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詳解平壤閱兵式 一次看懂北韓飛彈計畫!

2017-04-21 13:30

? 人氣

北韓經常用飛彈威脅對手,它的飛彈實力究竟如何呢?(BBC中文網)

北韓經常用飛彈威脅對手,它的飛彈實力究竟如何呢?(BBC中文網)

上周末在平壤上演的一場誇張的閲兵式展示了大量飛彈。但是,北韓的飛彈力量到底如何?BBC邀請美國防衛問題專家哈納姆(Melissa Hanham)作出詳盡解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金正恩在祖父金正日105週年誕辰時盡情秀了一把自己主導開發的武器。這次閲兵式上出現的新武器超過此前任何一次,其中就包括最新的洲際彈道飛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s, ICBMs)。

對於北韓民眾來說,這次閲兵式展示的是技術實力和國家繁榮。但對國際社會來說這是一種赤裸裸的威脅——無論離北韓是遠是近,你終究將被北韓的飛彈打擊範圍所覆蓋。

金正恩時代進行了比以前多得多的飛彈試射,而且所有這些試驗都違反聯合國決議。問題的關鍵是,北韓的軍事實力是否得到了加強?

北韓飛彈的前世今生

北韓的彈道飛彈來源於大名鼎鼎的前蘇聯「飛毛腿」飛彈(Scud),這是一種在全世界擴散和洩漏最廣泛的飛彈。

1979年,當時的埃及總統沙達特(Anwar Sadat)將少量蘇製飛彈送到北韓,這是兩國導彈技術合作協議的一部分。

朝鮮擁有的導彈類型

北韓隨即對飛毛腿導彈進行逆向分析研究,進而開始製造和測試自己的飛彈。北韓將之稱為「火星6號」和「火星7號」(Hwasong-6, Hwasong-7)。

隨後,朝鮮擴大了飛毛腿飛彈的射程,將導彈體型變長,研發出了「蘆洞」(Nodong)系列飛彈。

最終,北韓集成了 「蘆洞」導彈的各式發動機,造出了一種多級太空火箭,並將之命名為「銀河3號」(Unha-3)。這種火箭能在有效負荷情況下飛到大氣層以外。

雖然飛毛腿家族在技術上沒有持續進步,但這種類型的飛彈非常穩定,而且造價低廉。北韓在飛毛腿基礎上開發的蘆洞飛彈具備了運載核彈頭的能力,這種飛彈甚至出口到了巴基斯坦和伊朗。

北韓還在對飛彈性能進行其它方面的改進。

增強隱蔽性

北韓近期又對前蘇聯的R-27潛射彈道飛彈(SLBM)進行了仿製,並將其改造成為一種能打到美軍關島基地的移動式陸基飛彈。

朝鮮導彈射程

這種導彈被稱為「舞水端」,經常出現在最近幾年的北韓閲兵式。

「舞水端」真正試射始於2016年的開始。經過6次試射之後,這種飛彈僅在去年6月取得過一次成功。

6次試驗都有明顯變化。比如說一次試射失敗讓車載發射架遭到嚴重損毀之後,北韓馬上為搭載發射架的卡車輪胎和底盤加裝了盔甲。

這種飛彈可能具備搭載核彈頭的能力。

目前,北韓幾乎所有飛彈都能在道路上移動。搭載了發射架的卡車可以被藏在地道、倉庫、暗堡甚至山洞裡。這樣一來,北韓的飛彈就難以被監測到。

潛射導彈

經歷了2015年的災難性失敗後,北韓的「北極星」(Pukguksong)飛彈計劃在2016年取得了進展。這是一種從潛水艇上發射的彈道飛彈。

北韓工程師過去只掌握水下飛彈噴射技術,但沒有掌握點火技術,水下噴射飛彈的射程也很有限。

The missile - the Korean Peoples Polaris - displayed through Kim Il-Sung square during a military parade in Pyongyang April 16, 2017
北韓閲兵式上展示的「北極星」潛射飛彈。

去年4月,北韓成功開發出固體燃料後,其潛射飛彈測試開始成功。

這些潛射飛彈目前還很難達到美國、俄羅斯、中國的水平。它還需要更多試驗來增強穩定性。北韓的潛艇噪音也很大,易於探測。因此,這種導彈目前只是贏得了國內稱讚,並不具備真正的軍事意義。

衛星圖像也顯示,北韓正大力投資翻新位於新浦的潛艇基地。這也證明其潛射導彈開發計劃還處於初始階段。

這次閲兵式上展示了一種被美國稱為「KN-17」的新型飛彈,這種飛彈曾經出現在新浦潛艇基地。截至目前,這種陸基反艦彈道飛彈有過兩次失敗的發射紀錄,但應該足以讓美國、南韓、日本的軍艦引起重視。

