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巴菲特的成功之道:五年一個明智決策

2023-05-08 11:00

? 人氣

股神巴菲特所主持公司股價創歷史新高。圖片來源:AP

股神巴菲特所主持公司股價創歷史新高。圖片來源:AP

資本主義歷史上最成功的人士之一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最近做了一件不符合他性格的事:他為自己的成功總結了一個理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巴菲特每年都會給波克夏哈薩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 BRKA)股東寫信,藉此機會反思過去的一年。今年,他還回顧了過去的58年,並用兩個數字總結了自己的職業生涯。第一個是波克夏哈薩威公司在這58年裡的回報:3,787,464%;第二個數字很小,不那麼精確,但同樣令人驚異。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
風傳媒邀請你一起用閱讀串起愛,幫助身障樂兒實現想要的生活目標。2023/05/31 以前,訂閱《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VVIP公益專案,就幫你捐出1,000元給樂作創益協會。

現年92歲的巴菲特寫道:「我們之所以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業績,是因為我們作出了差不多十來個真正明智的決策。也就是大約每五年一個。」

每五年才一個!從他掌控波克夏哈薩威公司到現在,就算是少之又少的「藍月亮」這種稀罕事出現的頻率也比這個高。

然而即使是為數很少的決策,也能產生巨大的價值。他的意思是,非凡的成功不在於每一次決策都做對。關鍵是將重要決策做得非常正確。事實上,巴菲特自己也說,他的大多數投資都不算什麼,充其量也只是平庸而已。他平均每五年才做出一個真正明智的決策,卻仍足以獲得3,787,464%的滿意回報。

「與鮮花盛開一樣,雜草凋零也有意義,」波克夏哈薩威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巴菲特寫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只需要做對為數不多的決策就能創造奇蹟。還有,沒錯,早點開始行動並且活到90多歲也不無裨益。」

人們讀巴菲特的文章,和他們看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打球一個道理:雖然自己做不到,但想看看應該怎麼做。

巴菲特富有傳奇色彩的致投資者信有洞見、睿智、簡單易懂,但某種程度上與眾不同。這些信件也很謙虛。多數跑贏市場的投資者傾向於忘記那些搞砸了的決定,但這位億萬富翁似乎更願意提醒粉絲他犯過的錯誤,反思自己的失敗。

在巴菲特解釋自己非凡的成功時,把這些成就說得平凡無奇。他尋找機會,以合理的價位投資擁有誠實的員工、競爭優勢和「可以理解、持久、而且令人垂涎的經濟效益」的大公司。然後,他將他的成功歸功於複利的神奇力量,幸運地生活在美國,執行基本理念,避免巨大錯誤,以及很多好運氣,就像在冰雪皇后(Dairy Queen)冰淇淋上澆的熱巧克力。

他還告訴信眾,想像他們拿著一張打孔卡,可以打20個孔,代表著他們一生中可以進行的投資總次數。如果你知道,你只能投資20次,你就會儘量讓每次投資都有價值。你會耐心,你會精挑細選。你會在最有信心時才行動。無論做什麼決定,這種思維模式都是有用的。

但巴菲特在最近的信中寫道,對他來說意義重大的決定不到20次。他的打孔卡更像一個雞蛋盒。

當筆者問巴菲特是否認為他的成功理論適用於其他人時,他的助手說,投資者將有機會在6日舉行的波克夏哈薩威年度股東大會上向他提出任何問題,「我們期待股東會提出60多個問題」。

可以提個這樣的問題:巴菲特做出的10多個明智決策都有哪些?這位價值投資者在信中提到了他的一些最有價值的投資,比如買入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 Co., KO)和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 Co., AXP)等派息股,以及覓得查理・孟格(Charlie Munger)這樣一位合作夥伴。不過,他並沒有一一道來,而「巴菲特學家們」不禁猜測其他的明智決策還有哪些。

