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捏造疫情數據,新冠死亡人數低報17000%!」美學者指控官方數據「假的太誇張」,中共為維繫統治乾脆騙到底

2022-01-07 17:00

? 人氣

中國西安12月23日實施封閉式管理後,確診數卻仍持續攀升。圖為穿著全身防護服的採檢人員正在為民眾進行新冠篩檢。(美聯社)

中國西安12月23日實施封閉式管理後,確診數卻仍持續攀升。圖為穿著全身防護服的採檢人員正在為民眾進行新冠篩檢。(美聯社)

《富比世》近日刊登學者長文,指控中國政府涉嫌捏造並嚴重低報新冠死亡人數。除了中方所公布的數據顯然有違常理與經驗法則,若以《經濟學人》的分析模型推導,中國恐怕已有170萬人死於感染新冠病毒,比起全球疫情最糟糕的美國還要嚴重一倍。

《富比世》(Forbes)日前刊出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Stevens Inst. of Technology)的定量金融計劃(Quantitative Finance Program)主任喬治‧卡爾霍恩(George Calhoun)的兩篇長文,標題是批判砲火十足的〈北京蓄意低報中國新冠死亡率〉(Beijing Is Intentionally Underreporting China’s Covid Death Rate)。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新聞週刊》也曾點出各國政府公佈的死亡率「是個謎」,「中國的數據尤其未能反映真實」。不過卡爾霍恩除了引用《經濟學人》的分析模型、更詳細比對中國與各國的新冠數據差異,警告中國官方公佈的資料「從任何角度來看都非常奇怪」。卡爾霍恩並非公衛專家,在大學則是靠著金融專業進行研究與任教,他為何會鑽研中國的新冠統計數據呢?

2021年,美國經濟與就業仍面臨嚴峻挑戰(AP)
2021年,美國經濟與就業仍面臨嚴峻挑戰(AP)

卡爾霍恩在文章中指出,過去兩年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的主要驅力就是新冠疫情的起伏與好壞。像是輝瑞與莫德納疫苗在2020年11月發表後,讓委靡的全球市場立刻為之一振;不過每當疫情傳來壞消息,市場又會馬上出現拋售。據稱新冠疫情正在從「全球大流行」轉入「地方性流行病」,亦即人類今後將在必要的防疫措施下與新冠病毒共存,卡爾霍恩認為關於疫情的爭論焦點也從「醫學」轉為「經濟」:社會對於「與病毒共存」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開放」VS.「封鎖」

在卡爾霍恩的論述下,「何種公衛政策最符合成本」、或者說「社會應當如何在經濟與醫療之間進行權衡」,都是經濟學者們高度關注的話題。若從大處觀之,卡爾霍恩認為最關鍵的決斷就在於:政府面對疫情,政府應當採取西方國家普遍採取的「開放」政策、或是中國目前仍在繼續堅持的「封鎖」(或者說封城與清零)作法?

中國西安12月23日實施封閉式管理後,確診數卻仍持續攀升。圖為代買外送業者正在運送日用物品給封城蝸居中的市民。(美聯社)
中國西安12月23日實施封閉式管理後,確診數卻仍持續攀升。圖為代買外送業者正在運送日用物品給封城蝸居中的市民。(美聯社)

若從經濟表現來看,金融市場確實提供了一個簡便的評估指標。包括恒生指數過去6個月與標普500相比下跌了34%,滬深300與美國的指數相比也下跌了18%。此外,許多分析也認為中國的封城與其他「清零」作法,更讓中國的企業與經濟前景蒙上陰影,許多跡象顯示中國的經濟確實正在放緩。

「中國模式」可行嗎?要看中國數據是否可信

除了經濟表現,「開放」與「封鎖」這兩種政策對於防疫的功效如何當然也非常重要。若能有效壓制疫情,即便經濟成長的腳步有所放緩,似乎仍是一種合理選擇。卡爾霍恩在判讀中國的疫情資料時,發現的卻不只是「比其他國家更好或更壞」,而是一種「顯然有問題的重要落差」。他認為評估中國模式效果的最大關鍵,在於中國政府對於新冠確診率與死亡率的統計是否準確,這一點甚至會影響到中國金融市場與上市公司的估值。

2021年12月20日,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商店區一片淒清。由於Omicron變種病毒的疫情肆虐,包括荷蘭在內的許多國家又重新下達封城令。(美聯社)
2021年12月20日,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商店區一片淒清。由於Omicron變種病毒的疫情肆虐,包括荷蘭在內的許多國家又重新下達封城令。(美聯社)

卡爾霍恩在2日發表的文章指出,美國爆發新冠疫情至今共有82.5萬人(截至7日已增加為83.2萬)死亡,但在中國這個數字卻是4636人(截至7日毫無變動)。兩國的死亡率差異更是讓人更為驚訝:中國每10萬人有0.321人死亡,美國則是每10萬人248人死亡—兩者相差800倍。雖然大部分西方媒體都接受了中國政府提供的數據,公衛專家也在思考美國究竟哪裡做錯。但卡爾霍恩還是想問:這是真的嗎?

