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在南韓的複雜遺產:慰安婦、徵用工問題牽動民族情緒,尹錫悅能解決嗎?

2022-07-13 19:10

? 人氣

7月12日,南韓總統尹錫悅前往日本駐韓大使館公報文化院,弔唁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AP)

7月12日,南韓總統尹錫悅前往日本駐韓大使館公報文化院,弔唁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AP)

日本殖民歷史產生的痛苦記憶,讓南韓人對安倍晉三之死沒有太多傷感。但是在安倍離去之後,《經濟學人》認為兩國關係或許出現了轉機。

從首爾到東京飛行時間不到兩小時,然而日韓政府高層很久沒有積極互動了,上一次進行國事訪問是在2011年12月,兩國戰後以來最友好的時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時,時任南韓總統李明博與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會晤,李明博讚揚野田下令交還日本在朝鮮半島殖民時期搶走的「朝鮮王室儀軌」等1200冊古代圖書。野田作為東道主,特地在京都擺設晚宴,一起慶祝李明博70歲生日,兩人更表示希望在日韓之間建立起「面向未來的關係」。

日本和南韓是東亞經濟強國,而且都是成熟民主國家、美國堅定的盟友。在現代地緣政治方面,日韓擁有多項共同利益,它們都需要應對中國在印太地區日益成長的影響力、北韓的核武威脅,但日本殖民朝鮮半島給南韓帶來的痛苦記憶是兩國關係暖化、美日韓軍事合作的障礙。

在同一場領導人峰會上,李明博和野田就「慰安婦」議題針鋒相對。此後,安倍晉三上任日本首相,日韓關係急轉直下。2017年起,帶有右翼民族主義傾向的安倍碰上南韓左派人權總統文在寅,不是重新點燃歷史爭端,就是在貿易戰火上加油,兩國政府發生更多衝突。

李克強、文在寅、安倍晉三在成都舉行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美聯社)
2019年,李克強、文在寅、安倍晉三在四川省成都舉行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美聯社)

安倍晉三在南韓留下的複雜遺產

疑日、反日民族情緒

2012年至2020年,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執政期間,日韓雙邊關係充滿挑戰。美國南韓經濟研究院研究主任費瑞爾(Kyle Ferrier)指出,日本殖民朝鮮引發的歷史問題一直是兩國關係緊張的根源,日方經常認為自身已經努力彌補;韓方則批評日本誠意不足,質疑安倍欲修憲、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做法,與追求和平的態度自相矛盾。

安倍任內的一些行為也惹怒了反日民族情緒高漲的南韓人,並使他在高達8成的南韓人心中是負面形象,被痛罵是「戰犯後代」、「對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的極右翼」。他曾以私人身分參拜靖國神社,下令調查承認二戰期間日軍強徵朝鮮慰安婦的「河野談話」,並拒絕對日本二戰期間將朝鮮人用作奴工一事多做回應。

「河野談話」是日本政府1993年調查日本政府文件、歷史檔案以及慰安婦證詞後所做出的聲明,談話還包含時任內閣官房長官河野洋平對朝鮮慰安婦表示衷心反省和道歉。2010年代,日本社會民族情緒上升,常見輿論批評「河野談話」等日本政府為二戰行為道歉的聲明是「自虐」。

安倍政府下令調查「河野談話」讓南韓人尤為憤怒,質疑他是否對慰安婦倖存者的陳述有意見。由於日本與中韓的外交關係迅速惡化,加上美國時任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出面調解,敦促重視日美韓軍事同盟關係

以應對中國威脅,安倍政權才於2014年明確保證,無論調查結果如何,都會承認「河野談話」立場。

南韓日本軍慰安婦受害者以及遺屬針對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第一次庭審13日在首爾中央地方法院進行,(右起)受害者李玉善、李英淑、吉原玉(Gil Won-ok)出席。(AP)
南韓日本軍慰安婦受害者以及遺屬針對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在首爾中央地方法院進行,(右起)受害者李玉善、李英淑、吉原玉(Gil Won-ok)出席。(AP)

