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日記》今發表!國史館曝艱辛過程致謝家屬 林佳龍:功過要由台灣人評判

2023-10-31 18:05

? 人氣

國史館31日舉行《蔣中正日記》新書發表暨座談會,國史館館長陳儀深(右一)同時預告《蔣經國日記》將在年底出版。(柯承惠攝)

國史館31日舉行《蔣中正日記》新書發表暨座談會,國史館館長陳儀深(右一)同時預告《蔣經國日記》將在年底出版。(柯承惠攝)

今(31)日為故總統蔣中正冥誕,歷經多年跨海爭訟的兩蔣日記於上月重返台灣,國史館今(31)日下午與民國歷史文化學社舉行《蔣中正日記》新書發表會,公布蔣首任總統任期間7本日記。國史館長陳儀深、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蔣方智怡等人皆出席;陳儀深並預告,預計年底會出版1970至1979年間的《蔣經國日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兩蔣日記歷經10年跨海爭訟,9月自美國運抵台灣,並在家屬就其持份捐贈,及台、美法院將判定屬國有財產,應由國史館管理典藏下,鑑於社會對開放兩蔣日記的期盼,國史館著手規劃《蔣中正日記》出版。因前館長呂芳上主持的民國歷史文化學社早有準備,國史館為求時效,授權其先從蔣中正就任首任總統任期的日記開始出版,明年起再根據任期及年度依序發行。

國史館指出,蔣中正從1926年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起,開啟成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的篇章,後於1948年就任行憲後首任總統,並在1949年中央政府遷台後,於1950年3月復職至1975年過世為止,是統治台灣最久的領導人,不僅對台也對近代東亞歷史走向影響深遠。但直至今日對蔣中正的功過得失,仍存在相當對立與矛盾的詮釋,離所謂的「蓋棺論定」顯然還有段距離。

向同意捐贈的家屬致謝 陳儀深閱後有感

陳儀深致詞時表示,據先前判決,國史館至少擁有任職總統期間的文物,至於非任職總統期間文物則歸家屬所有,這讓實務執行有困難,所幸從蔣方智怡開始,各自持份的家屬陸續同意捐贈給國史館;而後於今年7月,美國法院判決要求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將2005年所寄存的文物全數交給國史館,為此他要代表國史館,向各位有權繼承的家屬致謝,否則兩蔣文物的整理、日記的出版,無法走到今天的進度。

20231031-國史館31日舉行《蔣中正日記(1948-1954)》新書發表暨座談會,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蔣方智怡出席。(柯承惠攝)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31日在《蔣中正日記》新書發表會上,對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蔣方智怡(見圖)等日記持份家屬的捐贈表達感謝。(柯承惠攝)

陳儀深說明,今年9月14日59箱兩蔣文物回到國史館,目前審編處正逐件檢視做細部編目,預計明年3月起於國史館查詢系統提供目錄檢索及影像閱覽服務,並於每季開放6個年度整編成果。修纂處正緊鑼密鼓針對蔣經國的日記做校訂與註解,今年底會先出版1970至1979年間的《蔣經國日記》。

對於閱讀蔣的日記,陳儀深強調,他的態度是有功說功、有過說過,建議社會不要停留在0分與100分的兩極化立場,這不是一廂情願的道德呼籲,而是仔細讀過並放在時代背景來理解。例如他在讀八二三砲戰間的日記,發現蔣中正當時在總統府和美國國務卿杜勒斯3次會談產生「蔣杜聯合宣言」後,周末就帶著「武勇二孫」去日月潭渡假。

陳儀深進一步說,可見八二三砲戰不只是軍事較量,也包括政治上的互相試探,「蔣杜聯合宣言」顯示美中台三方處於某種均衡狀態,顯然美方不支持蔣中正反攻大陸,但也很認真的幫忙防衛台澎金馬,這時候蔣中正就鬆了一口氣,具體的行為就呈現在隔了1天的周末就帶著2個孫子去日月潭渡假。

