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十全武功」其實都是吹噓?這些戰爭不是打輸就是慘贏,還把清朝國庫敗光光…

2019-03-28 16:49

? 人氣

乾隆的戎裝畫像(圖/維基百科)

乾隆的戎裝畫像(圖/維基百科)

清朝實際在位最久的皇帝乾隆(在位60年+太上皇3年),有著「十全老人」的稱號,因為在他當皇帝的時候,清朝「打贏」了十場轟轟烈烈的戰役,於是在1792年廓爾喀戰事結束後,乾隆老爺心情激動,覺得清朝在自己的帶領下武功強盛、所向無敵,便寫下了老王賣瓜的《十全記》,當中提到「十功者,平準噶爾二,定回部一,打金川為二,靖台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爾喀降,合為十。」十次戰事又合稱「十全武功」。但乾隆真的是戰爭天才,每戰必勝嗎?其實仔細看看史料,這十次戰爭近有些根本沒打贏、不然就是慘勝,而且因為這些戰爭,清軍損兵折將不說,還搞得國空民窮,清朝自此走下坡直到滅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二平大小金川之戰

1747年位於今四川西北部的大金川土司莎羅奔起兵反清,當時金川雖是此區勢力較大的部落,總人口數也只有10萬多人,參與作戰的士兵不過3萬人,然而清軍卻打了很久還打不下來,乾隆一氣之下還斬了指揮不力的川陝總督張廣泗與大學士訥親,換上了四川提督岳鍾琪和傅恆作戰,2人領兵包圍大金川,莎羅奔投降於清,第一次金川戰役勝利。

之後金川地區紛亂不斷,到了1771年大小金川再度爆發大型叛亂,當地的藏民十分不滿清兵的討伐,堅決反抗,清兵屢遭失敗。打了兩年打不下來乾隆惱羞成怒,大舉增兵、增加火力,歷時五年,將士死傷數萬,耗費了七千萬兩白銀終於戰勝。也因為兩次的戰爭使乾隆大舉改革,廢除西南地區的土司「改土歸流」,不再由地方部落領袖統治,而是由清廷派官輪調。

二平準噶爾

準噶爾汗國與清廷的抗爭從康熙時期就一直存在,到了乾隆時期,準噶爾因嚴重內亂,許多部落紛紛投向清朝。1755年,乾隆認為「天與人歸,機不可失」,是攻滅準噶爾汗國的好時機,不顧其他人的阻止堅持出兵,短短一個月,可汗達瓦齊倉皇逃走,準噶爾汗國滅亡。

乾隆龍心大悅,封了有功的阿睦爾撒納為雙親王,然而阿睦爾撒納不只想當一個小親王,他的野心是要當可汗,於是不到半年又起而叛亂。1757年,乾隆派兵鎮壓,剛好準噶爾地區正流行天花,雙方死者無數,阿睦爾撒納戰敗後也染上天花而亡。乾隆更下令殺盡抵抗者,準噶爾人被屠殺,不久後滅絕。兩次平定準噶爾前後約花費2300萬兩白銀。

兆惠在黑水突圍(圖/維基百科)
兆惠在黑水突圍(圖/維基百科)

南疆大小和卓叛亂

大小和卓是一對兄弟,曾被準噶爾囚禁,在清兵攻陷準噶爾後被救出。然而小和卓的野心和慾望什麼也擋不住,在阿睦爾撒納叛亂時他也參與了,戰敗後又回到南疆投靠哥哥大和卓,並慫恿哥哥和他一起發動叛亂、脫離清朝統治。

但和卓兄弟的統治十分暴力獨裁,1759年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清軍打敗了叛軍,大小和卓逃往阿富汗東部,被當地部族首領砍頭,清朝完成西域的統一,並將這個地方重新命名為「新疆」。雖然這場仗打贏了,但也折損了許多優秀的將領。

清緬戰爭

1762年開始中緬邊界不斷有爭執發生,乾隆也不願再以綏靖對待西南邊事,開打後當時的雲貴總督劉藻謊報大捷,實際上只抓到了5個小兵,緬兵甚至大舉入侵、包圍軍營,輸得很慘。劉藻當然被處死了,而新上任的楊應琚對緬甸情勢不熟悉,一味地相信前線傳來的假新聞捷報並上奏給乾隆。但後來乾隆發現清兵其實輸得很慘之後大爆氣,把上報假新聞的將領和楊應琚都殺了。

