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專訪哲連斯基:烏克蘭強大在哪裡?它的勝利會是什麼模樣?

2022-03-28 15:10

? 人氣

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3月10日透過臉書發表談話。(美聯社)

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3月10日透過臉書發表談話。(美聯社)

他不知道戰爭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結束,但他知道,戰爭告終時,「我們仍然站在這裡捍衛烏克蘭人的生命」。

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近日接受了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專訪。在被沙袋與反戰車路障層層包圍的基輔政府大樓內,這位穿著卡其色夾克、鬍鬚未刮的「人民公僕」臉色凝重地談論發生在他國家身上的悲劇現實,以及對於歐美國家反應的看法。當談到俄羅斯軍隊在一個月內做出的不人道行為時,他不禁以激動氣憤的語氣回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入侵者甚至不去為己方的傷亡哀悼,」他難以置信地說,「這我搞不明白,一個月內約有1萬5000名(俄羅斯官兵)喪生……(普京)正在將俄羅斯官兵像木柴一樣扔進火車的熔爐。而且甚至沒有埋葬他們……他們的屍體被留在街上。在幾個城市,小城市,我們的官兵說因為屍體腐敗的惡臭而無法呼吸。」

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專訪期間展露了「真誠與善良仁慈」,令《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在27日刊出的專訪中評價道:「儘管普京(Vladimir Putin)與哲連斯基都以俄文作為母語,但兩人說的是不同的權力語言。」

在普京的世界裡,生命是廉價的,誠實是軟弱的,神祕主義與暴力能夠助長對權威的崇拜,「歷史只屬於偉人,不會對烏克蘭留有任何憐憫,也不會有烏克蘭的容身之地。」而哲連斯基的優勢卻在於所謂的「軟弱」,他很真誠、具有開放心胸,也願意傾聽和回應人們對他的需求。

《經濟學人》在文末儼然把烏克蘭戰爭視為善良對抗邪惡之戰,引用前蘇聯二戰文學巨著《生活與命運》(Life and Fate)指出,儘管面臨著龐大的邪惡,但只要人性的關鍵部分──善的基本內核──仍存在,邪惡便永遠無法擊潰善良。

2022年3月9日,馬里烏波爾遭到俄軍炸毀的婦幼醫院。(美聯社)
2022年3月9日,馬里烏波爾遭到俄軍炸毀的婦幼醫院。(美聯社)

俄烏價值觀完全不同 哲連斯基:獲勝只是時間問題

哲連斯基認為,俄國軍隊與保衛烏克蘭的戰士之間有很大的差距。「我們勇敢的官兵正在保衛馬里烏波爾(Mariupol),他們本可以很早就離開,但他們不會離開的」,他說,經過31天的轟炸和圍攻,他們仍在戰鬥,不是因為總統有令,而是因為他們「認為必須留下來埋葬那些在行動中喪生的人,拯救傷員的生命……只要有人還活著,就必須留下來繼續保護他們。」

「這就是戰爭雙方價值觀的根本區別。」他強調道,「我不認為他(普京)在腦海中想像的烏克蘭和我們所見的會一樣。他將烏克蘭視為其世界觀的一部分,但這與過去30年發生的事實不符。普京不像是只在碉堡裡待上2個星期或6個月而已,更像是在那裡20年了。」

對普京來說,力量就是暴力,任何不敢流血的人都是軟弱的,因此俄羅斯軍隊如法炮製了2014年在烏克蘭東部的所做作為。「他們正在綁架我們城市的首長,」哲連斯基指控稱,俄軍針對烏克蘭地方行政區首長進行大規模綁架與迫害,有些人已經被殺死,有些人失聯後被發現已經是一具屍體,還有人些被迫下台,「同樣的人正在執行這些操作」。

如果軟弱意味著人性,那麼正是這種弱點讓哲連斯基變得強大,也讓烏克蘭國旗在世界各國上空飄揚。哲連斯基讚頌烏克蘭公民的勇敢,例如他們是如何當街張開雙臂阻止戰車車。他說:「人民決定站起來,都是出於個人意志。我不可能有辦法命令他們不要這樣做,或者促使他們躺臥在戰車車下。我會和這些人在一起直到最後。」

他強調烏克蘭最終會獲得勝利,「我不可能堅信其他任何事情,我只相信我們一定會贏,因為這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的土地,我們的獨立。獲勝只是時間問題。」

2022年3月11日,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會面。(美聯社)
2022年3月11日,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會面。(美聯社)

歐美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分成五種

然而,獲勝不僅取決於烏克蘭人的戰鬥精神,還要看西方能否大力支持。烏克蘭想要捍衛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就需要西方的戰車、裝甲運兵車和戰機。哲連斯基指出,烏克蘭需要西方國家立即有力的支持。

