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額報酬率」的產品真的能讓你一夜致富?小心這個陷阱:《多少才夠》書摘(2)

2021-06-30 04:20

? 人氣

作者指出,不少極具影響力的研究報告指出,如果追求金錢的目的,只是為了購買更多東西或為了跟人比較,金錢將帶來更多的不快樂。(取自Unsplash)

作者指出,不少極具影響力的研究報告指出,如果追求金錢的目的,只是為了購買更多東西或為了跟人比較,金錢將帶來更多的不快樂。(取自Unsplash)

今天已經不再根據人本身的價值來評斷,而是有沒有穿對的衣服、開對的車子,以及擁有一切「對的東西」。有許多東西都被認為是「有條件性」的,這些東西被用來確認並彰顯擁有者的社會地位。時尚趨勢正是最典型的例子,它原本盛行於上層與中產階級之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流行的風潮吹向整個社會,上流社會已轉移到下一個趨勢去了。在這樣的遊戲規則之下,光在好餐館吃飯或開好車是不夠的,必須要吃頂級的餐廳、開最豪華的跑車才行。而夠資格成為最頂級的人士,則經常故意不斷換新,好讓一般人跟不上。這種遊戲會讓我們的注意力從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分散。

你的價值觀被改變了嗎?

直到不久以前,節儉被公認是項是美德,儲蓄以備不時之需更是理所當然,炫燿性消費則被視為粗鄙低俗。大家都會做長期的儲蓄與規劃,事先存錢而不輕易舉債。

短短數十年間,社會已經將這樣的價值觀整個翻轉了。及時行樂受到鼓勵而成為當今的生活常態。2007至2008年間撼動國際金融市場的次級房貸事件,基本成因乃是銀行透過塑膠貨幣、房屋貸款、信用放款與證券化商品,推動一波巨大的信用與消費泡沫。現在的銀行喜歡讓一般消費者成為債務人,而銀行在消費金融業務上的獲利比重之高,是傳統銀行早年無法比擬的。結果造成西方國家的家庭開始瘋狂消費,陷入「我花,故我在」的迷宮。

錢 儲蓄(圖/取自pakutaso)
儲蓄以備不時之需雖被認為理所當然,但社會在短短數十年間,已經將這樣的價值觀整個翻轉了。(取自pakutaso)

許多西方國家的儲蓄率已經降到歷史新低。然而,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延長、逐漸改善的健康狀態,加上對生活品味更高的期望,使得儲備退休金的必要性大為增加。太多調查研究顯示,許多人的儲蓄、投資以及保險都不足夠。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之一,正是因為儲蓄、投資及保險的好處讓人可望而不可及,也無法在朋友聚會中掛在口頭上炫耀。壽險是最好的例子。要享受壽險好處的前提,是必須死亡,就算如此還是無法親身體驗回報。

「超額報酬率」背後的迷思

試想一下。你在俱樂部裡聽到同事說,他在家裡用新安裝的家庭劇院,多虧了廠商所提供的輕鬆付費專案,12個月以後才需要支付頭期款。另一個傢伙則在描述他剛買的最新款寶馬轎車;你的高爾夫球友也提到他不惜下重本、新買了一套最新科技設計的高爾夫球具。

如果此時你告訴身邊朋友,你把剛剛拿到的績效獎金存下來,做長期投資規劃或是買入失能保險,會得到什麼回應?這些行為都會讓你覺得和這些朋友不是同一夥。

在類似這樣的社交聚會中,如果要與人談論投資,你很可能會大談狠賺3倍的礦業股票或是你心目中將在今年穩賺不賠的投資機會。若是討論長期投資計劃、規劃投資組合,或是在市場震盪週期中長期投資,卻只能換來朋友酸言酸語的嘲諷。順帶一提,這的確是增加財富最容易也最可靠的方法,

而金融商品及服務使用的銷售技巧都一樣。雖然沒有什麼地方可以讓金髮美女斜靠著,但熱銷中的基金及股票往往都和奢華的生活連結在一起,運用「超額報酬率」當廣告訴求,目的就是讓投資者覺得自己快錯過了好康。

如何享受物質主義帶來的富足,而不變成慾望的奴隸?

牢記牛頓投資失利的故事,並從中學到教訓。實際上,過度專注於物質主義或追求財富不會讓人感覺更快樂。非但無法滿足個人的心理需求,還會削弱重要的人生價值。最糟糕的是,物質欲望可能帶來近似一事無成的失落感。物質主義會帶來不快樂,不快樂也會帶來物質主義。如果不想被物質欲望奴役,具體而關鍵的做法就是釐清並且了解自己的價值觀,並在生活中實踐。

購物 衣服 服飾 買衣服(圖/photoAC)
過度專注於物質主義或追求財富不會讓人感覺更快樂。(取自photoAC)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說的是否讓你有種印象,覺得金錢對快樂的幫助有限?甚至覺得金錢讓人不快樂?實情並非這麼單純。不少極具影響力的研究報告指出,如果追求金錢的目的,只是為了購買更多東西或為了跟人比較,金錢將帶來更多的不快樂。但如果原本的金錢僅夠維持基本開銷,增加財源的確能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在談錢之前,先與孩子聊聊價值

