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季GDP保住正成長,但也只剩0.4%!外媒:動態清零付出代價,全球前景持續黯淡

2022-07-15 12:00

? 人氣

2022年7月1日,北京街頭的大螢幕正在播報習近平訪港的消息。(美聯社)

2022年7月1日,北京街頭的大螢幕正在播報習近平訪港的消息。(美聯社)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布2022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中國在這段時間的國內生產總值為人民幣56264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2.5%。但如果單看第二季的表現,與去年同期相比僅成長0.4%,與今年第一季同比成長的4.8%相比更是大幅衰退。《路透》指出,由於中國今年爆發新一波疫情,在北京堅持零新冠政策之下,使得房地產市場陷入嚴重低迷,全球經濟前景也持續黯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中國官方15日發佈數據之前,包括《華爾街日報》、《路透》等外媒都警告「第二季的數據不會太好看」。《路透》先前預估,中國第二季的GDP成長率可能只剩1%(《華爾街日報》則為0.9%),全年表現約在4%左右,花旗、摩根大通與高盛等投行的經濟學家也認為最多應在4%到4.3%之間,但北京官方對2022年設定的經濟成長目標是5.5%,去年全年的經濟成長則有8.1%(四個季度的表現分別為18.3%、7.9%、4.9%、4.0%)。

15日放榜後,官方證實中國經濟第二季的表現遠遠不到1%,甚至保住正成長都顯得有些辛苦。《華爾街日報》認為,這份成績單反映出中國「動態清零」的經濟代價。尤其今年3月之後上海的「封控」措施疫情讓經濟受損十分明顯,直到5月下旬疫情逐步受控,且中國政府又抓緊「穩增長」的政策方向,生產活動才開始逐步恢復。

2022年6月,北京地鐵站。(美聯社)
2022年6月,北京地鐵站。(美聯社)

世界銀行預估,中國下半年將採取更積極的刺激措施,新加坡星展銀行的經濟學家周洪禮(Nathan Chow)認為中國「最糟糕的衰退期已經過去,但下半年的復甦不太可能太強」,畢竟間斷停工導致減薪與減少招聘,除了造成勞動市場緊張,也讓消費疲弱繼續成為經濟復甦的艱鉅挑戰。

不過今年第二季並非中國經濟自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差表現,2020年1月新冠疫情在武漢傳開後,當年第一季的GDP同比下降6.8%,創下有紀錄以來最糟糕的表現。中國在第二季控制疫情後,在復產復工的利多下GDP恢復了3.2%的正成長,全年得出成長2.3%的表現,也是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正成長的主要經濟體。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今年中國政府設定的經濟目標不但低於去年(6%)、也遠低於去年的實際表現(8.1%),更是20多年來的最低成長目標。即便如此,由於國內外經濟情勢的不確定性擴大,讓今年的中國經濟成長面臨更大壓力。

北京中央商務區一個建築工地上的工人。越來越多的中國基礎設施將需要工人用鍵盤工作,而不是戴著安全帽。(AP)
北京中央商務區一個建築工地上的工人。越來越多的中國基礎設施將需要工人用鍵盤工作,而不是戴著安全帽。(AP)

雖然外媒對今年的中國經濟表現並不樂觀,但中國媒體對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大多集中在「上半年成長2.5%」,至於第二季的「同比成長0.4%」則在新聞標題與頭段都見不著,要到內文才會看到中國經濟第二季大幅減速的現實。《第一財經》宣稱「隨著疫情形勢好轉、穩增長一攬子政策舉措落地見效,6月經濟繼續修復,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回升,二季度中國GDP實現正增長」。

不過從6月份的分項指標來看,中國的經濟數據確實展現回升態勢。包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成長3.9%(比上月增加3.2%);「服務業增加值」由負轉正,成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負轉正,同比成長3.1%;「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進一步回升至5.6%。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則在記者會上表示:「一系列紮實穩住經濟政策成效明顯」、「穩住了經濟大盤,成績來之不易」。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則認為,6月份經濟表現出現快速反彈後,中國第三季的經濟成長將出現全面上揚。

2022年6月,排隊等待進入辦公大樓的北京上班族。(美聯社)
2022年6月,排隊等待進入辦公大樓的北京上班族。(美聯社)

對於中國方面的樂觀預期,《華爾街日報》則認為中國的失業率目前仍居高不下、房地產持續低迷,加上西方國家經濟前景堪慮,勢必對中國的出口造成影響,今年可能是中國經濟低度成長的一年。如果中國經濟不振,由於歐美國家已經飽受利率調升與通貨膨脹夾擊,今年的全球經濟表現恐怕將再失去一個可靠的動力來源。Fathom Consulting駐倫敦的經濟學家艾希華斯(Jonathan Ashworth)也說,當全球經濟其他重要組成部分呈現疲軟甚至衰退,中國不太可能繼續扮演帶動全球成長的火車頭。

即便中國經濟6月份的數據開始好轉,但《華爾街日報》指出,南韓與台灣等主要出口經濟體的數據顯示,海外市場對於製成品的需求開始減弱。中國過去兩年在新冠疫情的肆虐上保住經濟成長,出口的成績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6月份出口訂單的復甦力道顯然還遠遠不夠。分析師也表示,除了歐美國家的通膨情況讓人擔憂,如果中國不願放棄「動態清零」,今年想要達到5.5%的成長目標恐怕非常困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