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個環保吸管,就可以指著別人鼻子罵「不環保」?5個假掰文青減塑行為,你中了幾個?

2019-10-07 12:36

? 人氣

要因應消費者使用習慣來設計回收機制並不容易,例如吸管本來就已經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PP,但吸管回收真正的問題是它總是跟著其他器具一起出現,而不是單一的回收場景。想要把吸管再分離出來去回收再製,成本耗費太高。在這種狀況下,吸管跟一般垃圾混在一起進焚化爐,也是很自然的選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創業很好,但是盡量先釐清關鍵問題,減少做白工的機率

怪現象三:只要說這個東西不能回收,送「焚化爐」就代表罪惡,不愛地球

我們現在需要更具創意的低成本回收機制,讓我們有能力將部分塑膠回收再利用,而那些不具回收經濟規模、現階段技術上無法以「資源化」回收的塑膠,雖然進了焚化爐,雖不令人滿意,但至少讓塑膠以「能源化」的方式再利用,減少棄置於環境的可能性,就目前科技水準而言,焚化是最可行的做法,即便是環保意識最為先進的歐盟,在塑膠循環利用的近程規劃中,也將焚化處理取代掩埋列為一個重要的過渡選項

焚化爐的技術日新月異,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十惡不赦,以後有機會我們再來談

怪現象四:什麼東西都說生物可分解,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

「生物可分解」是最近流行在塑膠製品上的新名詞,看似成為一個新選擇,透過有機轉換,它們將成為具經濟價值、可再利用的肥料。生質材料,這幾年因為歐盟宣布將整體塑膠管制時間表提前的緣故,一大堆人都投入在這個產業,但是這個材料仍然有其風險。

第一,是這個商機本質上是政策開出來的,若政策一轉彎,原先的商機恐怕就成了危機,投入的資金有虧損的風險。第二,以常用的生物可分解塑膠PLA(聚乳酸)來說,回收處境並不比塑膠來得好,因為PLA也跟前面談的塑膠製品一樣,常常含有甘蔗渣、咖啡渣、竹屑等多種複合材質,照理來說直接進焚化爐最為理想,但因它看起來跟塑膠長得很像,目前回收時根本難以區分,跟塑膠摻混在一起,反而造成塑膠回收的困難與成本的增加。一個連鎖飲料店業者告訴我們,他們想要前往加拿大的多倫多開設茶飲分店,竟被告知不得使用PLA吸管,這當然影響他們採購PLA吸管的意願。第三,即使是PLA的吸管也有同樣的風險會出現在海龜的鼻子裡,對於海洋廢棄物的問題,不管是現在的塑膠,或是PLA,其實都不可能是最終極的解法。

我們仍然支持生質材料,畢竟這個世界需要一個除了塑膠之外的替代選項,但我們也要清楚明白其風險,不是非黑即白

怪現象五:時尚環保袋,塑膠袋掰掰

為了不使用塑膠袋,市面上現在衍伸出各種不織布的提袋,看似使用「布料」覺得環保又時尚,殊不知!不織布其實根本不是你想像中的棉花或是天然材料,它只是另一種塑膠,而且由於顏色染料及客製化,也無法回收。運氣好的話,跟傳統塑膠袋一樣進了焚化爐,運氣不好的話,被誤以為是布料埋在土裡,過了千年也不會分解。

別誤會,我們並不是因此就贊成你整天拿塑膠袋,想說反正可以回收,其實再怎麼回收,也跟不上你使用的速度。我們挑戰的,是不要在完全搞不清楚背後的原理之前,就亂貼別人不道德、不環保的標籤。

減塑很好,希望你真的使用時尚環保袋,永遠不丟棄

作者介紹│黃恩浩 

因受聖經「治理這地」啟發,於是開始成天研究都市雨水的利用,專長為海綿城市、雨水管理、基地保水、都市防洪,是國內新生代的水資源專家。協助政府修訂基地保水設計技術規範、社區及建築基地減洪防洪規劃手冊、屋頂綠化技術手冊等,並規劃福山部落雨水利用多元供水工程、海洋大學雨水公園案,期待協助國家創造更優質的都市水環境。同時為美國LEED認證專業人員及環境教育人員。目前也是綠學院的綠色帶路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綠學院(原標題:5個假掰文青減塑行為,你中了幾個?)

責任編輯/林安儒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