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線民風波、蔣介石銅像爭議,BBC:台灣轉型正義面對更多挑戰

2021-11-23 08:10

? 人氣

台灣前國防部長、現任台灣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退輔會)主委馮世寬今年三月在台灣立法院說,他不去辯駁相關議題,但他說「銅像在那邊不會講話、不會走路,也沒有人膜拜......拿走(銅像)台灣歷史就少了一段」。他認為該讓世界看到台灣人包容歷史,「至於功過,後人自有評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黃長玲則在台灣國史館的一場演講指出,歐洲轉型正義移除銅像的作法也引來不同國家內部的爭議,應能讓台灣借鑒。

戒嚴時期的台灣與蔣介石宣傳照。
Getty Images 當年的戒嚴令讓台灣處於軍事緊急狀態中。圖為戒嚴時期的台灣與蔣介石宣傳照。

黃長玲以西班牙為例說,該國在民主化後30年後,仍不處理威權象徵,全國不滿前獨裁者佛朗哥(General Francisco Franco)的銅像跟以其命名的紀念街道,情況直到2007年,西班牙國會才通過法案,決計徹底移除這些銅像及以將以佛朗哥為名的街道改名。

黃長玲還表示,以東歐國家烏克蘭為例,列寧從未統治過烏克蘭,但其銅像對烏克蘭人是象徵前蘇聯對該國之壓迫,因此在2014年開始針對列寧銅像抗爭,在2015該國立法全面清除銅像,在於公共空間不可以有列寧銅像,但不干涉人民對列寧的紀念活動或收藏。

目前台灣「促轉會」也在研議將公共空間的蔣介石銅像移除,但不干涉民眾的政治活動。

「轉型正義」的挑戰及爭議

回顧台灣2018年官方成立「促轉會」便是希望從事追查真相,修補社會裂痕的工作。

李怡俐說,因協商式民主轉型的路徑,在民主轉型之初,台灣是先處理爭議較小的「受害者賠償」議題。但是,隨著民主政治的發展與推進,在民進黨於2016年獲得總統大選與國會多數席次後,官方「轉型正義」的機制趨向多元化,同時力道也加深,例如在政治檔案的收集處理以及探討加害者區辨與責任劃分等問題。

中正紀念堂
台灣的中正紀念堂,至今依舊是統獨兩派的政治角力戰場

截至目前為止,「促轉會」稱已經撤銷在台灣38年戒嚴時期的「不法判決」約6000多件,並由台灣總統蔡英文向當事人及家屬代表政府致歉。

但是,「促轉會」也在台灣藍綠政治對立仍深的情況下,在推動許多工作下遭遇挑戰或批評。

2018年,時任「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在被披露的內部會談中,指出「促轉會」就是「東廠」,引起軒然大波。之後,有社會輿論持續抨擊「促轉會」已經成為政府「打壓政敵、整肅異己的工具」。

但也有1980年代台灣反對運動大佬、前政治犯陳婉真在台灣媒體"優傳媒"撰文抨擊「促轉會」的腳步太慢,「拖拖拉拉」。陳婉真指出,1990年東西德統一後,「規定所有曾經的『加害者』一律不得擔任公職,也不得參與選舉。這些都是很值得我們取法的措施,政府更應加快腳步,盡速推動,否則像現在這樣拖拖拉拉,才是對社會的二度撕裂。」

這些不同意見都顯示出「促轉會」面對台灣不同社會意見遇到的困難重重。

李怡俐強調,「轉型正義」涉及到法律,還有政治道德以及歷史辯論等的複雜問題。「促轉會」與社會各界,特別是與相關公民團體的溝通仍顯不足。

「促轉會」代表葉虹靈則說,這幾年來,台灣年輕一代可能較沒有族群或意識形態包袱,所以開始有了各種投入,包括歷史挖掘、藝術創作等,都有很精彩的表現,這也是「轉型正義」與社會對話重要的工作之一。

針對國民黨指責「促轉會」是「仇恨會」的批評,葉虹靈向BBC解釋說,「轉型正義」的重點是國家反省自己犯下的錯誤,不是仇恨。她補充說:「國民黨作為當年黨國體制的主導者與繼承者,我們還是期待該黨能夠懇切面對歷史,可以從如配合檔案的徵集做起,讓這些資料成為全民共享資源。」

李怡俐則強調,「轉型正義」是讓走過威權時代統治的社會及人民,建立更健全憲政制度與民主文化的重要工程,「這些都不能光靠促轉會一個機構去做,倘若如此,反而有可能讓促轉會的言論形成另一種霸權,壓縮台灣社會的對話空間與改革能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