慰安婦與徵用工

2015年12月,日韓領導人安倍晉三和朴槿惠就「最終和不可逆轉地」解決慰安婦議題達成了《日韓慰安婦問題協議》,隔年7月根據協議成立「和解‧平癒財團」,並由日方出資10億日圓(約新台幣2.8億元),向受害者發放撫慰金。

同時,時任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讀出共同文告:「當時軍方涉及的慰安婦問題對多數女性名譽與尊嚴造成深刻傷痛,對此日本政府表示『痛感責任』。」而安倍晉三則以日本首相身份,表達「謝罪」和「反省」。

不過韓方的立場在政權更迭後發生逆轉,朴槿惠的繼任者文在寅與慰安婦人權團體從一開始就對這份協議極為不滿。2018年文在寅政府譴責前政權「拿錢賤賣受害慰安婦」,宣布解散「和解‧平癒財團」。那一年,日韓另一個歷史爭端「二戰時期徵用工賠償問題」也冒出檯面──南韓最高法院判決,二戰時期強徵百萬名朝鮮人作為奴工的日本企業應負起賠償責任。

2019年2月1日,南韓已故慰安婦受害者金福童的告別式於首爾舉行,圖為慰安婦倖存者李英淑與在日駐韓大使館的慰安婦銅像。(AP)
2019年2月1日,南韓已故慰安婦受害者金福童的告別式於首爾舉行,圖為慰安婦倖存者李英淑與在日駐韓大使館的慰安婦銅像。(AP)

「徵用工」問題在戰後就曾出現於日韓外交談判桌上。1965年6月,在南韓朴正熙政府索賠之下,日韓簽訂《日韓請求權協定》,日本同意給予南韓5億美元援助、3億美元貸款,使徵用工等「二戰受害者索賠問題」在協定簽署時獲得一次性的解決。事隔半世紀後,日本政府堅持1965年條約已徹底解決此類問題,拒絕回應南韓法院要求日企賠款的判決,並警告南韓不得任意扣押日企資產。

不過對徵用工而言,1965年協議確實對他們沒有幫助,因為當時日本政府的賠款淪為替朴正熙政府發展國家經濟的「日援」,受害人並沒有實際獲得金錢補償。所以一些徵用工選擇向南韓法院提告,以韓方受害者身分要求當初剝削他們的日本企業(日本製鐵、三菱重工)給予損害賠償。

南韓政府以國家名義索賠時,沒有充分詢問受害者的意見,如此看來,慰安婦與徵用工的解決方案觸礁,並不能說完全都是安倍的錯。但是專家也認為,日本政府相比德國來說,對戰爭的反省確實做得不夠多。東京國際大學國際關係教授伊豆見元(Hajime Izumi)先前呼籲過安倍,日本政府應表現出更慷慨的精神,並且真誠地道歉,而不是試圖對事實狡辯。

日裔美籍國際關係大師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早在安倍2007年第一次當首相、露出鷹派立場時,就對他可能推動日本新興民族主義提出看法:「安倍比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更加熱衷於建立一個自信的、毫無道歉意圖的日本。」

南韓首爾日本大使館前方的慰安婦少女雕像(AP)
南韓首爾日本大使館前方的慰安婦少女雕像(AP)

日韓破冰的機會到來?

