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電影不是你的電影!迎接2021年,娛樂媒體產業10大關鍵預測

2021-01-09 07:30

? 人氣

因為疫情,整個世界都變了樣,帶來了許多壞處的同時,也讓科技產業的轉型與應用更加能夠落實。 (圖/FINDIT)

因為疫情,整個世界都變了樣,帶來了許多壞處的同時,也讓科技產業的轉型與應用更加能夠落實。 (圖/FINDIT)

你應該知道的是:面對2020充滿各種挑戰與變動的這一年,不只是人們的生活,就連產業的發展也遭逢嚴峻的變革,特別是娛樂媒體方面,在實體電影院、遊樂場紛紛面臨倒閉風險之際,線上的串流平台、遊戲業者、社群網絡卻正在迎來近年最快速的成長期,應用與科技進步之神速,讓我們不得不正視未來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本文歸納整理各大名家專欄對娛樂媒體產業的觀點,提出後疫情時代十大關鍵預測,帶您精準剖析產業動向。

在一次偶然機會看見一則網上的留言,網友語帶戲謔地這麼說,「我看以後不管是歷史、地理或公民科考題,只要不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猜『2020年』就對了,答對的機率肯定超過一半!2020年真的發生太多大事情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雖然這是一則隨意的玩笑話,但卻也道盡了人類社會面對2020年的心聲與無奈,世界好似循著軌道走向一個大轉折,不論你身處何地,或多或少都會感受到這場疫病對我們生活帶來的衝擊,有些改變或許會隨著病毒的消逝而漸漸離我們遠去,但有些改變卻是真正的「回不去了」。

就拿娛樂媒體產業來說,疫情加劇了虛實之間的發展鴻溝。所有實體娛樂體驗,如電影院、遊樂場、演唱會及實體展場,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蕭條,倘若世界各地恢復接觸自由之日仍是遙不可及,那麼對這些經營者的衝擊恐怕只會與日俱增,坐以待斃;然而,反觀線上的娛樂媒體,諸如影視串流平台、podcast音樂串流平台、線上活動平台及遠距軟體服務等,都因為疫情成就了前所未有的跳躍式增長,而這成長正在逐步改變娛樂媒體既有的消費形態式,不僅加快了線上娛樂媒體的發展進程,還同時使傳統娛樂形式的價值也正在流失。面對這種不可逆的變革,我們能做的只有加快適應的腳步,讓自己至少在潮流來襲的時候還能從容以對。

基於此,以下從《Variety》、《Deadline》、《iab》及《Investor’s Business Daily》等新聞媒體平台整理其今年以來對娛樂媒體產業相關的觀察與評論,並將各個專欄作家的觀點,歸納出2021年娛樂媒體產業可能的10大發展趨勢與方向,建構未來產業的概廓與雛形。

1、傳統電視經營者也來湊咖 串流媒體的紅海之戰才正要開打

因疫情之下的隔離政策,增長了居家娛樂的需求,而這些需求並沒有一如既往地朝有線電視湧進,人們轉而倚賴串流媒體成為影視內容接收的主要管道。根據市調公司AMPD與Engagement Lab在台灣2020年10月份的調查可知,台灣15歲以上的上網人口中,有使用串流平台服務收視者高達95%;而在付費觀看方面,目前全台共有2,200萬個訂閱帳號,且每個家庭平均每月花費台幣約375元,顯示串流媒體的訂閱型態也逐漸被台灣的觀眾所接受。

同樣的,作為串流媒體領頭羊的美國,2020年有78%的上網家庭訂閱一個以上的串流服務,比去年的71%明顯成長,其中Netflix、Amazon Prime Video及Hulu平台仍分別穩坐前三,而在2019年加入戰局的Disney+、ESPN+、Apple TV+等後起之秀,也都因為居家隔離限制迎來了美好的獲利時代,成了來勢洶洶的競爭者。

以Disney+的竄起為例,該平台推出首日就有1,000萬人註冊,到第四季訂閱戶就已突破7,370萬人,又於今年10月時宣布組織改組,將影音串流部門視為優先事業,決定砸重金推動原創內容,以期能吸引更多新用戶,同時,還樂觀表示Disney+將在2024年達到2.3億至2.6億人的訂閱數,高於現行市場龍頭Netflix的1.9億人。

但許多分析師卻不如Disney+的樂觀,因為一旦當疫情過後,民眾居家觀影的需求將會有所減緩,且已知未來市場上將會有越來越多傳統影視業者加入,競爭事態僅會漸趨白熱化。舉例來說,主攻自然與生活實境節目的Discovery+將於2021年初上線,將挾帶55,000集的內容強佔串流市場;美國大型新聞平台FOX,也將於2021年第三季推出串流媒體氣象服務;ViacomCBS也打算整合CBS All Access以及有線電視頻道MTV、Comedy Central、Paramount Network和Nickelodeon等節目,在2021年率先在澳洲、拉丁美洲以及北歐等地推出全新的Paramount+,屆時內容原創性與獨特性的比拚才是增長訂閱用戶的關鍵,也因此真正的串流媒體紅海市場,在傳統媒體業者紛紛加入後,才正要開打。