難以置信的中國新冠死亡率

中國政府當然藉此自誇「中國制度的優越性」、「清零與封城作法的正確性」,官媒《環球時報》甚至宣稱「中國的動態清零的動力是科學與人道主義」、「是唯一被證明有效的方法」,「西方只是看不慣中國的成功,才會對其冷嘲熱諷」。不過卡爾霍恩就是要質疑一件事,「中國的數據準確嗎」?畢竟新冠死亡率是評估公衛政策的關鍵指標,如果連這個數據都有問題,人類恐怕會碰上大麻煩——而中國的新冠死亡率確實遠低於其他國家。

2021年12月,中國西安因新冠肺炎疫情封城(AP)
2021年12月,中國西安因新冠肺炎疫情封城(AP)

卡爾霍恩當然拿不到所謂「中國的真實死亡數據」,不過他從新冠疫情的「超額死亡」(Excess Mortality,中國官方公布的新冠死亡數與中國過去的總體死亡數的比較)著手,便可大致看出因為新冠病毒死亡的真實模樣。除了官方有意隱瞞,包括未能確診、誤診、或者未能上報的新冠病例,都是官方統計與真實情況出現落差的可能原因。

卡爾霍恩指出,這項研究並非由他獨創,包括《紐約時報》、《金融時報》與《經濟學人》等媒體早就有深入分析,西方學界也紛紛指出「各國政府公布的數字可能都有問題」。包括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公衛學院教授德蘇薩(Amber D’Souza)認為「真正的新冠死亡人數要比我們知道的情況高出兩三倍」,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的李費(Tim Riffe)也主張「無論報導的數字是多少,都一定被嚴重低估」。

《紐約時報》曾指出,即便是美國政府公佈的死亡數據,可能也比實際疫情低估了17%,《經濟學人》更將這個差距擴大為30%。那,中國呢?

中國恐低報了17000%

如果根據《經濟學人》的模型估算,中國的低估「完全是另一個故事」—因為中國的真實死亡數將不會是現在公佈的4636人,而是「170萬人」。卡爾霍恩說,中國將新冠死亡數嚴重低估了17000%,即便是全球死亡人數最多的美國,「也只有中國災情的一半」。他認為美國低估的30%還可以用「組織無效率」等因素來解釋,但中國的17000%完全就只能是「政府的惡意操縱」—因為美中兩國的死亡數據相差了800倍,這無論從統計學、醫學、生物學、政治和經濟來看,都是不可能的。

卡爾霍恩根據《經濟學人》模型推估,各國低報新冠死者人數的可能比例。(資料來源:富比世)
卡爾霍恩根據《經濟學人》模型推估,各國低報新冠死者人數的可能比例。(資料來源:富比世)

卡爾霍恩強調,中國官方的數據向來都不可靠,因為北京慣於竄改包括經濟統計在內的數據,。中國政府對於新冠疫情的所有調查工作,更是一直採取不合作、否認、阻撓、銷毀數據等蠻橫作法因應。由於在疫情發生後,中國政府持續銷毀或掩蓋「超額死亡」的相關數據,這也使得大多數的跨國疫情研究或報導都跳過了中國。

武漢封城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依舊居高不下,中國當局也在盡力增設收治與隔離病患的醫療處所。(美聯社)
武漢封城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依舊居高不下,中國當局也在盡力增設收治與隔離病患的醫療處所。(美聯社)

而且中國不只是新冠肺炎的整體死亡率出現明顯異常,包括中國公佈的4636名新冠死者中,共有4512人是湖北省居民(佔死亡整體的97%),其中又有3869人是武漢市居民。這意味著新冠疫情發生兩年來,居住在湖北以外的13億中國人僅有124人死於感染新冠病毒,亦即每10萬人僅0.002人死亡—這比美國的死亡率低了12.4萬倍。而且武漢/湖北的死亡案例全部出現在2020年1月1日至3月31日之間,此後1例未增。

封城措施奏效?卡爾霍恩:根本不可能

中國的新冠死亡案例幾乎全部都集中在武漢/湖北,當然可以用「中國封鎖武漢的措施大獲全勝」來解釋,這也代表新冠病毒「從未蔓延到武漢/湖北以外的中國地區」。但卡爾霍恩也再次反問:這種說法有多可信呢?他拿出著名學術期刊《自然》在2020年1月發表的文章作為佐證,因為該篇文章(以及當時的許多報導也都指出相同事實)強調,在中國當局針對武漢下達封城令之前,其實已有大批民眾離開武漢、前往中國各省。