哲連斯基同樣覺得世界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力道不夠。現有制裁規範存在漏洞,例如,俄羅斯最大的銀行「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並沒有被跨國金融支付系統「SWIFT」剔除,因為它是歐盟支付天然氣費用的主要管道之一。儘管歐盟已經討論過一輪禁運俄國石油和天然氣,但迄今為止歐洲尚未實施這些舉措(美國已下令實施)。

哲連斯基希望各國的行動可以將心比心,先發制人,「我們聽說(是否切斷俄國能源)這決定取決於俄羅斯是否對我們發動化學攻擊。這麼做是不對的,我們不是什麼白老鼠。」

他把各國對烏克蘭的支持程度分成五個等級。首先是那些不介意長期戰爭的國家,它們期待「讓俄羅斯筋疲力盡,即使以烏克蘭滅亡、烏克蘭人的生命為代價。」其次是,那些基於「俄羅斯市場龐大」而希望盡快結束戰爭的國家,它們的「經濟正在蒙受損失」。

2022年烏克蘭戰爭,侵略者俄羅斯遭到西方史無前例的金融制裁(AP)
2022年烏克蘭戰爭,侵略者俄羅斯遭到西方史無前例的金融制裁(AP)

第三是各式各樣的盟友與夥伴,它們認為俄羅斯納粹主義當道,並希望烏克蘭能在戰場佔上風。第四是一些自由民主小國,基於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它們主張不惜一切代價迅速結束戰爭。最後是一些處境尷尬的親俄國家,因為它們是「俄羅斯聯邦在歐洲的辦事處」。

若要詳細說明歐美國家的態度差別,哲連斯基認為,美國和英國的支持是值得稱許的,儘管美國政壇紛擾有時會導致執政黨反應慢,但拜登(Joe Biden)的投入程度可以說是越來越高。

而德國正試圖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取得平衡,他說:「德國與俄羅斯有著長期關係,他們正在通過經濟的角度看待局勢,如果國內有壓力,他們會提供幫助,但是他們覺得做得足夠時,就會停下來。」當被問及為什麼像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這樣的領導人不會提供戰車來幫助烏克蘭時,他說:「他們害怕俄羅斯。就是這樣。」

烏克蘭戰爭,2022年3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波蘭華沙發表演說,痛批俄羅斯獨裁者普京(AP)
烏克蘭戰爭,2022年3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波蘭華沙發表演說,痛批俄羅斯獨裁者普京(AP)

勝利會是什麼樣子?人性的善良不會被邪惡擊垮

對普京來說,勝利意味著摧毀與俄羅斯作對的烏克蘭,殺害那些擁有自由意志、將人的生命和感情置於國家意識形態或宗教之上的人們。那麼在哲連斯基的預想中,烏克蘭的勝利會是什麼樣子?

他停頓了一下,把人性、同情心和自由視為勝利的基準,說道:「勝利就是能夠盡可能挽救更多人命……因為沒有生命就沒有任何意義。我們的國土固然重要,但它終究只是領土。」

他承認,要拯救所有人、維護所有人的利益,同時保護人民而不放棄領土,恐怕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他不知道戰爭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結束,但他確信,戰爭告終時,「我們仍然站在這裡捍衛烏克蘭人的生命」。

2月24日一大清早,俄軍襲擊烏克蘭時,哲連斯基和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都在家裡。憶及當天發生的事情,他說:「他們告訴我傳出很大的爆炸聲。幾分鐘後我收到消息,正在發生火箭彈攻擊。」不久,美國為烏克蘭總統提供了安全逃亡的方式,但他選擇留下。

2022年烏克蘭戰爭,逃離馬里烏波爾戰火煉獄的小小難民(AP)
2022年烏克蘭戰爭,逃離馬里烏波爾戰火煉獄的小小難民(AP)

「這不是勇不勇敢的問題,我只是必須按照我的方式行事。」他強調,戰爭爆發當下,自己並非做好了當英雄的打算,只是依本心去做,「如果你不曉得該用什麼方式面對某件事……那麼你必須誠實,這樣人們才會相信你。你不需要去嘗試做別的事,只需要做好你自己……重要的是,不要逞強逞能。」

普京的權力建立於政權對公眾的欺瞞之上,哲連斯基的優勢卻在於他願意傾聽和反映公民的需求,《經濟學人》指出,這正是「普通人的力量」(he strength of Everyman)。

《經濟學人》最後說到,出生於烏克蘭北部猶太小鎮別爾季切夫(Berdychev)的蘇聯小說家格羅斯曼(Vasily Grossman)在巨著《生活與命運》中說得很好:「人類歷史並不是善良如何奮力戰勝邪惡的戰鬥,而是一場邪惡為擊潰人類善良內核的戰爭。但如果人類中的人性到現在還沒有被摧毀,那麼邪惡就永遠不會獲勝。」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