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沙龍》「怕死」的國家如何面對危機?媒體人揭新加坡兼顧長期規劃和選票秘訣

2023-12-01 08:40

? 人氣

新報業媒體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左)和MOMOTV董事長李四端(右)11月30日在思沙龍講座「不尋常對話」分享新加坡如何未雨綢繆。(取自思沙龍網路直播)

新報業媒體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左)和MOMOTV董事長李四端(右)11月30日在思沙龍講座「不尋常對話」分享新加坡如何未雨綢繆。(取自思沙龍網路直播)

龍應台基金會舉辦「思沙龍」論壇11月30日舉辦壓軸場「不尋常對話」,以「前瞻危機:新加坡的科技未雨綢繆」為題,邀請曾任新加坡聯合早報駐北京及香港特派記者的新報業媒體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與談,MOMOTV董事長李四端主持,分享新加坡如何透過科技,應對缺水缺電缺糧又有戰爭危機的可能未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李慧玲分享,危機對新加坡來說很尋常,因為當初獨立建國時面對的就是一個很不尋常的情況,且新加坡什麼天然資源都沒有,土地又狹小,只能在這樣的條件下努力經營下去,也讓很多人笑新加坡很怕輸;但與其說新加坡人怕輸,不如說新加坡怕死,因為對新加坡人來說,在這麼艱困的條件下,輸了就是死了,所以必須努力爭取。

李慧玲指出,新加坡必須要有錢,因為新加坡什麼資源都沒有,必須用錢和各國買資源;新加坡必須要有原則,因為沒有人可以保護你,因此希望至少聯合國可以出來主持公道;新加坡還必須要講價值,如此朋友看到你有價值,就會來幫助你,並指出新加坡其實很需要依靠外面。

練習備戰危機 依靠朋友同時提高自己應變能力

主持人李四端提問有什麼能夠體現新加坡憂患意識的時刻,比如面對新冠疫情時?李慧玲表示新冠疫情暴露了新加坡很多困境,包括因為疫情導致國界無法開放,或是經濟上的衝擊;比如當時除了疫苗、藥物和糧食短缺以外,當國內因為疫情進入半封閉狀態,所有工人都關在宿舍裡面,連帶影響了很多公共建設和環境的維護,學生因為疫情只能改採遠距上課,但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提供學生用網路上課的條件。除此之外,老師可能也有孩子需要照顧、有些家庭需要工作,沒有辦法照顧孩子,這些很細節的事情都成為重大的挑戰。

李慧玲提到,新加坡在2014年時就曾提出智慧國概念,其中一項規劃是透過政府補助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台平板,剛好遇到疫情就派上用場,後來疫情開始好轉,教育部宣布即使能夠回到學校,每星期仍要有一天是遠距上課,要大家練習這種操作,讓大家有備戰心理。

李慧玲也以水源和糧食問題為例,表示新加坡長期透過向馬來西亞買水來應付水資源的匱乏,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關係並不總是和平,且供水合約也有到期的一天,因此新加坡也一直在做準備,除了發展出能夠將用過的水再重新製成飲用水外,也不斷發展海水淡化,做好馬來西亞不願意供水後,水資源依然能夠自給自足的準備。

在糧食供應方面,新加坡則廣交各方好友,從大約一百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口各種食品,來源相當多元化,但同時也積極鼓勵國內農業科技公司、養殖業運用科技方式,努力達成2030年糧食自給率達到30%的目標,在廣結善緣的同時,也不過度依賴單一朋友、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執政黨長期執政 新加坡政府長期規劃行之有年

李慧玲分享,新加坡由於執政黨從獨立建國時就長期執政,因此不斷有政府在進行長期沙盤推演和規劃,定期設想20年、30年甚至50年、100年後會有什麼樣的危機要應對,以及需要做哪些準備,甚至2019年新冠疫情還未爆發時,當時總理在面對群眾發表演講時,談的就是一百年後的新加坡面對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會遇到什麼樣的危機,並規劃撥一千億千元來做這種規劃。

李慧玲表示,在新加坡公務員體系中,有一個集結優秀官員的策略小組,專門進行長期的規劃,中期規劃至少是以5年起跳,長期規劃則是25年起跳,在新加坡談50年、100年後的規劃,其實都是習以為常的事情。

李四端問到,新加坡能做這種很長期的規劃,是否有什麼歷史上獨特的因素,或是有哪些制度面的特點?新加坡人民對於政府的信任依舊嗎?未來政府的執政是否會面對挑戰?李慧玲回應,新加坡之所以能夠做到這種長遠的規劃,除了建國之初很多人犧牲了個人的權利甚至是人生的規劃,在所謂講大局的這種集體意識下做出犧牲,公務員體系和執政者的紀律也極為重要;因為在明天很困難的情況下,還要想到後天的事情,去思考什麼樣的錢絕對不能碰、什麼樣的制度絕對不能改變,這都需要紀律,也有賴於當初執政者做出很好的示範,讓人民願意相信政府。

執政仍需面對選舉考驗 兼顧未來與勝選成考驗

李慧玲指出,新加坡政府會做長期的規劃,但新加坡是民主國家,執政黨每五年都要面對選舉的考驗,且新加坡的人民是理性的,雖然知道政府做得不錯、願意相信你,但也會覺得不能老是相信你,我要監督你、給你壓力,國會也要有更多反對的聲音。

李慧玲表示,新加坡的挑戰在於一直在做長期規劃的同時,也要贏得每一次大選;但要贏得大選,就必須迎合當時人民想做的事情,同時兼顧現在和未來就形成一個很大的挑戰,比如以前可以派很木訥、但會做事的候選人,現在卻除了要能言善道,還要善於經營社群平台,讓人民對你臉熟、認識你,才會喜歡你,進而把票投給你。

李慧玲表示,未來接班的執政者在大的理念大致還是相同,依舊會對未來做長遠的規劃,但細部的做法可能會不一樣,和人民互動方式也會不一樣,這就是政治的現實,執政黨也必需做好有一天不再執政的準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