自然與生活實境節目的Discovery也將在明年初進攻串流市場 (圖/FINDIT)
(圖/FINDIT)

2、對抗激烈競爭 合作與併購成為串流媒體新戰略

如上所述,未來串流媒體市場將不斷會有新選手加入,要想脫穎而出,內容是否能具備吸引性與獨特性將是一大關鍵,若選手能在彼此之間找到截長補短的互利優勢,透過合作與併購策略,就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才有機會能「結群打群架」。

過去有過幾個經典的例子包含,2019年3月迪士尼(Disney)收購了21世紀福斯(21st Century Fox),並以其作為串流媒體中心,旗下富含娛樂性的經典作品都歸迪士尼所有,也是「Disney+」之所以能迅速在2020年就躍升美國串流影視排行第四名的重要關鍵。另外,還有2019年8月,加拿大的原創故事平台Wattpad和遍布東南亞、中東、印度和南非的串流影視平台Viu合作,共同開發了Viu Original系列影集,將Wattpad能吸引年輕人的原創性內容搬上螢幕,讓Viu成功吸引到跨國、跨語言及流派的客群,達到事業新高峰。

3、耳朵經濟迎新藍海 後起之秀來勢洶洶

2020年是台灣podcast元年,這種類似於「聽覺版youtube」或「串流版廣播」的新娛樂型態,在藍芽無線耳機發展之下及百業貧瘠的疫情之中,逆勢叢生。根據台灣Podcast平台Firstory調查,光是上半年台灣Podcast節目數就已突破上千檔,且每檔節目平均收聽量成長60%,流量排前10%的前段班更是成長了五倍。

因此,不只是串流影視平台走向競爭白熱化階段,關注於耳朵經濟的音樂串流平台,也在近幾年活躍於競爭擂台中,紛紛透過精準的策略併購以壯大自己。像是音樂串流巨頭Spotify,在今年5月以1億美元獨家簽下播客主持人Joe Rogan之後,又於11月宣布,將買下播客出版暨廣告平台Megaphone,在拼湊更完整Podcast節目生態系的同時,進一步精進自家廣告的投放技術,未來廣告將依聽眾行為、喜好和個人資料等數據,在Podcast節目播出時即時插播,有助更精準觸及目標客群。

另外,同樣看好耳朵經濟的還有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其從今年起,除了在旗下的Amazon Music加入了Podcast的內容之外,更與DJ Khaled、歌手Becky G、Jada Pinkett Smith,以及Will Smith等藝人創作一系列獨家節目。今年11月市場上盛傳,亞馬遜與Apple及Sony Music爭相收購擁有美國800萬用戶的獨立工作室與線上收聽平台「Wondery」,可見其預備壯大市場版圖的野心。此外,為奪取更高的市占率,亞馬遜Podcast節目不僅能在Amazon Music APP、網頁版收聽,還能在智慧音箱Amazon Echo上播放,無論是使用哪種平台,資料庫都能記錄使用者的聆聽段落,便於讓聽眾在轉換不同平台或裝置時,能與先前的收聽進度無縫接軌。如此,對產業龍頭Spotify來說無疑是一大勁敵,2021年有機會再迎來耳朵經濟新競爭時代。

美國店商龍頭亞馬遜也看好podcast的未來市場
(圖/FINDIT)

4、虛實場域的交替 揭示下一階段新商模

類似於youtube與Facebook的直播導購模式,整合線上與線下,跳脫以往的電商邏輯。未來串流平台也不再只是平台,專責提供收視與收聽服務之餘,也可能必須整合實體商品與場域體驗,完善自有生態系。

呈上所述,亞馬遜整合其智慧音箱Amazon Echo,提升Amazon Music用戶日常的收聽體驗,就是一種線上服務與線下商品結合的典型案例。因此,我們也不難想像,作為動畫及遊樂園本業的迪士尼,未來也可能將線下的商品、主題公園,甚至是郵輪,與Disney+的服務包裹銷售,但凡消費或享受這些商品與實體娛樂的同時,都必須註冊成為Disney+的用戶,讓人們不得不與迪士尼建立起持續且直接的關係。如此一來,串流服務業者的競爭型態將會更複雜多變,光靠多元的原創內容恐怕是不夠的,誰有本事將線上及線下整合得越緊密,才越有可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5票房思維的解構 電影播映遊走於大小螢幕之間