準備搭火車返鄉的中國民眾,在北京火車站大排長龍。隨著春節假期即將到來,中國的春運潮可能又會成為新的防疫破口。(美聯社)
準備搭火車返鄉的中國民眾,在北京火車站大排長龍。隨著春節假期即將到來,中國的春運潮可能又會成為新的防疫破口。(美聯社)

畢竟中國首名新冠肺炎的確診病患出現在2019年12月31日,但武漢的封城令卻是在2020年1月23日才正式生效。先不談如何統計有多少人離開武漢,光是1月23日這一天就是當年除夕的前一天,中國當年的春運則是從1月10日持續到2月18日。顯然從1月10日到1月23日這兩個星期,一定有大量的武漢居民與大學生已經踏上返鄉旅途。除了地表上最大規模的人類移動潮,中國政府又曾堅稱「病毒可防可控、不會人傳人」,要說新冠病毒被1月23日的封城令徹底綁在武漢,以至於其他省份幾乎完全沒有死亡病例,顯然完全不合理。

「超額死亡」透玄機

卡爾霍恩表示,2021年2月的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一篇文章指出,武漢在2020年1月1日至同年3月31日的「超額死亡數」為5954人(與2019年同期相比,但具體日期不明);《經濟學人》去年5月以更複雜的方法估算後指出,武漢在這段時間的「超額死亡數」應為1萬3400人。無論是哪一個數字,顯然都比官方宣布的3千多名新冠死者要多得多,若將該模型推廣到過去兩年,就會得出全球最誇張的結果。

卡爾霍恩強調,從全球的範圍來看,新冠死者數確實普遍遭到低報。但中國低報的比例高達17000%,除了「蓄意低報」完全無法以誤差或者其他因素來解釋。即便是因為貧窮或戰亂,造成公衛統計數字殘缺不全的利比亞(低報400%)、伊拉克(低報900%)、伊朗(低報100%)、阿富汗(低報900%)、委內瑞拉(低報1100%),也完全無法跟中國的情況相提並論。

越比越奇怪

由於中國的低報幅度顯然是全球最突出的異常數值,即便跟東亞其他採取類似隔離或封城措施的南韓、日本、新加坡,或者大洋洲的澳洲、紐西蘭相比,中國的超低死亡率更顯得無法解釋。因為上述國家的所得、醫療水準都比中國更為出色、貧富差距更小,其中紐西蘭、日本、新加坡又都是島國,相對於擁有超長陸上國界的中國,邊境控管顯然更加容易。即便如此,這些防疫模範生的新冠死亡率也只有歐美國家的十到二十分之一;但中國的新冠死亡率卻是美國的八百分之一。

南韓新冠疫情入冬後持續維持在單日新增數千人的高檔。(美聯社)
南韓新冠疫情入冬後持續維持在單日新增數千人的高檔。(美聯社)

但若從具體數字來看,中國每一百萬人有3.21人因為感染新冠病毒死亡,日本145.7人、新加坡144.9人、南韓107.5人;至於中國陸上鄰國的疫情顯然更為慘重,哈薩克每一百萬人有702.8人死於新冠肺炎、蒙古615.7人、吉爾吉斯433.9人、緬甸356.4人、越南335.8人、寮國50.2人。因此中國的疫情控制從死亡人數來看,不但大幅超越美國,更大幅超越同區域的先進國家;即便陸上鄰國疫情慘重,對於中國來說也毫無影響。若是光看2020年第二季(武漢解封)以後,中國的新冠死亡率更是西方主要國家的十萬分之一。

「中國數據根本不可信」

卡爾霍恩指出,中國的公衛醜聞可說惡名昭彰,包括歷年的錯假疫苗案、毒奶粉事件、SARS、禽流感、豬流感,都顯示出中國政府的管理不善與惡意掩蓋事實。卡爾霍恩更乾脆警告「中國的數據根本不可信」,因此他呼籲各界嚴肅看待《經濟學人》的統計模型以及據此揭露的死亡數字低報。卡爾霍恩說,他當然知道《經濟學人》的分析只是一種估計、而非確定的結論。但在中國刻意掩蓋相關數據的情況下,《經濟學人》確實以清楚立論揭露了中國政府至少從2020年4月之後,便一直嚴重低報新冠死亡數的可能性。

至於中國為什麼要這麼做?卡爾霍恩同意《紐約時報》的分析:事關能否穩固政權,這是一場北京輸不起的戰役。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