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錄明明聽起來就像廢話,為何又讓人覺得意義深遠?科學家解釋是這2個原因…

2017-11-09 04:20

? 人氣

看似廢話卻讓人感覺意義深遠,是腦波帶太弱了嗎?(風傳媒後製)

看似廢話卻讓人感覺意義深遠,是腦波帶太弱了嗎?(風傳媒後製)

在這廢話充斥的年代(?),總是要上網發發廢文,上台講講廢話,這個世界才會更美好(??)。一本通通都是廢話並搭配精美圖片的書籍非常具有療癒能力,像是:「路,就是一條直直的,但也可以是彎彎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象徵著生命是一條康莊大道,它是老天爺設計好的直線,即便中間可能遇到不少阻礙,但,生命始終為你敞開,不只是生活的過程,而是通往夢想的道路!同時,在你經過康莊大道的路途上,你也許會看到它逐漸彎曲,但,它始終會再拐回正道!

意義深遠的廢話?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和平獎頒給這篇專門研究廢話的《論人對偽深度廢話的感受與察覺》(On the reception and detection of pseudo-profound bullshit)[1]。

研究者開宗明義指出,通訊軟體與現代科技日益發達,這讓人們獲得資訊的來源參差不齊,更難分辨清楚話語的意義性與正確性,使得廢話(bullshit)也比以往更無遠弗屆地傳播,這已然成為普遍的全球化現象。

但心理學卻很少在這塊領域著墨,因此這篇文獻想要婊死闡釋「看似意義深遠的廢話(pseudo-profound bullshit),因為它代表了廢話光譜中最極端的那個點」。並探討究人們是否能區辨這些明顯的廢話?以及什麼樣的人最可能陷入廢話崇拜中?

本篇研究將「看似意義深遠的廢話」定義為:企圖驚艷你而非告知你某些訊息;只是引人入勝,而非有真實意義。這些句子可能在結構上正確,但卻無法將用詞組成適當的且有意義的內容。

但人為何會認為這些廢話具有深遠的意義呢?研究者認為有兩個可能的因素:

感受力(receptivity)

這關係到某些人是否一開始就容易接受他人的話語,並視其為真理或有意義;由於人們必須先相信某些事物為真,才願意理解種種內涵[2]。

順著這個邏輯,先前研究即發現,當我們消耗比較多的認知資源時,更容易將接收到的錯誤資訊判別為真實[3]。這部分解釋了人們有可能在不同時刻將廢話感受為意義深遠的真理,像是疲憊時(剛考完期末考懶得再動腦)、難過時(情緒低落時較可能被說服參加奇怪的團體、或買平常不會買的東西[4])等。

察覺力(detection)

這有關於「自我檢視」的成功與否。也就是說,當有兩項資訊同時進入腦中時,一個人是否能判別資訊的邏輯性與合理性。研究指出,當人們能夠判別這些資訊是否有效時,「察覺力」是一項你是否能做出合理推論與決策的關鍵[5]。

綜合以上,研究者假定這種廢文的有效性,在於人們無法正確使用「感受力」與「察覺力」以區分句子的「模糊性」,也就是認為廢文中可能包含許多不同意思混雜在裡頭(即便寫下該句話的人沒那個意思,但因為「文字的多項意指」與「主觀的意向認同」使得我們腦補該句子)。

而若句子又結合了看似幫助人們的心意,即使一本書裡面充斥著廢話,但若閱讀者當時腦波剛好很弱(或本來就很弱),就可能將句子的模糊性解讀成具有深遠的意義。

(翻攝網路圖片)
這種廢文通常還要加上名人完美的獨照。(翻攝網路圖片)

廢話不多說,實驗開始

「廢話感受性量表」(Bullshit Receptivity scale)是貫穿整個實驗的重點測驗,這是研究團隊從狄帕克.喬普拉(Deepak Chopra) tweeter 詞語隨機生成器和新時代廢話產生器來產生廢話,再讓受試者評估他認為這句話的意義深刻程度,從1分到5分 ,分數越高代表受試者認為該句廢話越有深刻意涵,也代表了受試者的「感受力」與「察覺力」越差有所關聯(意即代表未必是單向影響)。

筆者註:為什麼研究中會選用狄帕克.喬普拉的 twitter 作為廢話來源?文獻中強調因為太多人覺得這位先生盡說些廢話,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觀他的網站

前兩個實驗中,分別使用「隨機生成的廢話」、和狄帕克.喬普拉「真的在twitter上的發文」測試受試者是否買單。結果意外地,大部分的受試者都認為這些廢話有深刻意涵!

後兩個實驗裡,研究者乾脆測試人們究竟真的認為那些看似意義深遠的廢話有深度意義,或只是人們無法區分哪些具有深度意義、哪些沒意義?