若要說今年備受新冠疫情重擊的產業,傳統影院業者肯定可以優先入列。可知的是,截至目前,全球還有許多電影院閉門停業中,甚至已有謠傳,全美最大連鎖戲院AMC若是持續停業,將在年底耗盡資金,走向宣告破產一途。

然而,就在電影院承受這般艱苦的時刻,今年12月3日,華納兄弟宣布,2021年院線電影,包括《哥吉拉大戰金剛》、《駭客任務4》、《沙丘》、《自殺突擊隊:集結》等17部超重量級製作,都將在北美上映當天同步上線旗下的串流平台HBO Max。隨後,迪士尼也宣布將今年暑假重點發行的《花木蘭》直接從戲院撤除,轉往自家的串流平台Disney+上以Premier Access(訂閱者須額外支付29.99美金)的方式發行;另外,聖誕檔期的皮克斯新動畫電影《靈魂急轉彎》也宣布直接上架於Disney+。此兩消息一出,無疑是壓垮電影院的最後一根稻草,大型連鎖戲院如AMC、Regal、Cinemark、VUE等公司,股價一天比一天低,近乎要跌落谷底。

雖然,華納兄弟表明這項決議只適用於2021年,之後的策略會持續評估市場而決定,但這已然揭示了電影院的經營價值危機,未來電影院的票房數據已不再是檢視成功電影的唯一指標,而且倘若未來將以小螢幕作為電影主要的戰場,競相追拍一部上看幾億美金的大製作電影是否還符合經濟成本?一切的謎團都還待疫情後新秩序的建立,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短期內「電影」將不再只是大螢幕觀影的代稱,它還會同時出現在你我隨身的小螢幕中!

6線上表演聚萬人 演唱會透過5G與AR再進化

2020年7月台韓混血歌手畢書盡舉辦出道10周年的個人演唱會,原本打算再攻小巨蛋的他,因為疫情的緣故而選擇出現在粉絲們的VR眼鏡裡,是華語歌壇首場的「VR虛擬演唱會」。整場活動主要由影音串流平台KKBOX負責,並透過中華電信的5G網路連線,再由新創公司Funique VR打造虛擬世界中的場景,歌手可以輕易地站在個人的星球上,在滿是愛心的螢幕裡,迎面走向你。

台韓混血歌手畢書盡透過5G及AR新科技打造虛擬演唱會 (圖/FINDIT)
 (圖/FINDIT)

演唱會的表現形式,因為疫情,把我們快轉到了10年後的光景,搭配5G基礎建設的支援,可以讓4K畫質的VR直播,不被壓縮、播放不延遲,甚至歌手可以大玩「異地共演」的合體,不必擔心可能會因為連線所造成的分秒誤差;另外,過往粉絲與歌手的單向互動,還可以變為「雙向互動」,粉絲可以透過App直接表愛意、問問題,都不會出現網路使用率過高,造成大塞車的窘境,對廣大愛慕者們來說,這可是一大福音。

7遠程工作形式實現 虛實整合打造會展新形態

疫情之下,久待的密閉式辦公室成了風險最高的傳染場所,使得許多公司採行遠距工作及線上會議的形式,如此,也讓視訊會議軟體展露其疫病之中的剛性需求,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ZOOM」,該公司股價從今年1月的68.8美元暴漲至11月底的478.36美元,呈現高達595%的驚人漲幅;而在財報方面,該公司第三季財報創下7.77億美元的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367%,第四季還有望繼續突破。

另外,不僅是遠距工作軟體備受青睞,就連虛擬活動平台也應運而生。「Hopin」即是2019年5月在英國倫敦成立的科技公司,它能夠打造各種活動需求的虛擬場地,規模可介於50人至10萬人間,主辦方能在虛擬範圍內規劃主舞台空間、接待區、活動攤位,甚至是贊助商互動的聊天區域,並透過賣票的形式,致力塑造一個不失現場原味參與感的虛擬環境。根據統計,Hopin在2020年上半年已經舉辦了數千場虛擬活動,聚集近100萬名的與會者,驚人的是,目前尚有超過5萬名客戶在候補名單上排隊等候辦理,且此候補人數還正以每天3位數的速度增加中;可以說這場疫情讓該公司年度經常性收入飆破2,000萬美元(近6億新台幣),且2020年11月市值更達到21.25億美元,成為雙獨角獸(Double Unicorn)。

疫情之下,推升Hopin虛擬活動平台的成長
(圖/FINDIT)

客觀來說,在線上辦理虛擬活動確實可以大幅省去場地探詢、租賃等高額花費成本,與線下實體的活動型態各有所長,因此,大膽預測就算是疫情消失之後,也會使混合兩者型式的創新活動逐漸興起,在活動的真實感、安全性和易用性之間找到平衡。