新派去的總督明瑞戰功累累,只是仍輕忽了緬軍的力量,甚至在交戰時中箭身亡,清軍在第三次與緬甸交戰依然是輸了。第四次乾隆放大招,讓他的愛將傅恆領軍出征,但由於瘴氣和水土不服,三萬多清兵折損大半,此時緬軍也因幾年的戰爭而感到厭倦,加上南面正被暹羅騷擾,擔心腹背受敵,而提出停戰。1769年雙方議和,而染上瘴癘的傅恆就此病死。此次戰事歷時四年,前後四次出兵,耗費1300多萬兩白銀。

台灣林爽文叛亂

林爽文事件是清領時期台灣的三大民變之一,因為台灣地方官員取締幫派組織天地會,領袖林爽文不滿清廷遂起兵抗清,起義之初駐守台灣的清軍勢單力薄,根本無力抵抗,若沒有部份地區的民兵、鄉勇配合清軍圍攻、抵抗林爽文軍隊,可能等不到朝廷支援。清廷先後動用了3萬多軍力,還派遣了傅恆的兒子福康安、大將海蘭察出征,到台灣後還募集鄉勇團練,耗費800萬銀兩,加上利用當時台灣泉州人、漳州人、原住民部落等各族群間的矛盾,費時一年半平定,乾隆更是因為鄉勇在此戰的強大助力而將諸羅縣改名為嘉義。

安南之役

安南是現在的越南地區,這次乾隆出兵是「管別人家事」。安南國內亂,原安南帝黎氏及其家屬在支持者的保護下逃到了廣西境內,乾隆認為可以藉此機會出兵安南,扶植傀儡皇帝,讓大清多一個藩屬國。1788年派孫士毅出征,一路殺進首都昇龍,冊封黎氏為安南國王,本來乾隆叫他冊封完就收兵回京,他卻因為享樂貪功,打算在安南過完年再繼續南下進攻。

於是新政權阮氏便趁著清軍歡度春節、鬆懈之際率軍北上,包圍了昇龍城和其他駐兵營,清軍大敗。乾隆知道之後大爆氣,把之前給孫士毅的一切封號撤回,並叫傅恆的兒子福康安繼續討伐安南,但阮氏不願再戰,賄賂福康安並向乾隆要求冊封(等同於承認藩屬地位),乾隆就開心地封他為安南國王,叫福康安撤軍且將此戰列入「十全武功」。

兩次征戰廓爾喀

廓爾喀就是尼泊爾王國,當時廓爾喀時常侵犯西藏地區,1788年西藏備受威脅,向清朝求助,乾隆便派通曉藏語的巴忠為欽差,領兵三千入藏。廓爾喀看見清兵大舉進入藏區就怕了,在欽差大使到達之前,先與西藏方面私下談和,以支付廓爾喀大量元寶換取和平。巴忠入藏後,見藏、廓官員已私下講和,便向朝廷謊報「清軍已將淪陷地區收復」。

廓爾喀退兵後,清朝當然要換一換失職官員,新的負責人在廓爾喀依約來拿錢的時候不承認合約,而八世達賴喇嘛原本打算密談,以150個元寶將原訂合約撤回,廓爾喀國王當然很火大,決定再次入侵西藏。乾隆這次派了福康安和海蘭察出征,與達賴喇嘛眾僧人合力對付廓爾喀軍隊,廓爾喀無力抵抗,派遣使者請求歸誠,1792年戰事結束。

乾隆時期的清朝版圖與藩屬國(圖/維基百科)
乾隆時期的清朝版圖與藩屬國(圖/維基百科)

乾隆的「十全武功」有些根本沒贏,不然就是慘贏,耗費了大量的白銀,更不用說乾隆朝還出了「中國史上最大貪官」和珅,到了後期甚至還無官不貪,讓清朝從乾隆以後就國力衰弱。再加上從乾隆22年開始清朝就正式閉關鎖國,僅開廣州為通商口岸,錯過與西方交流、增加實力的機會,在晚清時更被西方列強以船堅炮利踹開門戶、簽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讓中國近代蒙羞百年。如果要深究清朝從腐敗到滅亡的原因,好大喜功、愛亂打仗的乾隆絕對難辭其咎。

責任編輯/潘渝霈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佳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