由此,實驗中繼續使用實驗一與實驗二的廢話,對比激勵人心的語句(如:一個已經全身溼透的人不再畏懼大雨襲來),和純粹描述性的語句(如:大部分的人享受某些類型的音樂),以偵測受試者是否能區辨三者的差異。

廢話到底哪來的意義?

四個實驗主要各讓受試者判別偽造的句子、真實的句子、普通的句子、和激勵人心的句子與廢話之間的差異程度,結果在大部分的人身上顯示,人們認為這些語句都有某種程度上的深層意涵!

同時,以不同量表測試的結果也發現,越容易接受廢話是有深度意涵的人,與較少的自我反思性、較低的認知能力、較容易將純粹描述性語句看作有深層意義、較多的陰謀論思維、較多的宗教相關信念(相信有所謂天堂或地獄等想法)、較多的異常信念(像是相信和過世者溝通是可能的、黑貓會帶來壞運等)、較容易接受正統以外的替代醫學療法有所關聯。

研究者認為這種現象與巴南效應(Barnum effect)的機轉類似,也就是人們傾向認為模糊的語句能準確地描述自身狀況,他們進而提出一個大哉問是:我們如何防止自己陷入這些廢話的圈套?

他們表示:增加對於廢話的敏感度很重要,也就是增加自我反省與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另外,也或許是人們不太曉得該相信或不相信這些廢話,以及對內在這兩極不夠敏銳、整合能力也不佳,造成我們陷入接受看似正確言論的偏誤[6]。這些都是有待後續研究持續進行與討論的。

最後,本篇論文也有些許限制,讓讀者也許有些困惑,像是不斷更換量表,且為什麼使用這些量表沒做太多解釋。還有僅停留在表面的現象推論,較缺乏與理論或實務的整合;更好的狀態可能是,根據量化研究的結果同時對受試者進行質化訪談,可能讓我們對於個人「獨特的解釋」有進一步了解,並從中萃取出相似的部分,再針對該部分做更詳細的解答。當然這需要更多金錢與專業人力才有辦法執行。

讓我們換個角度看看

廢文誰不發?廢話誰不講?重點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講出、或閱讀這些看似沒意義的話?再者,這些真的沒有意義嗎?

以「意義治療法」聞名的心理治療大師Viktor Frankl曾說:

「意義因人而異,因日而異,甚至因時而異...人所要求的...是要忍受自身無能力以理性抓住生命的絕對意義。『意義』比『邏輯』更加幽深。[7]」

(圖/wikimedia)
(圖/wikimedia)

也許就是因為這份幽深,讓我們在許多時刻需要具有模糊性、或看似與生命有所連結的語句。因為這些語句可能將內在情感投射其中,恰好產生獨特的共鳴。

這是被同理的開始,也是讓個人有「不再是一個人」的感受。畢竟有些時候,眼見的、耳聽的話語之重複性、矛盾性或無相關性,更可能意外地觸碰到深層內在,進而發現自我真正的感受[8]。

換句話說,人總會沉溺在某些事物中一陣子,然後才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真正想說的是什麼。

在你回頭重新拼湊自認沒有意義的時光─那些被認定不具可能性的日子,那些躺在床上不曉得在做什麼的時候,一張一張照片默默地被反覆排列,或許才終於得出結論─沒有一句話語是偶然的,沒有一刻時間是被虛度的,也沒有任何一刻光陰是不具意義的。

參考資料:

Pennycook, G., Cheyne, J. A., Barr, N., Koehler, D. J., & Fugelsang, J. A. (2015). On the reception and detection of pseudo-profound bullshit.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10(6), 549.

Gilbert, D. T. (1991). How mental systems believe. American psychologist,46(2), 107.

Gilbert, D. T., Tafarodi, R. W., & Malone, P. S. (1993). You can’t not believe everything you rea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5(2), 221.

Ursavas, B., & Hesapci-Sanaktekin, O. (2013). What happens when you’re lost between happiness and sadness?: Effects on consumers’ cognitive response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6(7), 933-940.

De Neys, W. (2012). Bias and conflict a case for logical intuition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7(1), 28-38.

Pennycook, G., Cheyne, J. A., Barr, N., Koehler, D. J., & Fugelsang, J. A. (2014). Cognitive style and religiosity: The role of conflict detection. Memory & Cognition, 42(1), 1-10.

Frankl, V. E. (1985).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Simon and Schuster. 活出意義來。光啟文化。

Empson, W. (1966). Seven Types of Ambiguity. Chatto & Windus, London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標註自由 - 寫給自己的心理筆記(原標題:看似有意義的廢文,讓世界更和平?—2016搞笑諾貝爾和平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