8遊戲產業持續飆升 軟體綁主機利潤大增

疫情推升的居家娛樂裡面,除了串流的視聽體驗之外,遊戲當然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以手機為主要載體的遊戲業者來說,5G技術的發展有助解決過往連線上的種種問題,更加重疫情期間玩家的依賴度,也促成了市面上有「電競手機」的推出,可說不論是軟體或硬體廠商,都難以忽視其所帶來的龐大產業收益。而除了手遊以外,相信大家都難以忘懷疫情期間廣受討論的「動物森友會」,其透過高度可塑性的場景與生活設定,讓玩家不由自主地將自己投射在遊戲的角色中,緩解疫情期間無法外出的痛苦,也連帶讓Switch等遊戲主機狂銷,一度在全球造成大缺貨的風潮。

而因為看準遊戲產業正朝向「硬體可盈利、軟體持續有利可圖」的方向,主機業務利潤也已比10到20年前高出許多,使得Sony、微軟等公司正競相推出綁定遊戲主機的網路服務。根據市場研究公司Newzoo數據指出,當前全球約有7億多人使用遊戲主機玩遊戲,而遊戲主機產業2020年的營收則上看450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元),既使是疫情過後,玩家在遊戲主機感受到的旗艦級體驗,將讓這股風潮持續延燒。

Switch主機板遊戲,在疫情之中被瘋狂搶購 (圖/FINDIT)
 (圖/FINDIT)

9、抖音的成功 將推動興趣演算法繼續擴展

過去,我們熟悉的Facebook、Instagram甚或Twitter等社群平台,往往都是以用戶自身的「社交圖譜」來建立其演算法的內容,當我們註冊、加入這些平台的時候,平台都會要求我們開始追蹤自己的好友,目的即是希望能夠透過朋友圈來更了解用戶本身的喜好,進而能推播感興趣的內容給你。然而,抖音(TikTok)則是揚棄這種「社交圖譜」的作法,採用「興趣圖譜」的方式去瞭解用戶本身的喜好。它透過全屏式不間斷播放系統為你篩選影片內容,不論是你的指尖快速滑過或者短暫停頓的瞬間,這些動作都會被演算法進行解讀;也就是說,你的眼睛停留在那個影片上越久,系統就會知道你喜歡那個影片越多,根據用戶的瀏覽歷史和操作行為來確認用戶的興趣,從而強化用戶對平台的依賴,讓社群工具真正轉化為娛樂平台,也塑造了抖音的成功。

儘管近一年來,抖音深陷地緣政治風暴之中,但其所採行的興趣圖譜演算技術仍舊替社群媒體立下了關鍵的里程碑,未來這一方式將可能逐步落實在各種App背後的演算法設計,有助於增加用戶對軟體的依賴,進而擴展其應用。

10科技巨獸訴訟纏身 法律攻防值得持續關注

今年12月9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聯同超過40個州及地區政府,至法院控告Facebook觸犯反壟斷法,指其先後收購Instagram和WhatsApp,濫用市場主導地位,屬反競爭行為,FTC尋求聯邦法院發出永久禁制令,要求Facebook將Instagram及WhatsApp等資產必須從主體業務中剝離。

而對於美國當局來勢洶洶的司法攻勢,Facebook則回應表示,當年是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批准了Instagram、WhatsApp的收購案,如今卻解讀為違法行為,這種「昨是今非」的行動等同於懲罰成功的企業,將會致力為自己辯白,外界預期這則官司將會耗時多年。

除了美國,日本及歐盟政府也發起制裁的法律行動,劍指包含Facebook、Google及亞馬遜在內等科技巨獸,其行為已違反市場公平競爭的原則。由此我們可以見得,針對科技型公司的權力擴張,自由市場國家已從以往放任發展的態度轉變為競爭性審查,未來一年裡應持續關注兩造之間的訴訟攻防戰,畢竟我們的生活已與這些巨獸所主宰的網路社群脫離不了關係,他們的政策更迭也將多少對為我們造成影響。

結語

回想在疫情爆發前,我們可能都還不是那麼清楚市面上遠距會議的軟體有哪些,也沒有特別關注在家裡可以透過哪些平台看電影,甚至沒有想像過偶像會出現在自己VR的眼鏡裡。

確實,因為疫情世界整個都變了樣,帶來了許多壞處的同時,也讓科技產業的轉型與應用更加能夠落實。透過十大趨勢的掌握,我們將更加關注串流平台的內容競爭、電影院的轉型、演唱會的再進化,以及遠距會議、遊戲、社群平台的變革等。

「快速的時代,要有一顆沉著的心。」說的就是,了解趨勢,才能免去慌張、躁進的情緒,並從容面對潮流的推移。


撰文/施雅庭(台灣經濟研究院研六所/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林彥呈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