萊拉和狄倫生長在看起來像是完美的家庭。父母麥特和妮可都是成功的專業人士,所有代表成功生活的物質享受他們都有。住的豪宅值好幾百萬美元,孩子讀的是最好的私立學校,麥特是一位自由的室內設計師,工作時間相當彈性。

麥特和妮可都非常重視教育,他們對一雙兒女的學習成績都有很高的期望,所用的教育方式也是利誘重於處罰,每次有好成績時一定會有禮物,而且承諾禮物會愈來愈好。

這樣的方式曾經一度看起來是有用的。狄倫功課不錯,進了一所不錯的大學念經濟系;而萊拉則是雙主修貿易和法律。不論是當律師或從事銀行業,待遇都非常誘人。只是,大學第1年才念到一半狄倫就輟學了,他想「先看看這個世界」,旅行的花費當然全都由爸爸買單。幾年過去了,狄倫還是漫無目的地四處閒逛,兼差打工也保不住。

女兒萊拉後來決定要轉系到文學院,父母簡直是失望透頂,認為她根本在糟蹋好成績、浪費錢。萊拉畢業後,對追求事業發展的豪情壯志完全消失,事實上,她對任何工作都沒有興趣。她認為,自己的家和父母快速積累的財富是她永遠的依靠。

我們對這樣的故事多少都能感同深受。要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懂得正確的理財,也就是清楚認知自己的價值觀,以及金錢與快樂間的關係,的確是做父母的一大挑戰。「富不過三代」這句知名諺語,告誡我們很重要的一件事:不要讓富裕剝奪下一代成就的機會,也不能低估那些從苦日子中學到的堅毅和其他的良好習慣。

富裕家庭對孩子教育的期望有個共通點,就是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例如在金融、法律或是醫學界。孩子開始工作後,父母的期望就是成家,希望孩子沿著既有的道路通往幸福。對許多人來說,被安排好的求學之路一樣能有讓人滿意的結果。然而,只有極少數的幸運兒,在這樣費心安排下找到自己原本不自知的潛能及熱情。

為了避免再發生類似的憾事,可以取代傳統教育的方式是,提供孩子機會探索彼此間的關係,以及長久幸福的3個核心問題:

● 什麼事物能讓孩子有熱情?

● 孩子的專長是什麼?

● 孩子要如何能賺到足夠的錢?

三個方法,讓孩子從小與錢好好相處,有能力自給自足

1.讓熱情導引技巧

雖然基因已預先決定我們比較拿手的專長,但如果每天都花20、30分鐘練習某種技巧的話,一樣可以成為專家。因此,不要過早根據孩子的天賦資質,而下定論他該學什麼。學習新技巧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渴望與需要。比方說,因為學校活動而建議孩子學習相關的能力,甚至為了崇拜的電競選手去學遊戲技巧都很棒。

2.別只給零用錢,教孩子編列預算

或許你也有過這樣的經驗,當告訴孩子說買不起他要的玩具時,孩子回說:「用信用卡啊!」教孩子正確認識金錢的價值,告訴他們錢從哪裡來又花到哪裡去非常重要。因此,讓孩子對自己的零用錢負責任,是教孩子編列預算最好的方法之一。可以從孩子10歲時就開始安排,或者可以更早一些。設立「家庭銀行」也是個方法。

3.從小體驗「複利」的力量

讓孩子學習管理花費習慣,已為聰明理財打下良好基礎。同樣重要的是,趁他們年紀還小的時候,灌輸其他理財觀念。該在什麼年紀教要看孩子的本性,但以下關鍵考量適用所有孩子:

● 如何在花錢與存錢間尋求平衡。

● 善用複利效果。

● 股票市場如何運作。

社會中大多數的人其實對長期規劃、儲蓄及投資並不在行。如果希望孩子一生都能做出正確的理財決定,就已經比多數人有了好的開始。

十幾歲正是開始的好時機。因為這時掌管金錢變得更重要了,孩子也比較能了解較為複雜的觀念。青少年在這時感到興趣的事情很多,幫他們擬定簡單的儲蓄計劃,對他們來說是件有趣的事,這個計劃會顯示出「複利率能錢滾錢」的力量。比方說,如果固定每週存幾塊美元到儲蓄帳戶裡,當存款餘額逐漸增加時,孩子們就能對利息的價值有所體會。

 

20210611-《多少才夠》書封。(天下雜誌)
多少才夠》書封。(天下雜誌)

*本文選自天下出版《多少才夠》一書,作者艾倫.艾貝(Arun Abey),國際企業安睿理財規劃顧問集團(ipac financial planning)的共同創辦人,2002年與合夥人將公司售予安盛集團(AXA Group)之後擔任執行董事長,並出任安盛亞太控股集團(AXA Asia Pacific Holdings)策略長。2011年AXA與AMP集團合併,艾貝仍出任ipac總裁與AMP集團顧問。艾貝亦為澳洲金融服務業協會(Financial Services Institute of Australia, FINSIA)資深會員。安德魯.福特(Andrew Ford)畢業於澳洲雪梨大學經濟系,是行銷及大眾傳播專家。第1份工作是商業金融記者,職涯經歷豐富。隨後轉入出版業從事行銷管哩,也曾自行創業,開設金融傳播顧問公司長達7年,目前主管安睿理財規劃顧問公司行銷推廣業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