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安達種族滅絕歷史重演? 敘利亞人道悲劇無休日

2015-05-12 17:49

? 人氣

逃離家園的敘利亞母子。(美聯社2012年資料照)

逃離家園的敘利亞母子。(美聯社2012年資料照)

1994年5月13日,時任美國參院外交委員會附屬非洲委員會(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Subcommittee on Africa)主席賽門(Paul Simon),與參議員傑佛斯(James Jeffords)共同致電給當時聯合國駐盧安達(Rwanda)指揮官達雷爾(Romeo Dallaire),詢問如何阻止盧安達可能發生的種族滅絕屠殺,達雷爾在電話中回答,他只需要一支5000人的部隊,就可以讓悲劇不會發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無動於衷的美國政府

兩位參議員掛上電話後,草擬了一封信給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要求柯林頓政府敦促聯合國正視盧安達面臨的種族屠殺,信件中寫著:「危機是顯而易見的,美國不能坐視悲劇發生」。

這封信石沉大海,2個月後,盧安達發生種族滅絕的慘劇,共80萬人遭無情屠殺。柯林頓多年後自陳:「當時應該多做一些。」

延伸閱讀:《再看一眼盧安達 種族大屠殺20周年

如今,美國與國際社會目擊了另一個已然發生的種族滅絕屠殺行為:敘利亞,即使許多人仍不以「種族滅絕(Genocide)」來形容敘利亞的戰事,但自2011年發生內戰以來,在2300萬的敘利亞全國總人口中,已有近半數流離失所,不幸淪為難民,成為21世紀至今最大的人道危機。

 

 

救人,同時也失去人

薩羅爾(Zaher Sahloul)是名居住在美國芝加哥的敘裔美籍醫生,每隔幾個月,薩羅爾就會帶著一批芝加哥的執業醫師前往敘利亞,協助人道醫療救治工作。薩羅爾對美國聯邦參議員德爾賓(Dick Durbin)表示,在當地進行救援工作所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桶裝炸彈(barrel bombs)」。

延伸閱讀:《桶裝炸彈與恐怖組織 敘利亞的荒謬絕境

敘利亞的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府從內戰開始,便對反叛軍控制地區密集的投下桶裝炸彈,所謂桶裝炸彈就是利用廢棄的石油桶,裡面裝著鐵釘、砲彈碎片與炸藥,爆炸威力一般,但是對於平民的傷害很大,尤其,阿塞德選擇投擲桶裝炸彈的目標地區,幾乎都是屬於非戰鬥區域的住宅樓房,還有醫院。

 

 

聯合國查察人員還發現,阿塞德政府所投擲的桶裝炸彈中竟含有毒氣,對於非戰鬥人員造成更大的死傷,2014年起,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通過,要求敘利亞不得在人口密集的都會區投擲桶裝炸彈,但光在去年,阿塞德政府便已投下了逾2000枚桶裝炸彈。

此外,從2011年內戰爆發後,敘利亞的醫院常常成為政府軍與反叛軍攻擊的目標,據統計,4年來已有230多間醫院遭到遭無情砲火攻擊,造成近600名醫護人員因此喪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