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安倍晉三遇刺,《華郵》力挺「自衛隊入憲」:安倍看出「對抗中國崛起」的必要性,美國應協助日本抗中保台

2022-07-12 19:00

? 人氣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圖為他在2013年10月27日,以首相身份檢閱自衛隊。(美聯社)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圖為他在2013年10月27日,以首相身份檢閱自衛隊。(美聯社)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街頭遇刺身亡,成為日本戰後影響最大的一起暗殺事件。由於安倍是自民黨最重要的政治派閥,也是當今力主修改和平憲法、牽動印太安全合作、甚至提出「日美核武共享」的領頭人,他的驟逝勢必牽動日本政治乃至東亞局勢。中共官媒《環球時報》警告岸田文雄政府「不可打開修憲的魔盒」,《華盛頓郵報》則公開表態支持「日本軍事合法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安倍之死剛好發生在日本參院大選前夕,這起暗殺事件也讓自民黨帶頭的修憲勢力(自民黨、公明黨、日本維新會、國民民主黨)在選戰中斬獲超過三分之二的席位,越過了啟動修憲的日本憲法第96條門檻。由於岸田文雄選後已公開表態,勢必要推進修憲議題,尤其是包括「自衛隊入憲」等四項議題(其他三項則為緊急事態條款、參院選區調整、充實教育環境),將會在國會發起討論。

2022年7月12日,遇刺身亡的安倍晉三目前仍停靈於東京增上寺,許多民眾在致哀時忍不住哭泣。(美聯社)
2022年7月12日,遇刺身亡的安倍晉三目前仍停靈於東京增上寺,許多民眾在致哀時忍不住哭泣。(美聯社)

日本國憲法第96條

「本憲法的修訂,必須經各議院全體議員三分之二以上的贊成,由國會創議,向國民提出,並得其承認。此種承認,必須在特別國民投票或國會規定的選舉時進行投票,必須獲得半數以上的贊成。憲法的修訂在經過前項承認後,天皇立即以國民的名義,作為本憲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公布之。」

《環球時報》在11日的社評指出,放棄戰爭是「日本戰後回歸國際社會的前提,也是東亞持久和平的基石之一」。即便日本2016年實施新安保法、解禁「集體自衛權」,打破1945年以來禁止對海外派兵的限制,「和平憲法」很大程度遭到架空,《環時》依舊認為「是否徹底捅破這層窗戶紙,依然是個極其重要的風向標」。由於安倍遇刺可能讓修憲勢力獲取同情票,《環時》甚至警告,「若將自衛隊寫入和平憲法第九條,等於發出否定戰後歷史、否定和平發展道路的危險信號」。

2022年7月12日,遇刺身亡的安倍晉三目前仍停靈於東京增上寺,許多日本民眾前往致哀。(美聯社)
2022年7月12日,遇刺身亡的安倍晉三目前仍停靈於東京增上寺,許多日本民眾前往致哀。(美聯社)

對於《環球時報》所警告的「和平憲法束縛的是軍國主義的衝動」、「(和平憲法)從未束縛日本和平發展的能量,反而是其強大保障」,「切莫打開修憲魔盒、放出噬人的魔怪」、「將整個東亞拖到新一輪危機之中」,《華盛頓郵報》卻有全然不同的看法。

《華郵》在11日的社論中指出,身為日本戰後擔任首相時間最長的安倍晉三,其政治生涯的使命就是「保護日本及其民主」。即便辭去首相職務,安倍目前仍是自民黨最具實力的派閥領袖,這次不幸遇刺的現場,正是安倍為同黨參選人演講助選。為了保護日本戰後的發展,安倍對內提出「安倍經濟學」刺激經濟成長、以及日本軍事力量的現代化,對外則提出聯合美印澳洲的印太戰略,《華郵》認為「安倍正確地觀察到對抗中國崛起(及其對台灣的可能威脅)與北韓核武的必要性」。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圖為2006年10月29日,時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檢閱海上自衛隊。(美聯社)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圖為2006年10月29日,時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檢閱海上自衛隊。(美聯社)

既然《華郵》「對抗中國崛起」與《環時》「確保東亞免除日本軍國威脅」的基調完全不同,兩者對於「自衛隊入憲」的看法自然也就天差地遠。《華郵》指出,安倍晉三不幸遇刺時,他或他的繼任者都沒能完成安倍的既定目標。包括《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遭到川普反悔退出,日本憲法修改的計畫也尚未實現。《華郵》認為日本憲法第九條對於「戰爭權」的限制是一種過時的法律模糊,因為日本雖然在憲法中宣稱「永不發動戰爭」、「永不保持陸海空軍」,但事實上日本每年編列50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並且維持擁有25萬兵力的「自衛隊」。

日本國憲法第9條

「日本國民衷心謀求基於正義與秩序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第一項)

「為達到前項目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第二項)

(翻攝海上自衛隊臉書)
(翻攝海上自衛隊臉書)

對於日本自衛隊入憲的敏感議題,《華盛頓郵報》在社論中主張「美國與其他民主國家都應該支持民主日本軍事能力的合法化」。《華郵》當然也了解許多日本人對於軍國主義的恐怖記憶憂心不已,並且不願意支持日本再次軍事化;包括南韓、中國等日本鄰國,對於二戰遭受日本侵略的記憶也揮之不去;在支持修憲的國內勢力中,毫無疑問則是以保守派的民族主義者安倍為首。

但《華郵》也稱讚21世紀的日本是國際社會中值得信賴的一員,在烏克蘭遭到俄軍入侵之後,日本對於全球安全的貢獻更顯重要。至於自衛隊入憲等修憲作法,只是將日本當前的現實合法化、讓日本更容易參與集體安全行動—這也包括保衛台灣,而非讓日本重新訴諸戰爭。《華盛頓郵報》在這篇社論最後感嘆「安倍走得太早」,並且盼望「他對日本乃至於全世界帶來的影響,不應當被遺忘」。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