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股市是熱絡,還是泡沫?從美國的經濟大蕭條史,看出股市崩盤前的4個特徵

2021-11-02 16:10

? 人氣

從歷史來看,股市泡沫化會有4個特徵。(圖/Pixabay;作者/geralt)

從歷史來看,股市泡沫化會有4個特徵。(圖/Pixabay;作者/geralt)

不管是1990年代的台股泡沫,或是1929年末的美國經濟大蕭條,股市在崩盤之前,通常都會有預兆。《群眾的幻覺:揭露人們在投機美夢中愈陷愈深的理由》一書研究了美國經濟大蕭條,指出股市泡沫化的四個特性,供投資人鑑往知來,避免過度樂觀而踏入陷阱。

我們到現在為止所討論過的金融瘋狂事件─密西西比公司、南海公司、英國鐵道事件以及 1920 年代的股市─都顯示出四個特性。 首先,金融投機變成主要的大眾日常話題以及社交互動重點,例如坎康普瓦大街、交易胡同上的人潮洶湧,到 1920 年代美國的經紀公司營業大廳。佛瑞德瑞克.路易斯.艾倫對 1920 年代做了如下觀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每個人的嘴上都掛著一夕致富的故事,一位金融評論員說,他的醫生發現病人談的話題都是也只是市場;理髮師在談到蒙哥馬利-沃德公司的前景時,不時用手中甩動的熱毛巾加強語氣;太太們都在質問丈夫為什麼動作這麼慢,為什麼不趕緊出手,結果發現她們的丈夫當天上午才買了一百股美國亞麻仁油公司(American Linseed)的股票。」

第二個特性是,相當多有能力又頭腦清醒的人,紛紛放棄了安全有保障待遇也很好的工作,一頭栽進並成為全時間的金融投機者。如果不是參與了他們那個時代的金融狂熱之中,布朗特和哈德森應該都會是小有成就的亞麻布商。艾倫就描述過一位女演員如何把她位在紐約市曼哈頓區公園大道(Park Avenue)上的寓所,改裝成了小型經紀辦公室,「牆上都是圖表、財務報告,整天掛在電話上操作市場,自己的本業都丟掉了。」另外一個是藝術家,「他從前談起高更(Gauguin)就口若懸河,現在則放下畫筆,談的都是全國貝拉斯西斯公司( National Bellas Hess,一個現在已經停業的郵購公司)股票的獲利有多好。」

第三個也是最常見的泡沫特性就是,那些信徒對抱持懷疑者所噴發的怒氣。 1920 年代晚期災難已經開始隱隱成形時,只有一位有歷史感、名為保羅.瓦博格( Paul M. Warburg)的人,敢於表達懷疑並向公眾提出警告。瓦博格 1868 年出生於一個曾在中世紀威尼斯有過金融背景的德國-猶太家庭,他在歐洲的金融機構中竄升很快,並在 1911 年歸化為美國公民。 1914 年時,他宣誓成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創始成員。

瓦博格移民美國之前,已經看過歐洲的泡沫事件,所以他知道最後的結局會是什麼。 1929 年 3 月,他那時已是國際承兌銀行( International Acceptance Bank)負責人,他注意到股價完全脫離了理性的估值,所以他提出警告指稱,大量「引起無止境投機狂熱」而且還在繼續膨脹的貸款額度,不僅僅會在最後的時刻狂襲投機者,也會「帶來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衰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