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圓華觀點:高鐵南延屏東的社會機會

2017-01-22 07:00

? 人氣

我們都知道物理環境中「尾流」的關鍵性,它涉及整體空間流場的秩序和效果。不論是都市中的超高層建築物,或是街道上深具動感的汽車,均可見到那經由科學分析、流體力學,再加上形式美學的綜合評量而有的形態應用設計。臺灣高鐵屏東延伸線,有如整體流場中尾流作用與效益,如何藉由其完整化系統帶動區域發展,正考驗著我們對於20世紀以來,現代系統論的超連結想像及其應有的有機動態營造行動力。交通部長所提:「軌道建設容易生、不容易養,必須等外在需求環境條件成熟」,係一典型理性交通建設者的心聲。果真需要九百億元建設經費的交通建設規模,確實需要正式、正確的研究評估,以免造成政府建設壓力與民間票價負擔。但是不容忽視的現象是高鐵軌道設施建設,祇是一種為了大運量交通工程建設目的嗎?隱藏在這量性的研究評估底層,是否應該同步關照到質性交通建設成分,及其社會機會的開展?她可能是一個南臺灣屬地的希望工程、就業工程嗎?高鐵延伸屏東的心理經濟效益,已經不只是大屏東受益,更是高雄都會城鄉再發展、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城鄉技術創新體系動力引擎,祇因她的營造規模夠大和完形心理作用,預期成為重大政策熱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高速軌道運輸的權責單位在交通部高鐵局,載具的使用在地方;交通部巨額採購下的重大建設,如何連動屏東整體地方建設?這時候,中央和地方共同來思考藉由這重大交通建設,帶動區域總體發展的可能性,若能導入20世紀中葉以後逐步形成的心理經濟學(Economics Psychological),當有助於借重這「交通建設的心理經濟」,廣面推動高屏地區城鄉發展過程中的新社會機會。

*作者為樹德科技大學教授兼設計學院院長、前高雄縣政府觀光交通局局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