20231031-國史館31日舉行《蔣中正日記(1948-1954)》新書發表暨座談會,國史館長陳儀深出席。(柯承惠攝)
國史館31日舉行《蔣中正日記(1948-1954)》新書發表暨座談會,國史館長陳儀深出席致詞。(柯承惠攝)

發表會恰逢誕辰?陳儀深:非國史館選定也無須避諱

陳儀深指出,儘管今天是蔣中正生日,但時間點是配合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出版時程和要求,非國史館選定,他也覺得無須刻意避諱。國史館自2008年來陸續出版許多戒嚴時期政治案件史料彙編,因總統蔡英文對案件清查解密、真相釐清非常關心,加之國安局和調查局的檔案是近幾年才得以公開,讓外界看到特務和線民的監控無所不在,且處置過程的「不法」令人怵目驚心。

陳儀深強調,轉型正義是經朝野討論、制定法律所認可的價值,實現過程有粗糙之處可以改進,但反省過去缺失是為了共同的未來。蔡英文強調的轉型正義帶著和解意涵,中正紀念堂轉型亦是如此,並非沒有思考,而是等待更成熟的機緣,此事不應是蔡英文一人之事,藍綠雙方的中道力量若能承擔責任、勇敢發聲共同促成,相信不久的將來可以得到解決。

蔣中正離「蓋棺論定」有距離?林佳龍:功過要由台灣人評判

林佳龍致詞時則先是轉述蔡英文對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舉辦新書發表會的感謝,隨後表示,兩蔣日記史料重返台灣是台灣歷史值得記錄的大事,不但是學術界盛事,更是轉型正義道路上的重大里程碑。在威權統治時期的台灣,蔣中正被黨國體制宣傳為「民族的救星」、「世界的偉人」,解嚴後台灣社會與學界才逐漸擺脫言論、思想的限制,重新審視蔣中正的歷史定位。

林佳龍說,針對蔣中正的功過得失,至今還存在著相當有差異的詮釋,蔣中正是精彩的歷史人物,是切入近代歷史最好的題材,但離所謂的「蓋棺論定」顯然還有段距離,應由學者專家研究,每個人的評斷都有價值觀,蔣中正的功過也要交給台灣人民來評判。

林佳龍提到,蔣中正統治的台灣時代,雖為國家帶來相當程度的安全及穩定,但情治機關白色恐怖的作為,對台灣人民所造成的傷痕至今仍未完全平復。《蔣中正日記》的公開及出版,除對學術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史料意義外,同樣對台灣當前轉型正義的未竟之業,有向前推進的作用。

20231031-國史館31日舉行《蔣中正日記(1948-1954)》新書發表暨座談會,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出席。(柯承惠攝)
國史館31日舉行《蔣中正日記(1948-1954)》新書發表暨座談會,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出席。(柯承惠攝)

林佳龍強調,近7年來政府為轉型正義做了許多工作,注意到最重要的基礎工程就是究明歷史真相,意即正視過去的威權統治,對當時國家的不法行為釐清責任,讓歷史輪廓更加清晰,沒有歷史真相,轉型正義永遠難以取得社會的共識;沒有歷史真相,就沒有真正的和解與寬恕。

林佳龍認為,藉由《蔣中正日記》的出版,蔣中正在台灣歷史上的功與過,終可用自己最真實、也最內心世界的一手紀錄,來回答這個問題。對於日記內容或許每個人都會有不解讀,他尊重每位國民的立場與看法,更堅定捍衛國民勇敢表達個人意見的自由,相信這才是台灣最可貴的價值。

林佳龍說,每位總統的歷史定位都應由人民決定,但政府有責任揭露威權統治時期的加害體制及加害者,讓人民充分理解歷史真相後,再來做客觀評價,相信願意面對歷史、從錯誤中反省的國家,必定是擁有堅強韌性、堅持民主的國家,這是轉型正義之於台灣民主的意義,更是每個台灣人共同使命。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陳儀深、蔣方智怡等人發言前,在主持人邀請致詞時都有人拍手,但輪到林佳龍致詞時,當主持人說完「敦請總統府林佳龍秘書長致詞」後,現場卻突然一片寂靜,直至林佳龍發言結束後,才出現掌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秉哲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