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熊市:北京最新一輪有關經濟發展的言論審查

2023-07-24 12:00

? 人氣

2023年6月13日,北京下班時間的擁擠交通與人潮。(美聯社)

2023年6月13日,北京下班時間的擁擠交通與人潮。(美聯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中國經濟成長減緩,政權的審查制度加速運轉

近幾週,中國政府對與其國內經濟成長減緩有關的新聞和評論進行審查已成為國際頭條新聞。這是因為在中國,討論金融或經濟資訊通常被認為比討論關於中國民主或人權的問題,更少涉及政治敏感問題。

然而,最近一波涉及經濟發展的言論審查並不罕見。事實上,在過去的十年中,每當經濟出現問題時,中國共產黨(中共)就會反復實施更嚴格的限制。

當前整治行動顯著之處在於其側重打擊收入不平等、青年失業和老年人貧困等社會問題的內容。這些問題影響廣泛且根深蒂固,可能會削弱中共执政的合法性基礎。只要這些問題存在,相應的審查措施就會繼續實施。

過往週期性的經濟審查

在中國,任何可能對執政黨或其最高領導層產生負面影響的新聞持續面臨審查風險。但當經濟表現良好——或至少與官方目標相符或優於其他主要經濟體時(例如在疫情期間的某些時期)——當局往往會採取較為寬鬆的手段。

但這種相對寬容的態度往往在經濟陷入困境時迅速消失。例如,中國股市在2015年多次暴跌,美國倡議團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對75份被洩露的審查指令(由美國的《中國數字時代》(China Digital Times)發佈)進行了分析,發現與經濟、股市和待定的經濟政策立法有關的新聞在該年成為第二大被審查的熱門新聞話題,而前一年則排名第七。

2018年和2021年,因中美貿易戰和新冠病毒 (COVID-19) 疫情引發的經濟審查再次激增。鳳凰新媒體和網易營運的財經新聞頻道和應用程式面臨停播或被要求勒令「整改」。報導稱,政府要求記者和網站密切管理經濟事務的新聞和評論。2021年8月,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信辦)——中國最高層級的網際網路監管機構——啟動了為期兩個月的清理行動,打擊「惡意」歪曲經濟資訊的平台和帳戶,包括轉載外國報導和評論的平台。

經濟困境和不滿情緒加劇

中國的經濟曾一度預計在2022年底政府解除嚴格的「清零」封鎖政策後復甦。然而,因國際緊張局勢加劇、政治化打壓科技公司、持續存在的房地產危機等問題削弱了中國對出口、其國內消費支出和其他經濟增長驅動力的需求。此外,新訂《反間諜法》頒布、中國排外情緒上升和外國投資者對中國供應鏈可靠性信任減少等,也降低了外國投資者的興趣。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在3月份發佈的年度調查報告中首次發現,大多數美國企業不再將中國視為他們的前三個重點市場之一。

同時,在中國各地,政府官員和企業(尤其是地方層面)面臨著與薪資拖欠、住房危機和其他經濟問題有關的定期示威活動。自去年夏天以來,自由之家的《異言網》記錄了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間共計2,230起抗議事件。其中住房抗議活動,包括與房地產公司破產有關的示威,是《異言網》數據庫中的主要現象之一,約佔所有案例的40%。此外,從去年12月到今年2月,《異言網》統計了共370起工人抗議活動,是前一年同一時期數量的兩倍多。

中國當前還面臨著創紀錄的高青年失業率。截至今年5月份已達到20.8%。預計隨著夏季更多大學畢業生的湧入,失業率將進一步上升。此問題也可能會引起官方對年輕社會群體不滿的擔憂,特別是考慮到該群體在去年11月的「反清零」示威活動中所佔比例很高

控制敘事的最新措施

正是在此一背景下,政府監管機構和社群媒體審查員重點針對收入不平等、青年失業和老年人貧困等新興敏感話題展開了打擊行動。

近日引起國際關注的一個案例是新浪微博社群媒體平台宣佈於6月26日封鎖了知名財經評論員吳曉波(擁有近五百萬的粉絲)和其他兩個未透露姓名的個人帳號。新浪刪除了吳的最新貼文,並聲稱他「傳播負面有害資訊」,破壞了政府政策,特別是有關失業率和證券市場的言論。吳和其他經濟專家去年因批評「清零」政策,社群媒體帳號曾被多個平台暫時封禁

另外還出現了不那麼引人注目的案例,影響了中共通常認可的資訊來源。例如,中國媒體《搜狐新聞》於6月初在新浪微博上發佈了一系列九張海報,強調突顯了貧困、青年失業和殘疾等種種社會問題。雖然內容多數引用中國政府的官方統計數據,仍然遭到官方全面封禁;截至6月15日,這些海報已全部被替換為空白的灰色框。本月稍早,包括知乎、微博和一席等在內的多個社群媒體平台,刪除了有關安徽師範大學學者仇鳳仙研究的講座影片和新聞文章的引用。仇發現,她所調查的省級農民工中,有60%沒有退休金,也無法退休,否則他們每月只能靠100到200元人民幣(約合14到28美元)生活。儘管中共中央電視台(央視)在5月25日報道了仇的書籍出版並發現類似的研究結果,最近的相關引用仍遭審查刪除。

3月以來,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信辦)已全面禁止發佈關於貧困、老年或殘疾人面臨困境的影片和貼文。其中一則已被移除的內容是記者胡晨峰製作的影片。該片段採訪了一位每月生活費僅15美元的老年婦女,並與她一起購物,堅持為她付款了共計18美元的商品。該影片已從兩個中國影音平台上下架,報導稱胡的網路社交帳戶也被暫停。在3至4月期間,審核員刪除了一些反對「受過教育的年輕人只是不夠努力找工作」的類似評論文章和社群媒體貼文。這些內容是對中共青年團和中國中央電視台評論的強烈反彈之一。

助長疾病的藥方

近期一輪的經濟審查不同於以往因應股市暴跌等暫時性挫折所祭出的措施,而是針對中國政策制定者難以解決的長期結構性弱點問題。因此,政府對經濟數據的討論更加嚴格地限制(即使資訊來自官方管道)這可能成為中國的常態,而非例外。

這些限制不僅對企業、投資者、記者和一般新聞讀者帶來了風險,對中共及其目標也是如此。經濟新聞的嚴格審查會引發不信任,加劇人們對局勢惡化的懷疑;這些疑慮反過來又可能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因為消費者準備迎接最壞情況,謹慎的投資者則將生意投向其他地方。中共應該允許可靠數據的全面公開,不論形勢有多嚴峻,而不是繼續堅稱一切安好。惟有這樣,民營部門和公民個人才能做出理性、明智的決策,以改善自身和國家的命運。

莎拉‧庫克是自由之家中國、香港和台灣的資深研究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