固體燃料

今年2月,北韓從陸地上的車載發射架試射了一枚固體燃料的潛射飛彈,並將之稱為「北極星2號」(Pukguksong-2)。

北韓飛彈曾經廣泛使用和飛毛腿飛彈一樣的液體燃料。液體燃料便宜而且可靠,但缺點是易腐蝕,不能儲存在飛彈體內。這意味著飛彈必須和燃料以及氧化劑同步運輸,目標更大,也更容易被衛星定位。由於飛彈不能在裝上液體燃料之後運輸,其發射過程也更長。

The parade showed off two new canisters, which purportedly contain solid fuel ICBM, although that cannot be verified
北韓閲兵式上展示的新型飛彈外殼,這種飛彈被認為將裝載固體燃料。

北韓飛彈過去的發射流程是,卡車將其運出隧道,通過支架讓彈體豎立,然後加注燃料,再進行瞄凖和發射。

固體燃料則能夠被儲存在飛彈體內,在作戰時可以節省寶貴的時間。

這次閲兵式上, 北韓展示了2種裝載固態燃料火箭的罐體。

A truck carrying what is likely to be a solid fuel ICBM in Pyongyang on 15 April 2017
這種被稱為「KN-08」 的洲際飛彈最早在2012年亮相。

儘管外界很難知道這些罐體裡是否真正裝有火箭,但這已經意味著北韓新的飛彈發展理念,這些理念將透過以後的閲兵以及測試展示。

除了火箭技術之外,北韓去年還在飛彈武器的發射和部署方式進行了改變。

去年9月,北韓發射了3枚彈道飛彈。今年3月,它再次同步發射4枚飛彈。同步群發的方式讓監測工作變得更難,對正在南韓部署的美軍薩德系統構成了新挑戰。

遠程導彈和核彈頭

讓美國最關心的事情當然是北韓能否製造出襲擊美國本土的飛彈。

發展遠程彈道飛彈的目的毫無疑問是實施核攻擊。將常規彈頭安裝在洲際飛彈上幾乎毫無意義。

北韓從2012年的閲兵式上開始展示洲際彈道飛彈,當時它不僅展示了「KN-08」,還將非法獲取的中國卡車改造成了發射架運輸工具。最早安裝在發射架上的飛彈被認為是假的,但隨著時間推移,北韓進行了改進。

此次閲兵式上,北韓展示了2種固體燃料的洲際飛彈。新產品在「KN-08」基礎上有了極大變化。

2015年,北韓展示了新的「KN-14」洲際飛彈。2016年,北韓媒體報導又展示了所有洲際飛彈配件的影片與圖片。

其中一張照片顯示,金正恩站在「KN-08」飛彈和一枚核彈頭之間,據說這枚核彈頭正是「KN-08」能夠搭載的尺寸。另一則報導中,北韓進行了防護物耐熱實驗——這是航天用途的火箭和需要重新進入大氣層的火箭的最大區別。

衝出大氣層之前,遠程彈道的工作原理和航天火箭相同,但它需要讓完整的彈頭重新進入大氣層。這一試驗的目的正式為了測試彈頭能否承受高溫以及進入大氣層時的壓力。

Kim Jong-un looks at what is said to be a rocket warhead shield after a simulated test of atmospheric re-entry, at an unidentified location in an undated photo released by North Korea's Korean Central News Agency (KCNA) in Pyongyang on 15 March 2016.
金正恩視察模擬重入大氣層試驗的「核彈頭」。

北韓工程師還在蘇聯「R-27」飛彈基礎上進行了改造,讓它的大小翻倍。還有消息指出它配備了更加高效的燃料。2016年4月進行的一次試驗顯示,它發出一種半透明的粉紫色火光,而不是以前飛毛腿導彈常見的黃色火光。

如果這種燃料被證明確實更加有效,那麼不僅美國的阿拉斯加及夏威夷進入了北韓導彈的射程,英國倫敦與美國華府也可能受到威脅。

北韓什麼時候會進行真正的遠程洲際飛彈試射呢?答案是,當它凖備好的時候。

這2種新型的固體燃料洲際飛彈可能離試射還有很長的距離。但最近從北韓駐英國大使館叛逃的高官太永浩(Thae Yong-ho)透露,北韓計劃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完成洲際飛彈的開發。

這就意味著北韓很快會進行「KN-08」液體燃料洲際飛彈的試射。

另外的一種可能則是,它的試射已經多次失敗。

遠程洲際導彈發射過程
洲際彈道導彈主要部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