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戶囤房有多嚴重?內政部揭露數據:持有4房以上者,坐擁全台10%住宅

2021-03-05 14:09

? 人氣

過去兩年內,多屋族的自然人、法人賣屋數量都高於購屋數量,顯示即便市場熱錢滿溢,但在成屋市場恐怕仍是投資客的倒貨好時機。(示意照,柯承惠攝)

過去兩年內,多屋族的自然人、法人賣屋數量都高於購屋數量,顯示即便市場熱錢滿溢,但在成屋市場恐怕仍是投資客的倒貨好時機。(示意照,柯承惠攝)

近年囤房議題備受輿論關注,內政部今(5)日公布最新數據,持有4房以上者,坐擁全台超過10%住宅,其中又以法人大戶囤房現象更是明顯。專家認為,未來不只是現階段的央行貸款設限,恐怕連囤房稅稅率都要加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內政部透過住宅所有權登記資料庫進行大數據分析,針對單一所有權人住宅進行全國總歸戶統計,發現四項主要訊息。

首先,去年底全國有555.79萬位自然人擁有住宅,其中8.09萬人擁有4房以上,占擁屋自然人的1.46%,合計擁有44.1萬住宅,占自然人所擁有住宅687.40萬宅的6.42%。內政部表示,自然人擁有多戶住宅人數以及多房者擁有住宅數量占全部住宅比例並不高。

(圖片來源/內政部)
(圖片來源/內政部)

第二,全國有11.24萬個法人擁有住宅,其中1.34萬法人擁有4房以上,占擁屋法人的11.96%,合計擁有34.08萬住宅,占法人所擁有住宅46.34萬宅的73.55%。法人擁有多戶住宅人數比例不低,多房者所擁有住宅數占法人擁有住宅比例甚高,囤房現象較為明顯。

(圖片來源/內政部)
(圖片來源/內政部)

第三,去年第4季,持有一年內即出售住宅的比例,自然人為9.74%,非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業法人的短期交易比例則高達54.51%,顯示法人的住宅短期買賣行為相當頻繁

最後,2019、2020兩年內,擁有多房自然人購買21,792戶住宅,賣出25,408宅,賣屋數量高於購屋數量3,616戶。同期間,非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業且擁有多戶住宅之法人合計購買3,661戶住宅,售出13,523宅,同樣是賣出高於買進,顯示住宅權屬分配朝向較均衡方向調整。

(圖片來源/內政部)
(圖片來源/內政部)

專家呼籲加碼囤房稅稅率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囤房稅源自於房屋稅,但房屋稅是地方政府權責,衍生出來的制度問題是,不但稅基缺乏統一的標準,連多屋族囤房稅的稅率也是「因地制宜」,但更嚴重的是市場問題。

他指出,過去沒有全國總歸戶的統計數據公布,社會大眾知道台灣高達八成以上自有住宅比例,但卻同時也被多屋族、包租公,甚至囤房族壟斷房源的現象所困惑。這次內政部端出大數據「解惑」固然值得肯定,但更需要關注的是未來修法方向。

黃舒衛認為,由於房屋稅的持有成本偏低,間接鼓勵法人持有住宅以做為資產,1.34萬法人其持有多屋數量34萬戶,直追556萬自然人的44萬戶,法人囤房問題確實嚴重。未來不只是現階段的央行貸款設限,恐怕連囤房稅稅率都要加碼。

其次,房地合一稅對於法人交易稅率只有20%,與自然人動輒45%、35%,形成炒房避稅的比較利益。統計顯示,非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業法人的短期交易比例則高達54.51%,顯示法人的住宅短期買賣行為相當頻繁,房地合一稅等於間接鼓勵法人投機炒房或投資客成立炒房公司,未來勢必積極研議針對非不動產及營建業法人短期交易的不動產交易稅的高稅、閉鎖期,以嚇阻其投機行為。

此外,值得一般買方注意的是,過去兩年內,多屋族的自然人、法人賣屋數量均高於購屋數量,甚至法人賣出量是買入量的3.69倍,顯示即便市場熱錢滿溢,但在成屋市場恐怕仍是投資客的倒貨好時機。連專業投資客、囤房族都謹慎進場的市場,一般買方如果以非自住的出發點進場,千萬要避免成為市場翻轉時,投資食物鏈裡的最後一隻老鼠。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彥呈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