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潛艦難應對中共威脅?郭正亮揭關鍵變數:戰爭恐怕會先發生

2023-10-06 08:10

? 人氣

前立委郭正亮(見圖)表示,國造潛艦設備絕非最先進,停留地點容易遭偵測,加上戰爭可能在潛艦完工前發生,因此可能不是防衛武器首選。(顏麟宇攝)

前立委郭正亮(見圖)表示,國造潛艦設備絕非最先進,停留地點容易遭偵測,加上戰爭可能在潛艦完工前發生,因此可能不是防衛武器首選。(顏麟宇攝)

首艘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軍艦」日前舉行命名暨下水儀式,談及台灣未來戰略構想,前立委郭正亮表示,是為針對中國大陸擾台的航母做出反擊,然而台灣的潛艦設備絕非最先進,停留地點容易遭偵測。他更指出噪音強度與耐潛力等問題,以及在多變的中美關係中台灣是否能穩定獲得戰鬥系統也未可知,強調難以肯定這是否為當前防禦縱深的最佳選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郭正亮於節目《觀點|亮劍臺灣》中指出,台灣的戰略構想為潛艦能夠在東部及北部海域下潛並停留,以便日後針對中國大陸擾台的航母做出反擊,不過由於範圍過大,因此至少需建造8艘。然而,潛艦小組召集人黃曙光卻表示,台灣直至2027年,僅能產出2艘潛艦,而根據美國指出,2024年至2027年恰逢台灣的「危險期」,2艘潛艦遠遠不足以應對可能的軍事威脅。

「台灣做的潛艦絕對不是最先進的」,郭正亮分析,中國大陸肯定具備更先進的設備,台灣潛艦停留的地點就容易遭到偵測,因此美國曾傳出反對聲音,前國防部長李傑與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同樣不贊成此策略,也並未出席下水典禮,除了時間緊迫之外,還考量到實際能用性。由於戰爭可能在潛艦完工前發生,李喜明認為應優先採購更具機動性,且相對較靈活、易於作戰的武器,以海軍為例,小型砲艇與巡邏艇就更加適合。

海軍退役中將蘭寧利表示,潛艦的存活力最關鍵之處即為隱密,因此與噪音強度、減噪措施有極大關聯,郭正亮指出,外界公認最優質的減噪技術在日本,台灣又如何保證自身潛艦能夠不被發現?除噪音強度外,還必須考量耐潛力,郭正亮強調潛艦需要上浮充電,屆時便是噪音最大的時刻,同時為「最容易被獵殺的時刻」。

郭正亮解釋,戰鬥系統必須向美國購買,然而美中關係變數多,台灣又如何保證能夠長期且穩定的採購。美方也提出相關疑問,表示潛艦價格不斐,部署數量又大,取得時間也相對較長,難以肯定這是否為台灣當前防禦縱深的最佳選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