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全班第一名、月入7萬的他,為何30年後成為街友?大叔真實人生告白

2017-02-15 11:49

? 人氣

勵端在幾年前和妻子離異後,隻身來到台北開始流浪生活。他說自己運氣好,在這段期間許多人對他伸出援手,如今有能力時,他也會盡力幫助有需要的人。勵端在教會交到許多朋友,每次拜訪時常看見他們互相吐槽,場面相當熱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談起親人,勵端卻只是輕描淡寫。生病時弟妹幾度來探望他,孩子也曾將勵端接回屏東住,但都因他不想給人添麻煩而逐漸失去聯繫。而二度中風後,勵端寧願再也不讓親人知道。醫院開過兩次病危通知信,卻都被他直接收進包包;醫生問:「那是要給你家屬的,為什麼收起來?」

「家都沒有了,哪來的家屬?」勵端當時只靜靜回了這句話。

原來,在勵端心中,儘管滿懷感激地接受了住處與物質的協助,卻也早已認定自己是個沒有家的人。

對許多無家者來說,「居所」並不能與「家」劃上等號,家是長期提供心靈支持的地方,那裡總有人等著他回去、承接自己的脆弱。

一個人的流浪,總是個人與結構因素交纏複雜導致,但在其中,與親屬、人際的斷裂,往往是陷入無家可歸的最後一根稻草。甚至在流浪過程中還可能因官司、財產等殘酷現實,再次考驗、傷害著無家者與血親僅存的關係。

這幾年獨自生活的勵端曾擔任過街報販售員,對他而言,從事街賣工作的目的除了餬口之外,與人互動的過程又是更棒的感受:分享產品理念,還能和有緣人交朋友。成為人生百味的街賣頭家後,他時常向客人細數不同產品的特色、製作背景,認真推廣自己也愛吃的產品。

除了街賣工作外,勵端平時也熱愛畫畫,經常在他擺滿街賣品的皮箱旁執起畫筆,描繪記憶中的家鄉意象。勵端的記憶力連年輕人都感到驚嘆,他總能相當精準地說出自己中風住院的日期、教會地址與居住的時間長度,甚至是國中時期英文課本的單元主題,在言談間重複提起,卻沒有任何不一致。

「我現在看起來很窮,但什麼都不缺啊!」或許是實實在在地經歷過人生的起落、也認真地生活,用力地創作、奉獻,才使生命的碎片多了些色彩吧。透過畫畫、街賣,勵端對生命仍保有熱情,並在與人的互動中一點一滴修補斷裂的人際關係。

在協會開設的才藝班課堂上,眾人照著老師指導的步驟仔細雕琢陶土,勵端早已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作品,舉手向老師報告。勵端不按牌理出牌的創作經常惹得滿屋子哄堂大笑,而他似乎也能在這樣熱鬧的氣氛中,流露自在自適的樣子。

勵端固定每週四到這裡上課,即使行動不便的他需要拖著沉重的行李箱走上半小時的路,然而,才藝班不只能接觸他最愛的美術課,課後他向老師與學員們展示街賣新商品、社工協助視力不好的他閱讀藥單,偶爾他也帶著收到的年節禮盒與大家分享,都是教室裡常見的光景。

觀察著勵端與課堂同學、老師以及社工的互動,那就像是一個小家庭尋常的場景—有時口角、有時打鬧,更多時候,就只是一群人共處在一個空間,靜靜地、安心地做著自己的事。

教室裡的背景音樂播送到《流浪者的獨白》,勵端小聲地哼著歌,另一位平時獨鍾搖滾樂的輝哥也閉上雙眼聆聽。一首歌彷彿使兩種迥異的人生,在某個片段中交會,道盡彼此心領神會的孤獨。

「怎麼看你一直都那麼瘦啊?」
「中風後視力就越來越不行嘍。」

下課後,平時沒太多交集的勵端與輝哥仍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如此的相處可稱之為家嗎?老老的房中仍偶有衝突、偶有歡笑,協會夥伴與學員們在每場用盡氣力的課程中彼此陪伴。

這不知是否能被定義為家的空間,確實正收納進一群人,撞擊著也療癒著,緩緩修復每個有家、無家、畏家的參與者身上,肉眼無法察覺的傷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行人出版《街頭生存指南:城市狹縫求生兼作樂的第一堂課》(原標題:勵端–前輩踹共:身為職業生存者)
(封面圖片來源:george ruiz@flickr,為示意圖,非當事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