安倍晉三上周遭刺殺身亡,消息同樣震驚了南韓社會。在反日情緒之下,南韓網友對安倍之死並沒有太多傷感,許多人更擔憂的是,在日韓裔人士是否會遭到日本極右翼報復,日本自民黨是否會實踐修憲意圖。

但是南韓現任保守派總統尹錫悅誓言要改善兩國關係。他不僅在給安倍昭惠的唁電中,稱安倍晉三是「日本備受尊敬的政治家」,還親自前往日本駐南韓大使館弔唁。南韓外交部長朴振本周宣布將積極準備訪日事宜。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有鑑於現任日韓領導人都強調兩國應在充滿挑戰的地緣局勢中共同合作,或許現在正是十多年來,難得能讓日韓關係回暖的機會。尹錫悅帶來「李明博外交2.0」,再次呼籲與日本建立「面向未來」的關係;同樣有意修補關係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上周末日本國會參議院改選鞏固了執政權力,直到下次全國投票之前,他還有長達三年的任期。

7月12日,南韓總統尹錫悅前往日本駐韓大使館公報文化院,弔唁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AP)
7月12日,南韓總統尹錫悅前往日本駐韓大使館公報文化院,弔唁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AP)

據悉,尹錫悅剛上任時,兩國政府高層就恢復了聯繫。他4月就派代表團前往東京,表示有意解決兩國爭端。6月29日,美日韓三國領導人趁北約峰會期間會談,睽違5年再次聚首,達成加強三方合作應對北韓核威脅的共識。

徵用工糾紛是兩國首要解決的問題。對於2018年南韓法院判決日企賠償一事,南韓外交部長朴振解釋,南韓政府尊重司法機關的判決,政府為解決此事成立了「民官協商機制」,將聽取專家和當事人意見後謀求最為合理的方案,有鑑於日方的最大顧慮為在韓資產受損,韓方將努力找到更為可取的方案。

岸田文雄2015年正是領導促成《日韓慰安婦協議》的外相,現在他若要讓步,就必須說服自民黨的民族主義勢力。兩國民意是否支持政府修補關係是另一個關鍵,日本《讀賣新聞》5月一份民調發現,多數日本人都知道日韓就徵用工和慰安婦等問題發生衝突,但被問及哪一國該讓步以解決問題時,58%日本人回答說「日本不應該讓步」,只有32%的人表示日本應該退一步。

尹錫悅則必須擔心被選民視為「親日派」,或對日本態度太積極。前南韓駐日大使申珏秀說:「(在這件事情上)我們不能獨自跳探戈。」許多日本政客認為,日韓現在的關係更像是你來我往地打網球。一名自民黨議員說:「很明顯,球正在南韓的場上——他們必須解決問題。」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圖為2020年9月,安倍晉三與岸田文雄共同慶賀菅義偉被選為自民黨總裁。這兩人也分別是菅義偉的前後任總裁與首相。(美聯社)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圖為2020年9月,安倍晉三與岸田文雄共同慶賀菅義偉被選為自民黨總裁。這兩人也分別是菅義偉的前後任總裁與首相。(美聯社)

不少日本外交官已經發現,繼續與南韓爭吵下去是在戰略上犯蠢。如果徵用工協商失敗,日韓關係肯定會進一步惡化。屆時,美日韓之間的軍事合作可能會停滯不前,日韓貿易限制成倍增加,歡欣鼓舞的贏家是中國和北韓。

北韓最近一連串飛彈試射,是促成日韓合作的強大動力。迄今為止,美國只試圖將日韓盟友帶到談判桌前,基於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是比川普(Donald Trump)更加重視國際多邊主義的領導人,他可能會更積極撮合日韓,避免日韓爭端擾亂美國團結印太反中聯盟的計畫。

改善日韓關係能帶來不少回報,不僅在國防安保合作上,還或許能共同維持供應鏈穩定,這些都有助於抵禦中國在印太地區的擴張主義。

首爾智庫東亞研究院(EAI)的宋岳(音譯,Yul Sohn)說,理論上來說,擁有共同戰略利益的日韓應為雙邊關係惡化「設定下限」。然而他亦表示,只要歷史傷痕一天沒有癒合,日韓的良好交流就永遠「存在上限」。在拒絕正視歷史的情況下,日本和南韓是無法好好共同「面向未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