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選舉》親北京「建制派」拿下99%席次,投票率卻只有3成

2021-12-21 09:10

? 人氣

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領導主張走「第三路線」的「民主思路」參選人全數落敗,他對BBC中文說,這是「因為香港的兩極政治,令到部分選民對選舉卻步」。他說:「我希望接下來的日子,香港人對於香港政治的看法,也許會漸漸轉為溫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行政會議成員、民建聯的葉國謙則批評,非建制派支持者採取消極態度,才令到結果出現「清一色」。

香港首次推出投票日免費乘坐公共交通,令多個車站有人龍,但票站則人煙疏落。
Reuters 香港首次推出投票日免費乘坐公共交通,令多個車站有人龍,但票站則人煙疏落。

這次選舉中唯一一名自稱非建制派當選的狄志遠在社會福利界功能組別贏得議席,該界別的投票率由上屆的83%大跌至本屆的18%。狄志遠被問到低投票率是否有足夠認受性,他表示,勝出就有認受性,現在是「1對89」,「有一把聲音總比沒有聲音好」,相信非建制派仍有重要角色,會堅持爭取民主和監察政府,不排除與建制派在民生議題上合作。

他過往政治立場與民主派相距甚遠,選前被民主派陣營批評是偽裝非建制派去為選舉增添氣氛。

美國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香港法學人黎恩灝對BBC中文表示,這次地區直選低投票率是預期之內,因為民主派支持者並沒有心儀的候選人。

「真正的反對派人士要不坐牢、要不流亡,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參與現有體制,即使部分人未被起訴仍然留在香港,但只要他們提出真誠反對主張,其實一定會被資格審查委員會取消他們的參選資格,」他說。

「《國安法》和選舉改制,是把社會的矛盾用法律和政治權力大幅壓低,」他說,「在一個完全排拒反對派參選的制度,這對長遠的管治一定有負面影響,因為這體制無辦法吸納和接收社會大多數的意見,甚至是異議的聲音。」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兼任講師、北京港澳研究中心理事林朝暉對BBC中文表示,是次投票率低是因為欠缺清晰的選舉議題,選舉的認受性(legitimacy)並非以投票率去衡量,而是議會的組成以及議會將來做的決定,如果將來他們做到良政善治,相信新制度的認受性會提升。

新選舉制度下,香港立法會議席由70席增加至90席,20席是地區直選議席,30席是代表專業和個別領域的功能組別議席。另外40席則是由1488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選出的選委會議席。

林朝暉認為,「五光十色」的體現並非單純的建制與非建制之爭,而是候選人的背景,他指出,以前立法會大多是全職政治人,或是代表行業利益的人,現在立法會中最大的比例,則是有40席的選委界別,當中22個首次參選的人當選,27.5%有博士學歷,有學者、智庫、工會、商界翹楚等,而非傳統政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