪費對方的時間,希望創業家要慎重考慮到這些難題後再進一步討論如何實作。通常會來請教如何進入美國市場的創業家朋友,很多產品在台灣已經滯銷,因此在尋找出路。

若創業家確定想要至美國一闖,下一步就是介紹相關產業前輩與潛在策略夥伴。對於從來沒有在美國經商的台灣新創團隊,我一般會推薦新創公司申請參與美國知名的產業專業加速器(如迪士尼的娛樂科技加速器、RGA 的工業物聯網加速器、Barclays 的金融科技加速器等),若錄取(目前錄取率都在5%以下),一來有資深產業人士背書,二來有廣大的人脈網路可以直達該產業在美國最大的潛在合作夥伴,三來注入的資金也不無小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