波克夏哈薩威的股東們對巴菲特最佳投資決策的爭論,就像「霉粉」討論「霉霉」泰勒絲 (Taylor Swift)的最暢銷歌曲。

該公司對美國運通公司的13億美元投資現在價值230億美元,對可口可樂的13億美元投資現在價值250億美元,而孟格帶來的價值不可估量。

還有1967年收購保險公司National Indemnity的交易,該公司為波克夏哈薩威翻開了一個新的篇章,現在仍是搖錢樹。五年後收購See's Candies的交易當時耗資2,500萬美元,現已帶來超過20億美元的回報(在去年的波克夏哈薩威年度股東大會上售出的22,000磅花生糖和巧克力也有點功勞)。還有1999年收購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的前身,該交易不僅帶來了可觀的收入,還帶來了巴菲特欽點的接班人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很難用準確的數字來衡量他的這些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收購案的價值,但這些顯然在巴菲特的標誌性投資之列。

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商學院金融學教授David Kass還舉了更多例子,包括鐵路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和剃刀公司吉列(Gillette Co.)等。但在巴菲特的清單中,最重要的是一項變革性投資,巴菲特曾稱之為他投資生涯的初戀。

這段羅曼史始於1951年,當時巴菲特得知他的教授及偶像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是Geico的董事長,於是從紐約乘火車前往華盛頓參觀該公司總部。他在一個周六的早上來到Geico,卻發現Geico的員工沒有在周六早上工作的習慣。最後,一名門衛聽到巴菲特砰砰砰的敲門聲,不僅讓他進去了,還把他介紹給了辦公室的另一個人。就這樣,這位熱切的年輕學生從這位執行長那裡了解了保險業務方面的知識。

若不是一個周末看門人的同情心,商業歷史的進程可能會改變。巴菲特對Geico的投資開啟了他對保險的終身迷戀。巴菲特收購National Indemnity的過程也同樣不拘一格。每次提到巴菲特的職業生涯亮點,該公司都榜上有名。在巴菲特從一個朋友那裡聽說National Indemnity要出售後,他寫了一份兩頁的合約,從另一個朋友手裡買下了這家公司,達成交易僅用了15分鐘。

「這是歷史上最好的資本配置決策之一,」《巴菲特致股東的信》(The Essays of Warren Buffett)的編著者勞倫斯.康寧漢(Lawrence Cunningham)說。「這是巴菲特的縮影。」

2011年斥巨資入股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 BAC)是巴菲特的又一經典投資案例,從中可以看出他的思維方式和波克夏哈薩威的運作情況。在別人恐懼時貪婪意味著巴菲特以極其有利的條款達成了一筆獲利豐厚的交易。當時他決定買入50億美元的美銀優先股,包括獲得在未來十年中以每股7.14美元的低價購買7億股美銀普通股的認購權證。當巴菲特行使這些權證成為美銀最大的股東時,該行股價為24.32美元,時至今日該股仍位於28美元左右。巴菲特精明的機會主義策略得到了回報。

巴菲特還善於認識到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這一點在五年後的另一次行動中會變得清晰明了。

巴菲特職業生涯中的許多最佳投資決策不是投公司,而是投個人。1985年,他聘用保險業奇才Ajit Jain,巴菲特是在一個周六碰巧遇到的Jain。孟格稱聘用Jain是波克夏哈薩威有史以來最棒的投資。

2016年,波克夏哈薩威以折扣價買入蘋果公司股票,這可不是巴菲特和孟格這兩位老人的主意。眾所周知,巴菲特不喜投資科技公司,他還一度特別排除了投資蘋果公司的可能性。這次是他的一位副手將賭注押在了這家全球最富有公司的長期價值和豐厚的經濟回報上。巴菲特很快就效仿他的副手,買入了更多蘋果公司股票,並把自己的翻蓋手機換成了iPhone。波克夏哈薩威最初所持10億美元蘋果公司股份的價值已經飆升至逾1,500億美元,成為巴菲特投資組合中最大持倉股。

巴菲特投對了人。這些副手作出了巴菲特自己本不會進行的出色投資。

一個真正明智的決策促成了另一個絕佳決策。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